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寺院巡礼 > 五百罗汉 > 五百罗汉(第十一尊至第二十尊)

五百罗汉(第十一尊至第二十尊)

发布日期: 2016-01-01 浏览量: 25,579 次浏览

 

莫乘时潮枉铢计,

平稳安顺且随时,

居安思危留三步,

水复山重了迟疑。

 

▲  第壹拾壹尊 迦那行那尊者  ▲

迦那行那尊者,佛祖的声闻弟子。“迦那”为其名。“行那”,意为在逆境中,于所学诸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心身安住无所动,是一种好品德。

佛教戒律规定,僧众必须着僧衣,免冠露顶。据《舍利弗问经》载:尊者为比丘时,曾外出化缘,行至一个名叫大林的村落时气候突变,酷寒无比,耐寒的鸟兽悉被冻死。值此危难之际,他内着僧衣,外罩俗衣,方免于一死。他能于困境中知道权便,尽管身着俗衣,然身心安住,佛教信仰竖定不移,尊者具有上述品德,故称“迦那行那”。

 

激激易污昭者迷,

居安常将危厄思,

礼让谦恭第一义,

凡事殷谨求顺利。

 

第壹拾贰尊 婆苏槃豆尊者  ▲

婆苏槃豆尊者,俗称世亲菩萨。古印度罗阅城人,姓毗舍。旧译作天亲,乃世人亲近供养之意。为无著菩萨之同母弟,被禅宗尊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一祖。

尊者父光盖,母严一,家富无子,父母乃祷佛塔求子,一夕,母梦吞明暗二珠,觉而有孕,后一月果产一子,即尊者。年十五,礼光度罗汉出家,感毗婆诃菩萨为其授戒。未师事闍夜多之前,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静无欲,为众所归。闍夜多欲度之,乃对众云:“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他闻其说,遂发无漏智,后继闍夜多衣钵,宣通佛经,广化众生,行化至后那提国时,付法予摩奴罗,跏趺而逝。

又据考证,世亲有同名之二人,即著《俱舍论》之世亲和无著之弟世亲。之所以将二人混同,系因真谛所译之《婆薮槃豆法师传》之载,以二人为一人。

婆苏槃豆,又作婆槃豆、筏苏槃豆、筏苏畔徒、婆薮槃头、婆修槃头。

 

人与畜禽不相谋,

天纲地维赖思筹,

纵有深渊薄冰处,

趋吉避凶任逍遥。

 

▲  第壹拾叁尊 法界四乐尊者  ▲

法界四乐尊者即天台慧思(515--577) ,南北朝时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称南岳尊者、思大和尚、思禅师。为我国天台宗第二代祖师(一说第三祖)。

尊者自幼归佛乐法,心爱《法华》。曾持经入坟冢中读诵,读毕深受感动,对经涕泣,于梦中受普贤菩萨摩顶戒,顶上遂隆起肉髻。年十五出家,师事天台初祖慧文禅师,得授观心之法。曾因慨叹虚受法藏,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华三味。他最早主张佛法之衰微即未法时期,故确立对阿弥陀佛与弥勒佛之信仰。注重禅法之践行,亦注重义理之推究。

北齐天保五年(554),尊者至光州、不分远近,为众演说,长达十四年之久。又,尊者于河南南部之大苏山传法于智顗,智顗大师之众门弟子中最为杰出者。陈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岳),悟三生行道之迹,讲筵益盛,鼎止十年,遂有“南岳尊者”之称。山中常有瑞兆显现,天童为之侍卫。曾受到宣帝礼遇,尊称“大禅师”。太建九年,言“佛来迎我”,晏然而化,世寿六十三。

著作有《法华经安义》一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二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一卷。

 

破船陋筏遇泥塘,

桡折浆断正风狂,

勤君临危多检点,

三峡自有好风光。

 

▲ 第壹拾肆尊 优楼频螺尊者 ▲

优楼频螺尊者,本名摩诃迦叶,又叫摩诃迦叶波。梵语“摩诃”意为“大”,故又称为大迦叶。为三迦叶之一。尊者善行头陀,热心供养僧伽,被称为“头陀第一”。“供养第一”。

尊者生于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信奉佛教,归依佛陀。在十大弟子中,以严格遵守头陀行而著名。“头陀行”是古印度的一种苦行,修行者必须行脚、乞食、露宿,禁止各种欲望,即通称的苦行僧。据说有一次佛陀曾劝他,年纪大了,不必再竖持苦行,被婉言谢绝。

相传佛陀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说法,有大梵天王献金色波罗花表示敬意。佛陀拈花示众,众弟子不知何意,只有尊者当下破颜微笑。于是佛陀高兴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于摩诃迦叶。中国禅佛教以心传心、“拈花微笑”的典故即出于此。佛陀圆寂后,他召集各地长老,主持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经文,优婆离诵出律典,整理诵出释迦以往的教导,使大家明确遵守。从而使佛教经典得以保存流传。“据说他后来隐身于王舍城郊的鸡足山中,等待将来弥勒佛降世时,再出世转交佛陀遗留的衣钵,协助弥勒佛教化众生。在佛十大弟子中,他与阿难被称为”二贤者“,常被安置在释迦佛像的两边。

优楼频螺,意译作木瓜林,因在林下修道而得名,此尊与第099尊法藏永劫尊者为同尊,可互参。

 

西方有此快乐佛,

推向人间尽欢笑,

康壮前程任君行,

万事可成无烦恼。

 

▲  第壹拾伍尊 佛陀密多尊者  ▲

佛陀密多,古印度提伽国人,姓毗舍罗。著名禅师,为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九祖

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传法正宗记》卷二、《佛祖统记》卷五等载,尊者德厚而具大智慧,受佛陀难提(付法藏第八祖)付嘱,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摧灭异学。其时,国王崇信外道,轻毁佛法;师自持赤幡,行于王前,经历多时,王始召之,尊者至王所,求与外道对论,以无方论屈服对方:复与王论义,挫其邪心,令信正法;又教化尼乾子,令其弟子五百人归佛。后付法予胁比丘而示寂。又据《婆薮槃豆法师传》载,尊者为世亲之师,(2640 下)著有《五门禅经要用法》。

佛陀密多,又作伏驮蜜多、佛陀蜜多罗、佛陀蜜,意译觉亲。此尊与第048尊为同尊,可互参。

 

勤勉当为万事本,

刻苦精修莫停留,

但将千遭百回苦,

换得心安道亦成。

 

▲ 第壹拾陆尊 那提迦叶尊者 ▲

提迦叶,为三迦叶之一。迦叶,意译饮光,因其通身光炎,能映余光,使不现,故名饮光;那提为河名,尊者在河边生,故以为名。

尊者即优楼频螺迦叶之弟,伽耶迦叶之兄。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四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等载,尊者初为事火外道,领三百弟子住尼达禅河下游。其时,佛陀成道,游化苦行林,度其长兄,那提遂与其弟共率弟子归佛入道。据称,尊者习意寂然,降伏结业,精进修行。

那提迦叶,又作难提迦叶、曩提迦叶、捺地迦叶波,略称那提。那提,意译江、河、治恒。故或梵汉并举为江迦叶。河迦叶、治恒迦叶

 

处世行事不为难,

检点身心自平安,

莫教祸起萧墙内,

此中消息是机关。

 

▲ 第壹拾柒尊 那延罗目尊者 ▲

那延罗目尊者为过去世佛,早于佛陀之前出世,弘传教法。涅槃后有住持大塔

据《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七载,佛陀曾对弟子们说:那延罗目等过去诸佛的住持大塔,是现在佛、菩萨、弟子依止处。以往的菩萨都尽心护持,现在我等也要恭敬地护持供养。无论现世抑或来世,众弟子都要以塔寺为住处,护持供养,永志不忘诸佛的教法。过去诸佛的寺塔遍布四天之下,众佛弟子在四天之下居住,在四天之下弘扬佛法,传播教义,犹如法雨普降,充满世界。

那延罗目,又作那罗延窟。

 

莫惧波涛海洋深,

莫畏坎坷路难行,

请君但看媚笑者。

腹剑口蜜更伤人。

 

▲ 第壹拾捌尊 佛陀难提尊者 ▲

佛陀难提尊者,古印度迦摩罗国人,被禅宗尊为西天二十八祖中第八祖。

尊者头有肉髻,辨材无碍,以慧解善说胜服当世。据《景德传灯录》等书载,七祖伐苏蜜多来该国说法,佛陀难提要求与他论义,伐苏蜜多说:”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佛陀难提听罢大为钦服,说:”我愿求道沾甘露味。“伐苏蜜多便将他剃度而授具足戒,付正法眼藏于他。佛陀难提受教出家后,率徒众四处弘传佛法。行至提伽国城毗舍罗家时,见屋舍上有白光上腾,知有圣人,求家主施舍侍者,家主遂舍令其子出家,是为伏陀蜜多。佛陀难提将法眼藏付嘱于伏陀蜜多,偈曰:”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伏陀蜜多则以偈赞曰:”我师禅祖中,当得为第八。法化众无量,悉获阿罗汉。“其时佛陀难提即现神变,然后恢复本样,俨然端坐,归于涅槃。涅槃后,众人塌造宝塔葬其全身。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载,弥遮迦以正法付尊者,令其流布胜甘露味,尊者转大法轮,摧伏魔怨,然后付法予佛陀蜜多。另据《宝林传》载,佛陀蜜多从尊者受法,尊者从婆须蜜受法,婆须蜜从弥遮迦受法。

 

欢乐人生第一宝,

千金要卖常时笑,

莫将忧烦隐心里,

苦尽甘来有奔头。

 

▲ 第壹拾玖尊 末田底迦尊者 ▲

末田底迦尊者,阿难两弟子之一。印度陀颇罗人,异世五师之一。相传为阿难之最后弟子,付法藏之第三祖。末田,中之意;地那,日之意。因出家于日中之时,又因受戒于水中,故时人称为日中、水中。

据《阿育王传》卷四《摩诃迦叶涅槃因缘》载,尊者于阿难入灭时,在恒河中受戒,证得阿罗汉。又据《付法藏》卷二所载,阿难弟子中有末田提与商那和修二人得阿难之付法藏。然依《阿育王经》卷七则谓阿难弟子为末田地,商那和修则为末田地之弟子。如此,由摩诃迦叶至优婆毛鞠多,师资相传凡五人,故异世五师之称。

尊者曾赴迦湿弥罗国降伏龙王,弘传正法。尊者游化迦湿弥罗国之缘由,据《阿育王传》卷四载,系因阿难之遗命。《善见律毗婆沙》卷二等载,阿育王迎帝须行第三次结集后,派遣诸师至边境诸国兴立佛法。尊者至迦湿弥罗国,降伏龙王,为大众宣说”读譬喻经“,令八万众生得道、千人出家。佛陀升天后,他施展神通,将一巧匠送上兜率陀天见佛祖仪容,返回后造像供奉,据称,是为民间寺院供奉佛像之始。

末田底迦,又作末田、末田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铎迦、未弹地、摩禅地。

 

自古人生多艰辛,

长途跋涉无休停,

莫嫌山重水又复,

知足长乐心意顺。

 

▲ 第贰拾尊 难陀多化尊者 ▲

难陀,译作”善欢喜“,亦名”牧牛“。

据说,尊者曾问佛陀牧牛十一事,知道佛陀具一切智,遂出家,修得阿罗汉果。他非常聪明,且声音美妙。据《根本律》载,曾使五百比丘证得阿罗汉果。《萨婆多论》还说明了难陀与此五百比丘尼的前世因缘:”往昔惟卫佛出现于世。为众生说法,彼佛灭后,有王起牛头栴檀塔,种种庄严。此王有五百夫人,供养此塔,各发愿言:‘愿我等将来从此王边而得解脱。’尔时王者,今难陀是;尔时五百夫人者,今五百比丘尼是。以是本愿因缘。故应从难陀而得解脱。“尊者以其美妙的声音说法,度化世人。

难陀,又作难铎迦,意译曰善欢喜。又名牧牛,称牧牛难陀。

 

 

返回五百罗汉目录页请点击:这里

 

排版:李静怡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