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净智法师 一堂与众不同的“幸福课”

净智法师 一堂与众不同的“幸福课”

发布日期: 2019-04-23 浏览量: 3,843 次浏览

——净智法师于西园拈花堂开讲“宁静的幸福”

仲春时节,西园古刹繁花满园,鸟鸣啁啾。水边林下随处驻足,便可欣赏到一幅明媚惬意的春景图。然而,很多人并未在这良辰美景中流连忘返,而是早早来到位于西南角的拈花堂,席地而坐,静候一位智者。

时间终于到了,庄严的《三宝歌》响起。净智法师行步如风,在众人期盼的注目礼中升座。

放下 · 提起

没有讲稿,没有投影演示,只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题目——“宁静的幸福”;没有自我介绍,没有寒暄客套,只是一个幽默的提示——“大家不用看我,可以闭上眼睛”。

众人会心,闭目聆听。“语言可以对我们的内心形成直接的冲击,变成内在思维,而见到佛陀拈花微笑,却不是人人都能领悟的。”所以,通过倾听来引发思维,效果会更好。

时间有限,法师选用禅宗直指人心的教授方式,与大家进行“内心的交流”。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能否“放下”,将头脑中的过去、未来、工作、家庭等种种,暂时放到一边。否则,只是一场没有交流的自说自话。两个精神病患者对话的诙谐小故事,令全场爆发一阵大笑,明白“交流”的准确内涵。

除了放下,还需提起。法师一针见血指出大多数学佛者的通病:“我们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在当下这一刻解脱觉悟,总是将希望寄托于别的什么时候。”虽然每天都在进行各种修行项目,但从未真正专注,听再多也只是“毛毛细雨”,对内心没有引发触动,对人生也无甚影响。

修行成就,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自身的觉性和机缘。法师用一则公案来解释:一个未开悟的老和尚懊恼自己讲不出开示,感叹“苦啊,苦啊”,恭敬在旁的居士当下领悟,证得初果。“可能一个没有开悟的人,能够让你开悟。这是很有可能的。”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我虽然没有开悟......”全场又是一片爽朗笑声。

深沉平和的语调,不紧不慢的讲述,短短十几分钟,大家的心渐渐打开,思维活跃而专注。

回光 · 返照

讲座步入正题,法师先是通过一种“智慧的切割”,引导大家向内看。唯有看清身体和心灵的真实状态,才能认识到生命要解决的问题不在外面,而是内在的烦恼。只有当我们不再将幸福归结于外在种种,才可能找对方向,不再越努力越痛苦。

法师形象地分析道,世人所追求的幸福就像一座由很多柱子支撑起的房子。健康、财富、家庭、事业......每个被认为是幸福的要素,都是其中一根柱子。一旦某根“柱子”出问题,“房子”就会塌陷。事实上,外在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无法保证任何一根“柱子”不出问题。所以,将幸福依附于不可靠、不可控的外在,必然招致痛苦。佛法帮助我们认识到,内在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而烦恼的本质是我们对外在的执著。

有的人以登上珠峰为人生理想,并为此付出极大代价。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珠峰”,达不到,人生就不幸福;达到了,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因为内心会设定另一座“等待被攀登的山峰”。这,就是荒谬的人生现实,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察觉?法师指出,因为这是我们从小就形成的一种惯性,我们被教导,并习惯于将幸福建立在外在条件上,通过实现它去获得满足。

那么,现在我们反思到这一点,应当怎么办呢?很多人都会说“放下”“知足常乐”,但真正能领悟并实践,由此得到究竟解脱的人,寥寥无几。净智法师用另一种表述启发大家,“真正的满足,是一种放下。”其实,目标实现时,给我们带来那短暂的满足感,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放下。因为已经实现,不用再想,也不用为此烦恼、焦虑。“从一开始就放下,难道不好吗?何必给自己创造一个所谓的需要去征服的东西呢?”法师一语唤醒梦中人。

佛陀所证得的解脱,不依赖于外在目标的达成,而是内心的直接体验。但,这种“寂静之乐”难以被世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痛苦。只有当我们隐约意识到世间并不圆满,并追求一种更圆满的状态,才会将目光转向宗教。所以,佛法必定是从苦进入的,它真正要达成的,是一种纯净、不依靠任何外在、超越世间一切乃至生死的永恒的快乐。相比佛陀当时面对的困难,我们已经可以放下最大的心理负担,因为他已经成功找到了这条路。我们应当对这样一种终极快乐的存在,生起信心。

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透视,大家渐渐领悟到,佛法所说的“涅槃第一乐”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也体会到佛陀伟大放弃的魄力和价值。这种感动无法用言语表达,唯以掌声回应。

按图 · 索骥

佛陀告诉我们,心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能够解脱,是因为心本身具有清净圆满的解脱特质。法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如同一个个路标,将大家不断导向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不断向外贪求?因为我们不相信内心是圆满的,才会不断用外在的东西去填满它。事实上,心,如同虚空,永远不能被填满,这就是一种最大的圆满。而我们给自己预设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痛苦。相信生命内在的圆满,直下承担,才能体认到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那个觉醒层面。

为什么我们承担不了?因为我们有很多执著,无法以佛的知见去看待世间。“我们往往只想学佛,并不想做佛。”法师语重心长地指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认识佛性?六道众生因为业报不同,感知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但在本质上,他们能够见闻觉知的本性是一样的,永恒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那个东西,便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这就是禅宗的一个话头,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能以问题的形式不断追寻。法师感叹道,“世人愚痴,认贼为子,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当做自己的,真正是自己的东西却遗忘了。”观察现实,我们的确就是为了无常变化的身体、感受、想法、情绪、心理活动,追逐奔忙,不断贴标签,不断与自我设定的对立面起冲突。于是不断受苦,始终不去体认那个“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找到生命源头。

“两块石头是可以相撞的,但石头是无法撞击虚空的。”当心回到虚空般的本质,超越一切对待,就能像观自在菩萨那样,行于世间游刃有余,无所障碍。

明心 · 见性

法师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并一语道破禅宗修行玄妙背后的真意,“禅宗讲的是一种‘正法眼藏’,像眼睛一样,能够看到正法,识别正法,产生正法。”因为心本身就是佛,圆满充盈,见地到了,如同高屋建瓴,自然流露出清净正法。一切善法的修行也是自发的,不造作的。

我们之所以见不到真心,只是因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让内心生起观照,与那些“非我”的影像和念头,拉开足够的距离,超越一切对待,自然能体认到无上圆满、清净和永恒的生命本来。当我们从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这种快乐远比执著世间获得的快乐要大得多。

那是不是说我们要舍弃世间的快乐?“并不是!有,等于没有,内心不执著它就好”,法师澄清道。其实我们创造出来的很多快乐,只是用来掩蔽内在的烦恼和不满足罢了,痛苦才是其本质。我们可以拥有,但不要将快乐建立在无常的外在事物上。学佛唯有看清问题的关键,发自内心希求一种永恒、不依赖外在的宁静之乐,并不断体认、认同这种内在的圆满,久而久之,便能获得与佛同样的知见,并经身语意自然流露。

法师郑重地提醒,我们在修学佛法时,也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内心,不要太过造作,让法逐渐成为本性的自然流露,就像病越来越轻,服药也会越来越少。一方面,保持内心的觉悟、清醒,同时,又像虚空一样与周围的因缘完美融合,真正抵达“宁静的幸福”。

两个多小时的开示,如甘露遍洒,息灭心头无明躁动。拈花堂外,正午清爽通透的阳光,照得满园春色更显熠熠生机。

撰稿 | 善轶   摄影 | 观尘、觉彬等   美编 | 慧仕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