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学报论集 > 修学佛法应具备的五种心态

修学佛法应具备的五种心态

发布日期: 2019-04-19 浏览量: 22,536 次浏览

作者  廖乐根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主题是:修学佛法应具备的五种心态。这五种心态分别是指:恭敬心、知足心、坚忍心、慈悲心、平等心。对于这五种心态,大家虽然经常听说或者时常说起,但对它们的深刻内涵到底有多少了解?它们对于修学佛法的重要性又有多少认识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修学中应如何激发和培养这五种重要的心态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恭敬心

恭敬心是修学佛法首先必须具备一种重要心态。我们经常说,佛法要在恭敬中求。这句话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恭敬心并不象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它的内涵非常深广,如何全面深入认识恭敬心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纯净、真诚、谦卑。

(一)纯净

纯净是恭敬心的表现之一。纯净的心,就是一种纯洁、清净的心态,远离杂染,主要表现为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修学佛法。

所谓开放,是指一种敞开的心态。世间人刚刚接触佛法的时候,很容易带着许多先入为主的成见、偏见,这时候心灵是封闭和偏执的,难以接纳法义。一个人不懂佛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面对佛法,有疑问是正常的,但如果因为有疑问就不去修学,或者轻易武断下结论,那就说明我们不够开放,这将会成为我们修学佛法、探索真理的心理障碍。

纯净的心还表现在对师长的态度上。修学佛法,对善知识具有清净的信心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很难有所突破,很难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清净的信心从哪里来、如何培养呢?这就需要好好思维和观察善知识的功德。因此,净信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一种清净无染的高贵品质。

(二)真诚

恭敬心另一个表现是真诚。真诚,就是真实、诚恳,不虚伪、不自欺。作为佛法的修学者,真诚有两个层面:真诚面对自己,同时也真诚面对佛法。

如何真诚面对自己?简单来说,就是要对我们自身的生命现状具有真实的了解和清醒和认识。我们有无始以来形成的烦恼,这些烦恼是顽固的、是很难以对治的。因为有烦恼,有迷惑,就会造业,从而让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受苦受难、身不由己。只要烦恼和业存在,我们的生命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这就是生命的现状。勇敢的承认和面对这种现状,是真诚的表现。真诚,是做人的重要品质,也是学佛的前提和基础。

真诚面对佛法,就是要把佛法当成救治自己的良药。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佛法就是究竟解决烦恼和痛苦的方法和途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千万不能只是将佛法当成是纯粹的知识或理论来学习,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上,一定要把佛法与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行联系起来,对症下药,用佛法来对治和解决我们的迷惑和烦恼,这才是真诚的面对佛法。否则,就象一个人只是会背诵药方但却不肯服药一样,病是永远不会好的。同样,佛法再好,如何不落实到修行上,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因此,依法修学极为重要。

(三)谦卑

恭敬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谦卑。谦卑就是为人要谦虚、谦下,这对于修学佛法非常重要。但真正的谦卑很不容易做到。因为谦卑对治的是自我中心的态度——骄慢。骄慢之因很多,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博学、见多识广而生起骄慢之心,甚至佛法本身也会被我们利用,成为骄慢的资本。要做到谦卑,就必须真心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谦卑与真诚密切相关,一个不真诚的人无法做到真正的谦卑。谦卑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要表里如一。

谦卑的人,会虚心相他人学习,乐于接受他人的教诲。谦卑的人,不会过分执着自己的观点,更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谦卑的人,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人,他知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修学佛法的一个重要窍诀,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正如朗日塘巴尊者在《修心八颂》中所说:“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 谦卑的人深深地懂得:放下得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二、知足心

修学佛法要有知足之心。知足,能对治我们的贪着。知足,并不是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而是不贪求、不执著、不攀缘。人很难知足,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需求和无穷的欲望。因为不知足,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向外追逐,充满了饥渴和焦虑,躁动不安。

如何才能生起知足心呢?首先,要认真思维贪欲的过患与危害。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凡是让我们产生痛苦的必然与自己的贪求与执著有关,而且痛苦的程度与执著的深浅成正比,所谓“有求皆苦”。其次,我们要认真反复的思维死亡与无常。死亡是必然的,死神随时会降临、死时除了佛法外我们所执著的一切都没有任何作用。通过这样不断思维,就能慢慢培养和强化知足之心。

知足心的心理特征和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感恩、欢喜、随缘。也就是说,一个有知足心的人会常怀感恩之心、内心是欢喜的,并且能把握因缘、随顺因缘。

(一)感恩

知足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感恩。感恩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就成了口头语。不过,我们能否真诚地问问自己:每次说“感恩”的时候,是否真的怀着感恩之心?其实,要生起真正的感恩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有感恩之心就懂得珍惜。可惜的是,人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失去以后才知道后悔。我们往往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不够重视,甚至视而不见。我们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已经拥有的一切呢?我们现在已经得到暇满人身,拥有良好的学佛条件,是否感恩?是否珍惜?有了感恩、珍惜之心,我们就不会总是抱怨或一味的索取,我们就会懂得回报、懂得付出。

(二)欢喜

知足的另一个表现是欢喜,所谓“知足常乐”。这种欢喜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不同于物质的享受和外界的感官刺激所带来的快乐。反之,不知足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欢喜。因为,不知足的人内心是处于一种渴求和焦虑的状态,总是对现有的一切不满足,总觉得现在不够好,因此就很难有欢喜心了。

要想拥有欢喜心,就要学会简单的生活。在这样一个高度物质化的时代,要让生活变得简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不满和抓取,习惯了忙碌和追逐。现在的社会价值标准,强调的是你拥有什么?人们往往会将不快乐的原因归结为物质财富的不足。我们很可能会想,如果我拥有了多少多少一定会很幸福、很快乐。但事实并非如此,仅仅靠享受物质财富的方式无法使心灵获得真正的满足,无法找到真正的欢喜。如果你学佛了,仍然不欢喜,就要好好问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三)随缘

知足的第三个表现是随缘。随缘,不仅是佛教徒最常用的词汇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所说的词语。但是,随缘也是一个很容易被误解的概念。简单的说,随缘就是随顺因缘。随缘,绝对没有消极和悲观的成分,不是无可奈何的说辞,更不是不努力、不进取,而是指一种不执著的超然心态。

真正懂得随缘的人,会尽心尽力去做好该做的事,但却不粘着、不苛求、不勉强,不会太在乎事情的结果。随缘的人,懂得量力而行、能进能退、能屈能伸。随缘的人,懂得把握时机、珍惜因缘、活在当下。只有真正懂得随缘,才能过得自在、活得潇洒。

三、坚韧心

坚韧心,也是修学佛法应该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简单的说,坚韧,主要是指坚定、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决、果断的执行力。坚韧心,可以有效对治懈怠与放逸,克服修行中的怯懦与畏难情绪。关于坚韧,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

(一)自觉性

    自觉性是行为的动力,主要表现为有主见、目标明确。这种有主见的明确的目标,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明智决定。自觉性说明你的行为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这种自觉性,就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或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乃至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人生中有很多的问题,来自于我们在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我们常常在得失之间痛苦纠缠。很多时候,我们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要,但最后却什么都抓不住,什么都得不到。有得必有失,作为学佛者,当我们感到迷茫和无奈时,要经常问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佛法在我的生命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二)坚定性

坚定性,主要表现为耐心和韧性,具有顽强的毅力。意志坚定的人,能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定性不够的人,做事往往是三心二意、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如何面对修学佛法中出现的各种障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要真诚和勇敢地面对障碍,不回避,学会在痛苦和挫折中成长。不要总是把它们当成是负面的东西,要把它们当成是自我成长的机会。其次, 我们要知道,障碍也不是轻易会来的。有时你越用功、越努力,遇到的问题越多,这对我们是一个考验,这时一定不要失去信心。此外,当遇到各种障碍和痛苦时,我们要清醒的知道,这一定是过去错误行为的结果,应欢喜接受,不抱怨。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自己所取得的哪怕是很小的进步而感到欢喜和欣慰。

修学佛法,坚定的意志极为重要。学佛修行是同无始以来的烦恼和习气作战,遇到问题和障碍是很正常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勇敢的面对问题。我们要努力、要精进,但也要面对现实,不能操之过急,要打持久战,坚持就是胜利。

(三)自制力

所谓自制力,是指具有调整和克服自己不良行为和负面情绪的能力。这种自我调控的能力对于修学佛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始以来形成的烦恼和习气力量非常强大,没有强大的自制力,我们注定是要被自己的烦恼和习气击败的。自制利太弱,就难抵抗诱惑,凭着冲动做事很危险,一旦依赖上什么就很难摆脱。没有一定自制力,我们就没有勇气与自我挑战,成为烦恼和习气的奴隶。

面对强大的烦恼,很多人会觉得对付不了,“我不行”。其实你是行的,因为,所有的烦恼和习气其实都是你亲自培养出来的。人心是可塑的,任何不良心念只要不断的重复,它的力量就会不断增强。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不断调整和克服负面的情绪和行为,重复正确的心行,勤修善法,正面的力量就会不断增长,我们就可以慢慢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四、慈悲心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修学佛法应具备的第四中重要心态——慈悲心。大家听到“慈悲”这个词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到磁场不一样?仅仅听到慈悲二字都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温暖的感受,是不是?   

在佛法中,慈与悲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慈是慈爱,不只是希望众生拥有当下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要让众生具足快乐之因。悲是悲悯,不只是希望众生脱离暂时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远离和断除导致痛苦的原因。

关于慈悲心,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慈悲的力量、慈悲的误区、慈悲的修行。

(一)慈悲的力量

慈悲的力量是无量无边的。如果能深刻认识到慈悲心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价值和在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会尽最大努力培养和修习慈悲。

第一,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石。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修学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佛,成佛的种子是什么?是菩提心。而慈悲心正是引发菩提心的前提条件。没有慈悲心就谈不上菩提心,也就无法成就无上佛果。即使是成佛了还是离不开慈悲心,尤其是大悲心,因为只有在大悲心的推动下,佛陀才不会独自享受寂灭之乐而涅槃,而是不忍众生苦,尽未来际的在轮回中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

第二,慈悲是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的重要力量。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胜过千言万语。当年,无著菩萨在山里专修弥勒法门,希望能亲见弥勒菩萨,精进地修行了十二年,然而即使是在梦里也没有见过。他非常失望的放弃了修行下山了。在路上,他遇见一只伤口腐烂生蛆的狗,为了减轻狗的痛苦和避免伤害小蛆,他决定用舌头舔去伤狗身上的蛆虫。但当他闭上眼睛这么做时,却什么也没有碰到,这时奇迹终于出现了,举目一看,痛苦的伤狗不见了,出现在他眼前竟然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弥勒菩萨! 就是这一念强烈的慈悲,无著菩萨累积了无量的功德,清除了所有的业障,完成了他的修行。

第三,慈悲是我们最好的护卫。你要想避免受到伤害,最好的武器就是慈悲。慈悲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和平、安宁与吉祥。有了慈悲,敌人就消失了。仇恨永远不能解决仇恨,但如果你征服了内心的嗔恨与愤怒,你也就征服了所有外在的仇敌。佛陀就是以他无限的慈悲之心来降伏魔军、走向觉醒的。

第四,慈悲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勇士。无私者无畏。真正慈悲的人,心无所求,没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需求,因此也就没有失望和伤感,没有担忧和惧怕。慈悲,会大大增强我们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慈悲心也是修行强大的精神动力,尤其是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如果没有强烈的慈悲心,就会怯懦、害怕,以致失去信心。如果说轮回是战场,具有强烈慈悲心的菩萨行者就是真正的勇士。

(二)慈悲的误区

了解慈悲的误区,有助于我们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什么是相似的慈悲乃至假慈悲。慈悲的误区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其一,误将贪爱当慈悲。我们关心爱护一个人时,常常以为自己是生起了慈悲心。这时,我们有必要观察和辨别,这是不是真的慈悲。这种关心和爱护,是纯粹为了利益他人,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是不是希望得到回报?是不是包含贪爱?是不是带着强烈的占有欲?……

其二,误将伤感当慈悲。当我们面对他人的各种痛苦时,我们觉得自己或多或少有些慈悲心。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时我们内心有很大的成分是悲伤和忧愁。我们常常沉溺到对方的痛苦中,完全被对方的情绪控制,被他人的痛苦所淹没了,这显然并不是真正的慈悲。在这样的心态中,你是软弱无力的,无法真正帮助别人。

其三,误将普通的怜悯或同情当成慈悲。怜悯和同情是慈悲的基础,但不等同于慈悲,原因在于仅有怜悯往往会生起傲慢心,觉得别人很可怜,自以为高人一等。如果你是带着高高在上的傲慢心或轻视他人的态度去帮助别人,功德就会非常有限。真正的慈悲应该是谦卑的,是无我的。

其四,有分别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凡夫的特点就是分别心很重,不能真正做到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我们经常会站在自我的立场,以自我为中心,把人分成不同的种类。我们有强烈的好恶之心,无法做到对所有的人都发自内心的慈悲。对于某些人,我们不但慈悲不起来,甚至还会幸灾乐祸。

(三)慈悲的修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悲?这就是慈悲的修习。激发和培养慈悲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不断观察和思维自己及众生的种种痛苦。苦有无量无边,但所有的痛苦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是能直接感受到的明显的苦;坏苦是快乐变化后产生的苦;行苦是一种微细的、不由自主的、普遍存在的苦。深刻的思维苦,既可生起出离心,也能激发和增长我们的慈悲心。这是痛苦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有三类人通常我们难以对他们生起慈悲心。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看看如何对他们修习慈悲。

第一,如何对自己讨厌的人修习慈悲?对于我们讨厌的人,第一反应通常是排斥和拒绝,这就是修习慈悲的障碍。怎么办?首先要知道,讨厌别人或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投射。这就需要不断地追问:是什么让自己讨厌对方?实际上人家真的很讨厌吗?其实未必,这里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其次,要多看他人的功德和优点。如果我们讨厌他,说明我们没有看到他的长处。总是看到他人的不足和缺陷,说明我们的人格修养有问题。我们要尽量学会用不带偏见的眼光来看一个人,要不断地寻找和发现别人的可爱可敬之处,以此对治习惯性的排斥和反感,慢慢培养亲切感,强化内心的慈悲之心。

第二,如何对那些春风得意的人修习慈悲呢?通常,我们对于那些身处逆境、贫贱、遭受痛苦的人,比较容易生起慈悲和同情。而对于那些很顺利、富足、享乐的人就很难生起慈悲了,而且还会对他生起嫉妒。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认真思维一切顺境本身也是无常变化的,凡夫沉迷于此,会造下很多恶业,最终还是要受苦。只要身在轮回中,无论看起来多么多么风光,都是很短暂的,其本质都是痛苦的。只要我们没有彻底摆脱迷惑和烦恼,任何外在的享受或荣耀都不可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安乐。所以,轮回中的众生都是慈悲的对象,无论他目前处在什么状态之中。

第三,对于那些品质恶劣乃至犯罪之人,如何修习慈悲呢?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人必须对他们进行严厉惩罚,还谈什么慈悲呢?其实,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要知道,一个人犯错误,说到底都是由于内在的无明和烦恼所控制的结果,他其实是不能自主的。况且因果不虚,一个人干了坏事必然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是很可怜的。再说,当我们说一个人很邪恶时,只是相对而言,在因缘相依的缘起世界中,没有所谓绝对的恶人,他们只是暂时迷失了。他们内心同样希望快乐,但却没有找到快乐之因。如果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你的慈悲之心将会油然而生。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菩萨道的修行者,并不是绝对不可以对一个暴恶的众生采取威慑和惩罚,但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仍然是充满了慈悲。 

五、平等心

修学佛法,我们还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心态就是平等心。通常所说的平等心,就是没有分别和比较之心,是对一切众生平等相待之心。平等心与慈悲心密切相关,真正的慈悲应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只有当我们的心真正平等了,我们的慈悲心才是纯净无染的。平等心的内涵也是非常深广的,下面将从冤亲平等、自他平等、众生平等三个层面作一简要分析。

(一)冤亲平等

 顾名思义,冤亲平等就是没有冤与亲、敌与友的分别执著之心,你不会特别贪爱某些人,也不会特别讨厌某些人,这样就打破了冤亲的对立。由于无始以来的虚妄执著,冤亲平等非常难以做到。

那么,如何修习冤亲平等?首先,要观察和思维冤亲的本质和实相。冤和亲其实是自我的设定和认同,属于“我执”的把戏。其实,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真实存在的冤和亲。所谓“冤”,说到底无非对你不好或者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人。相反,所谓“亲”,无非是对你好或者让你感到舒服的人。有了这种分别之后,自然就对冤的对象产生抵触和排斥,对亲的对象产生贪恋和渴求。想一想,以这样的标准来区分冤和亲、敌和友,公平吗?可靠吗?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觉得一个人让你舒服,不过是出于一念贪心!你觉得一个人让你不舒服,不过是出于一念嗔心!

其次,我们还要思维:亲友和冤敌,在轮回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确定的、是多变的。朋友永远是朋友吗?说不定哪一天就反目成仇。仇人永远是仇人吗?说不定哪一天就握手言欢。无论是从人生的经历,还是从社会的历史来看,都是如此。在这一生之中尚且如此,更何况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每个人的角色都变幻不定。一切无常,何必执著?

(二)自他平等

分别“自我”与“他人”,凡是与“自”有关的就产生粘着、贪求和占有,相反就是排斥、嗔恨或冷漠,我们有意无意的忽视他人,固执的认为他人与自己无关。这是典型的凡夫之心。这种自他对立的思维方式早已根深蒂固,非常难以改变。自他平等的修习,就是要打破这种顽固的执著。

如何修习自他平等呢?首先,我们要勇气承认一个客观的事实:众生在现象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有点事共同的,那就是所有的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得到快乐,不要痛苦。可是,当我们还充满我执的时候,就会自私自利,而且很有可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请记住:你的快乐并不比他人更重要!

其次,自他只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自他只是我们贴上的一个标签,是假名安立的,并没有实体。佛法的核心就是“无二”,如果你深刻理解了无二之道,就会慢慢明白什么是空性,什么是真正的平等。

(三)众生平等

从究竟意义上来看,众生本来就是平等的。因为,一切众生皆有觉悟的本性——佛性,都具有觉醒的潜能,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可以说,这是佛陀最伟大的发现,也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发现。因此,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凡夫和佛的区别只在于是否觉悟,而凡夫与凡夫的区别只在于执迷的深浅不同而已。所以,既不要自命清高,也不要妄自菲薄。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的心里能容纳多少众生?如果能真正认识到众生平等,你的心就一下子打开了,你将会发自内心的接纳和尊重每一个众生。你不会轻视或厌恶任何一个人,不管他看起来多么卑微或恶劣,你看到每一个人都会很欢喜。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最大的话,那就是平等心,因为平等心犹如虚空,包容一切。具足平等心的人,自在祥和,八风不动,既不因顺境洋洋自得,也不因逆境悲伤失望。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潇洒的境界吗? 

六、结说

恭敬心、知足心、坚韧心、慈悲心、平等心,这就是修学佛法应具备的五种心态。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这五种心态的内涵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五种心态对于佛法的修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衡量我们修学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准。这五种心分别对治五种烦恼——恭敬心对治傲慢,知足心对治贪婪,坚韧心对治懈怠,慈悲心对治嗔恨,平等心对治愚痴。愿我们加倍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暇满人身,不断激发、培养和巩固这五种应该具备的重要心态,使其不断增长、直至圆满。共勉!

摄影 | 赵德明/道力   排版 | 宝元

沒有了,已经是最新文章

《修学佛法应具备的五种心态》有2个想法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