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法音宣流 > 戒幢讲堂 | 智慧之心 清凉大爱(中)&(下)

戒幢讲堂 | 智慧之心 清凉大爱(中)&(下)

发布日期: 2021-08-23 浏览量: 1,254 次浏览

戒幢讲堂 | 智慧之心 清凉大爱(中)

当我们疗愈了孤独感,疗愈了内在的脆弱,我们反而能够变得无私。所以说,你要想做到无私,不是通过打压、命令自己无私来做到,而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孤单了,你的内心不再黑暗,你的内心不痛苦、不脆弱,在这个时候,你是喜悦的,充满力量的。心里有光亮,你自己变成了光,然后就有能力照亮别人,这个时候你就变得无私了……

(续前)
所以说,爱也是一种须要学习和培养的能力,只有一个人内心非常强大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地做到自利利他,才能不会受伤。

前提是至少我们不受伤,更进一步我们才有能力去自利利他。这个做婆婆的如果匮乏感太深,我执过分的强烈,那么不但自己受伤,而且还会伤害到孩子,甚至伤害到孙子,伤害到周围其他人。当我们在苦海中的时候,我们就到处诉苦,放射我们的负面情绪,所有接触我们的人,可能都被拖到这个苦海里。苦海无边!

所以,修行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来淬炼我们的情感,怎么来提升这一颗心灵?有的人说,修了慈心禅之后,现在好像接纳度高了很多,更有耐心了。看到一朵花、一颗草,心里都是柔软的,都会有赞美;看到义工们在一勺一勺地给我们添饭菜的时候,都能够一直对他们散布慈心,产生感恩,觉得太开心了。但是有时候也会产生一种担忧:觉得太慈悲会不会也出问题?就不敢太慈悲。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慈悲是没有问题的,越慈悲越好,千万不要担心太慈悲会带来困扰。

但是,无智的慈悲——就是没有智慧的慈悲,可能会带来问题。所以,慈悲需要跟智慧连接起来。慈心禅它本身不会增加我们的烦恼,还能对治烦恼,特别的功能是除去嗔恨心。可能大家也有感觉,刚来禅修营的时候,特别的敏感、特别的脆弱,有个风吹草动都会刺激到自己,处处都容易生嗔心。可能修过一两天以后,我们接纳的心就变强大了。周围人的一些动静,也不会刺痛你的心,甚至于你还可以对对方修慈心了,就会发生这个变化。所以说,它可以对治我们的嗔心。

另外,慈心也能除贪,就是能够把欲望转化成慈悲。所以慈心禅修好了,我们可以证到色界(佛教把众生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身心状况从粗重到轻细。人类处在欲界——编者按)的初禅、二禅、三禅,加上舍心可以证到四禅。色界的法,都会离开五欲。所以整个欲界的饮食、男女,这些欲望都是可以灭去的。

当我们慈心禅修好了以后,你就不会那么追求口味了,不会那么贪吃了。就像大家这几天,有的人可能在社会上是无肉不欢的,但是你来到寺院里,如果你的禅修真正契入了,非常简单的饭菜,你都会吃得非常可口。就是你的五欲也会变得淡薄。

经典里记载,佛弟子里边,慈心修得最好的在家众是一位王后,她的慈心修的非常深入,国王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幸福,但是不会对她有任何的欲望,这就是慈心的力量。

所以我们大家不用担心,慈心禅不会增加我们的烦恼,反而会对治我们的烦恼,令我们整个的身心,得到疗愈和提升,让你能获得力量。但是核心是要有智慧的慈悲。我们的慈悲越强烈越好,越强大越好,但是必须要跟智慧匹配上,无智的慈悲是不够的。

刚才我们举的这个个案里,这位做婆婆的,她的痛苦核心是来自于我执。那么我们在修慈心的时候,对自己发送慈心会不会增加我执呢?大家说会不会增加?不会增加。为什么?因为本来就是无我。

我执是不需要打压的,因为本来就是无我,实相就是无我的。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去打压这个我执,会觉得“我这个人太自我了”,马上挺难接受的。然后就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不应该这么自我,我应该无我。”但是,当我们这样来打压自己的时候,我执在不在呢?其实还是在的。只要是凡夫,没有证到开悟,都是有俱生我执的。

而且我执很可能以一种微细的方式、换了一种方式显现。也可能当你表现得特别无我的时候,恰恰也是很自我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承认我们的执着。

承认我们的自我和执着,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比如像这个婆婆,她在这个时候就会意识到这其实跟自我有关:为什么看到我的儿子跟媳妇他们感情好的时候,我那么难过?其实不是因为我不够爱他们,而是因为我自己的孤单、我自己的失落,我的自我也没得到满足。

她承认了这个自我,承认了自己的匮乏感跟需求,反而会开启一个疗愈自己的道路。不然的话,我们就会朝外求,朝外求的话就是打压别人、攻击别人,抱怨、控制、索取,导致各种问题都出来了。

我们把指责别人转化为慈悲自己,关怀到自己内在的匮乏感和内心里的那些孤独感。当我们轻轻地去照亮这个部分时,反而会觉得内心里变得强大起来。当我们疗愈了孤独感,疗愈了内在的脆弱,我们反而能够变得无私。所以说,你要想做到无私,不是通过打压、命令自己无私来做到,而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孤单了,你的内心不再黑暗,你的内心不痛苦、不脆弱,在这个时候,你是喜悦的,充满力量的。心里有光亮,你自己变成了光,然后就有能力照亮别人,这个时候你就变得无私了。

如果我们自己很匮乏、很脆弱、很孤单、很痛苦,这样的状态下再逼着自己去利他,要去照亮别人,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就一再地抗拒,是不是这样的?就会产生一种纠结。有时候我们做不到,就会产生一种否定自己的心态,觉得我学佛学了这么久,怎么还不慈悲?为什么我的菩提心还没发起来?嗔心怎么还这么大?有时候我们家人也会讲,说:“你看你还学佛?你还发脾气!你还这么小心眼!”这样讲的时候我们就更难受了,甚至于质疑学佛有什么用?所有的问题出在哪里?其实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太痛苦、太匮乏、太孤单,太想得到认可。但是谁能够来疗愈这样一个脆弱、孤单、那么迷茫的这颗心呢?我们拼命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之后,你仍然需要更多的认可。而且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认可你,只要有一个人走到你面前,对你不屑一顾,瞬间你的心就受伤了。只有当我们自己疗愈了自己的内在,全世界的人走过来对你不屑一顾,但是你的内心里对大家只有慈悲,不会再有任何的嗔心或者渴望,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获得了自由。所以说自我关怀能够破去我们对自我的那种抓取感,因为我们从内在里疗愈了自己。所以“我执”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被照亮,而不是打压。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个我执,你必须要承认它存在;第二你要去照亮它,我们用慈悲和智慧的光照进去,疗愈里边的匮乏感。因为本来就是无我的,我们不需要去头上添头。

有的时候我们打压这个我执、自我的时候,其实某种意义上你也是在承认这个自我,意味着你认为有一个自我,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我的,无我是实相。我们开悟,其实只是体认了、意识到这个实相而已。所以,我执不需要被打压,它需要被照亮、被看清,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被控制,不会被伤害,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

我们最终会看到,所谓的自我,所有的自我感都是假的,只是一个感觉,其实都是心念的游戏,我们的心跟自己玩的游戏而已。所以佛法说此身此心,没有一个自我。我们中国人最好的是面子,觉得“我多没面子”——那么是这个身体没面子,还是这颗心没面子?如果说这个身体没面子,你不会有什么感觉;说这颗心没面子,心也在刹那变化。但是说“我没面子”,那就是概念的执着了。所以,我们不断地去见到这个实相,不断地去如实观,我们就会越来越通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说需要慈悲的力量,但是也需要大智慧。但是光有智慧没有慈悲,那也是不够的。因为那样的状态是不够平衡的。所以有的人修着修着,人就会修得比较孤僻,或者说,跟人失去了连接,甚至修到最后嗔心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注意到慈悲的这个部分。慈心被称作四种护卫禅之一,守护我们的修行者。在佛教里面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该精通四种护卫禅,那就是佛随念、不净观、死随念和慈心。有两个是温暖你的心的,有两个是让你的心清凉的。脆弱的时候,可以忆念佛陀,念佛,想到佛的伟大,佛的力量;你也可以修慈悲,运用你的慈心的力量,你的心就会温暖开放。还有两个法能够清凉你的心:就是念死无常,想到人终归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会死的,想到了死亡,我们的心就会被净化;还有不净观也可以对治我们的欲望。所以这四个法都是需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会平衡。即使是声闻的行者,他们也需要修慈悲,不然的话也会遇到心灵的困扰。所以我们每天早上带大家听一遍《慈经》……(未完待续)

戒幢讲堂 | 智慧之心 清凉大爱(下)

佛法是慈悲和智慧的完美结合,非常殊胜,修心之路也非常有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深入去体会的话,就会发现其乐无穷,慢慢地你就越来越通透,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拥有力量。所有的疲惫、痛苦、迷茫,会渐渐散去。

(续前)
记得以前在禅修中心密集禅修的时候,每天晚上禅修结束前都会唱诵《慈经》。当时有一个禅者,才十一二岁,长得特别小,但是,禅修很用功,从早到晚都一支香不缺地跟着。一天下来,到了晚上看得出他很疲劳。但是一念诵到这个《慈经》的时候,他就来劲了,放开声音,唱得比谁都响,非常嘹亮。这时候大家都会会心一笑,感觉到一天的疲劳都散去了,体验到心灵的清凉。
所以说,真正的修行都是很美好的,禅者的内心世界非常的开阔,也非常的愉悦。因为他非常善于运用种种法门,来调自己的心,会让这颗心得到充分的关怀,会让这颗心得到充分的鼓励,让这颗心提升。所以禅修其实不痛苦,也是很快乐的。
但是对初学者来讲,会有点“痛并快乐着”,既痛苦又快乐,等到定力培育出来了,特别是修到了“轻安”以上,以后基本上就没有痛苦了。色界的善法,色界禅以上没有“苦苦”,只有快乐。但是它会有“坏苦”和“行苦”。三苦中的“苦苦”就没有了,没有任何身体的痛苦,心的痛苦也都没有了,所以说那也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他还有无常的苦,所以说还要继续打开智慧,破除轮回,光修禅定只享受禅定的快乐是不够的。我们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会真正地打开心门,愿意去爱自己、爱他人、爱一切众生,甚至爱万事万物。那种纯净的爱心,在佛教里边,就是四种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它是一种真正的爱心。
慈心是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快乐;
悲心是愿他们免除痛苦;
喜心是为别人的成就、为别人的快乐而感到高兴、喜悦;
舍心是因为我们对众生没有贪嗔,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意识到每个人是他自己业力的主人,这时候我们的心就会产生出一种舍心。

所以慈、悲、喜、舍是佛教里的所认可的爱心。在《慈经》里:“愿一切众生无敌意、无危险,愿他们没有心灵的痛苦,没有身体的痛苦”,这个实际上是悲心;
“愿他们保持快乐”,这个是慈心;
“愿他们不失去以正当途径所获取的一切”,这个就是喜心、随喜。因为众生以正当的途径所收获的所有成功和收获,都是好的,我们希望他们不失去这些快乐,不失去这些收获。所以有的时候我经常讲,我们修了喜心之后,看到朋友圈里边,你的亲朋好友闺蜜们,晒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时候,你就不再嫉妒吃醋,而是会默念:“愿你不失去所拥有的一切……”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真的挺开心的,自己的心非常的喜悦,也很广大。
然后是舍心。“愿他们依自己所造的因果而受生”。有的时候我们在修舍心的时候也会默念:“每个人是自己业力的主人……”当小孩子作业写不出来的时候,做父母的就会特别着急,不能接受,甚至急着想替他写。在这个时候你就要默念:“每个人是自己业的主人,每个人是自己业的主人……”要意识到,孩子他必须要经历这些艰难,他最终必须都要通过他自己学会做题目,通过他自己的手学会照顾自己。
当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艰难的。有时候做家务,他做得毛毛糙糙做不好;有的时候他写作业写得挺潦草的,题目算不出来,我们大人就不能忍受,贪和嗔同时起来,既心疼又愤怒。那么,我们这时候要意识到,孩子最终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所以我们这时候轻轻地默念:“每个人是自己业的主人……”我们能够耐心地陪伴孩子去尝试去锻炼,渐渐成长。看着孩子成长的时候,我们有一种喜悦心,也意识到总有一天他会走上他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祝福他,但是孩子不是我们的个人物品。
我们不要用我们的期待、用我们的贪、嗔去控制他,而应该去祝福他:“你拥有你自己美好的生活,做父母的祝福你”——这就够了。但是我们自己呢,也要照顾好我们自己。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做好自我关怀,我们就会逼别人来关怀我们。打电话给孩子说:“唉,你怎么不关心我,我养了你那么大!”
那孩子就变得很纠结,当他想离开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他就会有罪恶感,就会觉得“我是不是不孝顺……我到底应该牺牲自己去照顾父母,还是牺牲父母来实现我自己的梦想?”不管怎样他都不快乐,他内心里都有痛苦。

所以说,作为父母要修舍心,同时我们对于自己也要有足够的自我关怀。自我关怀够了,身心安乐,你就不会老去依赖别人,希望别人为你的快乐买单。自己不爱自己,却要求别人来爱自己,这个总归听起来有点悲惨。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照顾好,还有光和余热,能够照顾到其他人,这该多好呢!
当然,利他的时候,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也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不要有全能妄想。慈悲心泛滥的时候,觉得看到谁都想救度,什么都想做,担了一大堆自己挑不动的责任,让自己很累也很纠结,那是不行的。虽然我们有慈悲,但是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拯救这个世界。我们只能做因缘际会当中我能做到的这个部分。即使是佛陀,也有度不了的众生
就像哥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时候,忍辱仙人他虽然有那么大的忍辱力,有那么大的神通,他也没有办法度化哥利王,只能发愿说:“愿未来世当我成佛的时候,你会成为我座下第一个解脱的弟子!”所以有的时候,慈悲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以为自己是万能的。
但是,我们会去做我们能做的,同时也接受我们做不了的,不会有一种全能的妄想。有时我们学佛了以后,我们就什么都想管,自己的事情、家人的事情、谁的事情……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做我们能做,这样就比较好。这个过程事实上也是一种如实观。因为你能够尊重缘起法的规律。
适当的利他行为是一种锻炼和提升,你的能力会变得更强。但是超越了你的能力之外,你就会受伤。就像我们做运动锻炼也是这样。适当的锻炼,身体就健康;超过了你的负荷,就叫“运动性伤害”,损伤到身体。我们在修利他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恰如其分的利他,其实是非常好的,适度的苦难可以磨炼出最好的、最锋利的宝剑。磨刀石的粗糙程度,如果合适的话,这个宝剑就会被打磨得最好:如果太细腻,可能就达不到这个力量;如果太粗糙,这个宝剑就会被磨废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利他的过程中,可能会想,到底我要做到什么程度呢?那就可以这样来体会:就像这个磨刀石,恰如其分的磨刀石,可以打造出最好的宝剑。那么,难度适当、匹配了我们承受能力的考验,会让我们整个的能力提升,让我们的布施波罗密、戒波罗密、忍辱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定波罗密和智慧波罗密达到最好。

如果一点都不去利他,就不能得到磨砺和锻炼;但是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就会受伤,衍生各种烦恼,甚至导致退心。所以《瑜伽师地论》中说到,我们在修利他行的时候,行持深浅的一个标准就是“法不退”。就是说,不会造成你的闻、思、修三种功德退堕为标准。如果利他的行为,造成了我们法的退减,那就说明这超越了你的承受能力,你就要减少。
所以有的时候,有的人问到——我工作环境压力太大,我到底该换一个工作呢,还是继续坚持呢?实际上都是同样的原理,答案都是不一定的。适当的困难如果你能克服,你就会变得更强大、更有智慧;但是超越了你的能力,你就会受伤。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尽量地尝试去迎接这个挑战,用慈悲和智慧来不断地提升自己处理对境的能力。但是当逆境太强烈,已经动摇了你的戒定慧、闻思修的时候,我们就要适当放下。戒律讲“身远离”和“心远离”,适当远离引生烦恼的对境也是重要的,它保护我们的修行,保护我们一颗安宁的心。
我们学得越久,就越会看到,佛法是慈悲和智慧的完美结合,非常殊胜,修心之路也非常有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深入去体会的话,就会发现其乐无穷,慢慢地你就越来越通透,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拥有力量。所有的疲惫、痛苦、迷茫,渐渐散去,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禅者。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禅者,获得圆满的智慧,无量的慈悲!(界文法师修订)

录音整理 | 明霞    图片 | 道强    校对 | 妙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