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法音宣流 > 戒幢讲堂 | 如何超越苦乐(一)&(二)&(三)

戒幢讲堂 | 如何超越苦乐(一)&(二)&(三)

发布日期: 2021-10-18 浏览量: 1,435 次浏览

戒幢讲堂 | 如何超越苦乐(一)

人生的旅途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可能是逆境的考验,遇到不如意,或是别人对我们的疏忽等等,让我们的身心增加了很多苦痛……这些时刻,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正念和智慧的觉照?让我们一起聆听界文法师的开示吧。

来参加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全体义工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又到了我们每周一次的共修时段。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来自《法句经·智者品》。偈颂的标题叫“智者不为得失心动”。我们首先一起来念一遍这个偈颂:

善人离诸欲,

不论诸爱欲,

苦乐不能动,

智者无喜忧。

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四句偈,文字非常明白,可是它的内涵实际上是非常深奥的,里边蕴含着佛法的人生大智慧。它所产生的背景,来自佛陀的一个著名公案——“马麦之报”,这是佛陀的弘法生涯中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

按照《四分律》的记载,那个时候佛陀带领着弟子们在人间游行,四处教化有缘的众生。有一次他们来到了苏婆罗国的毗兰若。因为印度的文化是非常尊重宗教导师的,毗兰若的城主一位婆罗门,听说佛陀来到这边教化,他就按照礼节过来拜访,并邀请佛陀和弟子们在这个地方做三个月的夏安居。

因为当时已经快要到雨季了,印度的雨季雨水非常多,地里边各种小虫子,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生长。因为爱护物命的原因,加上僧侣们也需要一段时间安住精进用功,佛陀在这个时候举行三个月的夏安居,在安居期间大家就不再离开这个地方。白天乞食或者做一些教化工作,晚上都回来,三个月时间安住在一处不动。

毗兰若的婆罗门邀请僧团在他们这个地方进行夏安居,佛陀答应之后,僧团就在城外森林里一个安静的地方的住了下来。可是毗兰若的婆罗门,他虽然礼节性地拜会、邀请了佛陀,但是拜见完了回到城市里,就忙着去处理他自己的事务去了。

因为他的事情太忙,而且这个人可能做事情也有点丢三落四,他就把僧团在森林里安居这件事情给忘在了脑后。三个月的时间里,他都没有想起来僧团住在森林里是需要供养的,师父们修行也是要吃饭的。他把这件事情完全抛在了脑后,整整三个月,忘掉了供养,就忙着去管理城市、家务、产业。造成了什么后果呢?

当时正好遇上了大饥荒。那一年印度的饥荒非常严重,按照律藏的记载,当时人民饥饿、白骨狼藉,大片大片的村庄一片荒凉,人们纷纷逃难到其他地方,随时能在路边看到饿死的人倒在地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僧团住在这个地方三个月的时间不能离开,毗兰若城市里的婆罗门又没有任何供养,这给僧团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那怎么办呢?比丘们尝试着去周边的村庄托钵乞食,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粮食。当时正好就在僧团安居的森林附近,有一群商人,他们是贩卖马匹的马商,有五百匹马,喂养在附近的山谷里等待出售。当僧团来乞食的时候,这些马商就说,今年的饥荒实在是太紧迫了,我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吃的了。

而且佛陀的身边有很多弟子,僧团的人很多,实在没办法。如果佛陀能接受,我们可以供养僧团马麦。僧团没有其他的食物,只能接受了。阿难拿到马麦以后,请人加工处理了一下,做成了非常粗糙的食物,拿给佛陀和僧团的大众来食用。

在这个时候,当时跟佛陀在一起的大目犍连,他看到佛陀居然吃马麦,心里特别难受。因为他有神通,他就跟佛陀讲,佛陀您老人家这么尊贵的身份,不应该吃这样下劣的食物。我来用神通从其他大陆取来最好的稻米供养您!但是佛陀却拒绝了。为什么呢?佛陀说:你有神通,可以去取其他地方的食物来,那没有神通的比丘怎么办?

大目犍连说:我可以用神通带他们过去;或者我多取一点回来。佛陀说:我们现在拥有神通,那未来的比丘们如果没有神通又该怎么办?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困境,而我们不能总是使用“超能力”来处理所有的事情。如果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只想借助于“超能力”,那么这样的佛法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学习和受益的了。因此,佛陀拒绝了大目犍连的建议,坚持用从容接纳的态度面对当下的因缘。

这时,阿难也觉得佛陀吃的食物太过粗糙简陋。佛陀却告诉他:如果你的内心宁静,没有那么强的分别心,你会发现所谓的粗糙食物其实也没那么难吃(我们现在人也是这样,现在也有很多人开始吃粗粮,爱吃南瓜叶、山芋藤、野菜)。粗糙与精美,其实也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价值评判。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僧团在这个地方安住,每天接受马麦的供养,也有很多比丘在安居期间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到了安居结束的前七天,佛陀吩咐阿难到毗兰若城市去向毗兰若婆罗门告辞:安居快要结束了,佛陀和僧团即将离开。

在这个时候,阿难旁边有比丘说道:“他邀请我们来安居三个月,却没有供养僧团任何食物,我们干嘛还要去跟他告别?直接走就好了!”佛陀说到:我们是应了他的邀请来到这个地方,那么也必须在走的时候去告辞,这是宾主之道。

然后阿难就来到城里求见了毗兰若婆罗门,告诉他:还有七天安居期即将结束,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向你告辞。这时候婆罗门才突然想起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自己竟然没有供养僧团任何食物!邀请了却没有尽到邀请的义务。他就问道:你们这三个月是怎么过的?阿难告诉他:还好有马商供养了僧团马麦,安居期间大家都平安度过,实际上还是生活得很平静的。

这个时候毗兰若婆罗门就非常惭愧。他亲自去请求佛陀:僧团能不能再住一段时间,我要弥补我的过失,我的疏忽太严重了!他匍匐在地上忏悔,哀求僧团再留一段时间。但是佛陀却告诉他:安居期已经结束,我们将要去下一个地方弘化了,未来如果有因缘的话,我们也许还会再次相见。然后佛陀率领僧众们往舍卫城方向出发。

舍卫城的居士们听说僧团三个月的时间只能靠着马匹的粮食来维持生活,他们觉得特别心痛,于是精心准备了极为丰盛的供养。佛陀一路上受到了整个舍卫城的国王、大臣、富商和信众们的夹道欢迎,大家给予了最高礼节的欢迎和最盛大的供养。

佛陀当然一如既往地安详平静,任何食物在他看来都只是食物。可是弟子中有一些比丘就变得非常兴奋激动,失去了正念。他们开始眉飞色舞,而且大声喧哗,表现得非常开心。他们喧闹的声音给原来住在城市里安居的比丘们带来了困扰,打扰了大家的修行。僧众们就去找佛陀告状了,说这些尊者大饥荒的时候没有吃的,好像还比较克制,还能静得下来;现在拥有了丰富的食物,他们就变得这么动荡!

这时,佛陀就为弟子们开示道:愚痴者在事情不顺利的时候,神情沮丧、满心忧愁;一旦事事如意,就会快乐得意、雀跃不已。所以愚者接受快乐、拒绝痛苦,追寻虚幻短暂的欲望享受,沉迷于永不满足的欢乐。而智者不为世间财富、权势、名位和荣耀所征服,他不执着世间的一切,不因苦乐而喜忧,内心一直保持着清净和安宁。在这个时候,佛陀就说了这个偈颂:

善人离诸欲,

不论诸爱欲,

苦乐不能动,

智者无喜忧。

我们从律藏里记载的这个真实公案,可以看到,人生的旅途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可能是逆境的考验,遇到不如意,别人对我们的疏忽等等,让我们的身心增加了很多苦痛……人们因此都希望一切顺利,希望所有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缺少了正念和智慧,没有觉照的话,艰难困苦会成为阻碍,快乐顺利也会变成阻碍。所以佛陀在《智者品》里边所说的这个偈颂实际上是意味深长的。(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妙深    图片 | 道强    校对 | 妙定

戒幢讲堂 | 如何超越苦乐(二)

人生的旅途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可能是逆境的考验,遇到不如意,或是别人对我们的疏忽等等,让我们的身心增加了很多苦痛……这些时刻,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正念和智慧的觉照?让我们一起聆听界文法师的开示吧。

(续前)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报道,一个中东石油王国的王子,我们知道他们都非常的富有,他是国王的大儿子,在英国大学毕业后定居在英国,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个设计师。有一天突然被发现猝死在公寓里,死的时候才三十多岁。

警察调查了他的死因,发现是死于吸毒和纵欲过度,因为开大型的狂欢派对、吸毒,导致了他的突然死亡。在报道的图片上看到他父亲满脸悲伤的样子,显得非常的沮丧。报道中说他的父亲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几年前就去世了,也是死于吸毒过量。所以这个老人失去了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没有王位的继承者了。

我们会看到,拥有财富、地位、容貌,被别人尊重,作为这样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可以被称作天之骄子。那是什么杀死了他?其实不是外在的艰难杀死了他,而是诸事顺利,他所拥有的一切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陷阱。当然有人会说这可能是一个特殊的个案,因为他们太有钱,所以财富对他们的冲击伤害太大。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正念,我们所追求的任何东西,都可能在另外一个方面阻碍了我们的幸福,甚至障碍我们的修行。

以前认识一位居士,他觉得天天上班太累,太烦了,就辞职回家想要专修。回到家里之后,确实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可以不去见不想见的人,不用说不想说的话。可是不是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呢?没有解决。他发现回家了以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和约束,日子过得越来越散漫,越来越颓废,几个月下来感觉整个人就快废掉了,还不如以前上班的精神状态。

为什么会如此?实际上,如果我们每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追逐快乐,我们很可能就会沉迷在快乐中;我们想要那种闲散,我们就可能被闲散所淹没。所以如果没有正念、缺乏智慧的话,艰难困苦会有艰难困苦的阻碍,快乐顺利也就会有快乐顺利的阻碍。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换个环境、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就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了。如果正念和智慧跟不上,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东西都可能成为我们的障碍。

有的人听了这个偈颂之后,可能会有疑惑:佛教是不是不允许我们追求快乐?是不是不允许我们逃避痛苦?离苦得乐不是我们每个人最渴望的吗?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实际上,要想澄清这种疑问,需要对所谓的快乐和痛苦做更细致的拣别。我们说痛苦有两种:一种是身体的痛苦,一种是心灵的痛苦。

比较之下,身体的痛苦虽然不舒适,但如果心灵是平静安乐的,那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身不苦,但是心很苦,那就非常糟糕了。所以我们在说“离苦得乐”的时候,要意识到我们要离的是哪一种苦,得的是哪一种乐。

一个证悟解脱的修行者仍然可能会遇到身体的痛苦,但是他不再产生心灵的痛苦。这就是佛陀讲的:中第一支箭后他不会再中第二支箭。佛陀吃马麦,非常粗糙的食物,苦不苦呢?从身体的角度来讲,也许有点苦,但是佛陀的心灵苦不苦?如果他不因为这个而烦恼,那么他的内心仍然是自在的。所以身苦和心苦并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

记得多年以前,我和另外一位法师在暑假去外地参学。那个地方比较偏远。回程的时候没有赶上大巴车,就搭了一辆货车。货车前面的车厢是坐不下的,我们就跟另外几位居士坐在车的货斗里。这时走着走着就突然变天了,而且雨非常大。

因为路上不能停车,车厢里面也坐不下,也没地方避雨,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心里很慌:这下怎么办?拼命祈祷:千万不要下!不要下!但是不管用,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山里边很快的瓢泼大雨,而且车开起来风又特别大。开始还想打伞挡一下,还想挣扎,最后伞也没用了,干脆就放弃了。

最终大家接受了现状,在风雨里一边念佛,一边欣赏雨中的美景。车子在崇山峻岭间穿梭,风雨如幕,烟云缭绕。感受到天地的博大,自我的渺小。一时间感觉心情澎湃,突破对身体和小我的执著,心胸无比的开阔。那样的记忆终身难忘。

你要说坐在货车后面,淋着暴雨,苦不苦呢?也许是苦的。但是当时心灵却是非常快乐,非常开阔。并没有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反而体验到无所畏惧和勇气。

那次的体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从那以后,当遇到一些困难和痛苦的时候,会问自己是身苦还是心苦,如果是身苦的话,你去接受了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苦也是无常的。

人最怕的是什么呢?最怕的是心灵的痛苦。如果说一个人衣食丰足,但是内心非常的困难,内心觉得孤单,觉得活得没有价值、没有尊严,心里觉得悲伤、黑暗,甚至是绝望,这个时候即使每天吃得很好,穿最最好看的衣服,你会快乐吗?可能你会觉得这个地方简直就是牢笼,想逃离,都有可能。所以当我们在说“离苦得乐”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要拣别的。

在佛法里边,我们重点要去除的,实际上是心灵的痛苦。心灵的痛苦来自哪里?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烦恼、无明和执著。如果再概括地说,就是贪、嗔、痴:当我们贪婪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痛苦;嗔恨心就不要说了,本身是苦;有的时候看不清真相,迷茫,不正见,我们也会产生痛苦。

当然身体的痛苦也是一种痛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正念和定力,它也可能会引发我们的心灵痛苦。所以佛教的一个态度是:不逃避身体的痛苦;但也不赞成无义的苦行,不认为让身体受苦就能解脱。无义的自我折磨会让心无法宁静,反而会障碍解脱。所以佛教的修行不是放纵追逐欲望,也不赞成无义苦行,这叫作“中道”。中道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妙深    图片 | 道强    校对 | 妙定

戒幢讲堂 | 如何超越苦乐(三)

回忆一下我们人生曾有过的快乐。让心动荡的快乐,它的特征是什么?它要依赖外界的刺激,而且它很容易厌倦。宁静的快乐不一定要依赖于外部的刺激,它更多是我们的内在有关。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无贪、无嗔、无痴。

(续前)

说到离苦得乐,还要谈一下“快乐”。实际上快乐也有两种:第一种是动荡的快乐;第二种是宁静的快乐。不知道大家对快乐有没有做过这两种区分?

我们回忆一下曾有过的快乐。有没有发现有些快乐让心动荡,有些快乐让心宁静呢?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让心动荡的快乐,它的特征是什么?它要依赖外界的刺激,而且它很容易厌倦。

比如说我们大家都喜欢去游乐场坐过山车。坐过山车是不是很快乐?很多人觉得是很快乐,所以我们买了很贵的门票要去玩。你在玩的过程中想找的是什么?刺激的感觉。一会儿飞上天,一会儿跌下来,在这时候你才会感觉到快乐。假如第二次你再坐的时候,强度没那么大了,你会有什么感觉?不过瘾了。所以这种让心动荡的快乐要依赖于刺激。如果每次你都去坐同一辆过山车,天天都去坐,怎么样?你还愿意为它花大价钱吗?你就不愿意了,为什么?因为它还有一种容易厌倦的特征。

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的心依赖于这种刺激,当外界的刺激减弱或者平息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心会不会平静下来呢?实际上它不会平静下来,因为我们的心已经适应了那种动荡的模式。

有的人认为世界上的快乐只有一种动荡的模式,所以当失去了外界的刺激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他会说现在没有东西刺激我了,我的心应该宁静了吧?但其实他感觉到的不是宁静,首先感觉到的却是不习惯:怎么回事?今天怎么这么安静?莫明地就会有点慌。然后也可能会体验到无聊、烦躁、空虚,甚至是崩溃感。

所以我们经常要找刺激。同一个餐馆吃几天之后就要换;同一首歌如果不能再打动你,你就必须要再换另外一个。所以现在娱乐界、影视界的从业者们真的是很辛苦。因为我们的心太容易厌倦,它需要不断的刺激,所以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创造新鲜的刺激,所以他们真的是很累。有的女孩子非常胆小,但是要看最可怕的恐怖片,为什么?因为宁愿被吓得大喊,也不能忍受什么刺激都没有。所以说这是第一种令心动荡的快乐。

第二种快乐让心宁静。

我们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什么时候觉得你的心里有一种宁静的快乐呢?可能是打开一本书,让你在思想上、精神上有很多的共鸣和启发,这个时候你觉得很愉悦很开心,但同时你的心也很静;也可能是你的孩子睡了,你静静的守护着他,对他没有任何的期待,没有任何的焦虑,全然地陪伴,看着婴儿安详熟睡的面孔,心里充满对他的爱和祝福;也可能是我们静下心来念佛诵经,全然安住的时候;也可能是我们在禅修中心用功,降服了五盖,内心清澈,远离动荡和杂染。

宁静的快乐不一定要依赖于外部的刺激,它更多是我们的内在有关。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无贪、无嗔、无痴。当然除了最根本的三善根之外,有时候它还伴随着布施、禅定、正念、智慧、慈悲喜舍等种种善法。

当这些善心生起来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感受到内心安宁和喜悦。这些宁静的快乐不会让我们厌倦,而且如果它经常出现,会带给我们深刻的满足和充实感。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观呼吸能观一整天?或者修行禅,觉察脚步的移动——左步、右步,左步、右步……在旁观者看来,这太无聊了!但为什么修行者却能乐在其中?实际上那就是因为宁静的快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感官刺激,它来自于我们的内在生起的善法。

同样,我们喂鸽子的时候,逗猫的时候,你要注意觉察你的快乐。可能你产生的是动荡的快乐,也可能是宁静的快乐。如果你产生的是动荡的快乐,那么,你每天都来喂鸽子,几天你就开始厌倦了,觉得明天是不是该去看老虎了。

每天逗同一只猫,你就会不满意了。如果猫今天没给你新刺激,你最终会厌倦的。但是如果你跟它在一起是宁静的快乐:你在喂鸽子的时候,你体验到全然地跟它在一起,体验给它食物的时候你的爱心、这个生命对你的信任感;

它一步一步地靠近你,走到你身边来,你们同在的感觉,此刻的平安跟爱心,你的内心非常的宁静,而且无贪无嗔无痴。那么你就算每天都来喂鸽子,每天都去陪一只猫,也不会厌倦的,而且你会感恩它陪伴了你的生命。

所以佛法是非常非常好的。学佛中,我们要对自己的心念非常具有觉察力,常常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要做到内在的无贪、无嗔、无痴。

怎么做到呢?我们要去觉照我们的贪、嗔、无明。有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心在动荡,那就要去观这个动荡感,还有动荡背后的执取。在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具备正见、正思维,还要有正念。

一个很有帮助的简单方法,就是从身念处开始,先觉察和放松我们的身体。因为身和心有很直接的关联性。让我们的呼吸放平稳,观照身体里和心里,有没有一些紧绷的地方,有没有抓取的部分?给自己一点时间,轻轻地看着它,当它被觉察和理解的时候,就会松开,流动变化。

当身体松开的时候,心也就会更容易再次宁静下来。因为我们心灵内在的种子是各种各样的,它们会不断地跳出来,善法的种子和不善法的种子都有。当不善法的种子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动荡,身体也会有紧张感,呼吸会变化。但是当它们被我们看到的时候,我们的觉照力就会消融它们。

这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法句经·智者品》的法义:智者不为得失心动,心不再动荡,获得内心的安宁。我们再把这个偈颂一起念一遍。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善人离诸欲,

不论诸爱欲,

苦乐不能动,

智者无喜忧。

当我们超越了对诸欲的执取,不再被苦乐所扰动的时候,内心安宁,无喜也无忧的时候,这是更大的快乐,是更深的自在和美妙。把这个殊胜的偈颂奉献给大家,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宁静的快乐。(全文完)

录音整理 | 妙深    图片 | 观尘    校对 | 妙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