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戒幢讲堂 | 如何看待心念(一)& (二)&(三)&(四)

戒幢讲堂 | 如何看待心念(一)& (二)&(三)&(四)

发布日期: 2021-12-14 浏览量: 1,992 次浏览

戒幢讲堂 | 如何看待心念(一)

佛陀告诉我们,在事物的种种因素当中,“诸法意为先”。最优先的我们要注意、要调整的就是这个“意”。“意”是以“思量”为性,是我们能够分别和思维的意志功能、心理活动。简单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心念。

佛陀最为强调、最为重视的是我们的心念,因为它引导着我们生命的去向。

界文法师《如何看待心念》讲座录音

参加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全体义工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经典是《法句经》,这是一部非常古老的经典,它汇总了佛陀因时、因地、因人,为弟子们随机开示的一些简洁的教法,所以叫做“法句”。

大家看一下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偈诵,我们一起念一下:

诸法意为先,意主意造作,
若有邪恶意,或言语行为,
人导致苦难,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为先,意主意造作,
若有清净意,或言语行为,
人导致安乐,如影不离形。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想要离苦得乐: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改善我们的家庭收入,最终我们要活得开心,活得快乐,活得幸福。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追求,人们会采取种种方法。有的人是调整风水,改一个名字;有的人使用吉祥的颜色,到了本命年,赶快穿上一条红色的腰带,或者别的吉祥的颜色;还有人觉得,应该努力赚钱、扩展人脉资源。运用种种方法、种种途径,我们的目的都是试图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么这些方法有没有用呢?可能有一些是有一定用处的,有一些不一定管用。

但是佛陀在这个偈诵里面告诉我们,在事物的种种因素当中,“诸法意为先”。最优先的我们要注意、要调整的是什么?就是这个“意”。“意”是以“思量”为性,是我们能够分别和思维的意志功能、心理活动。简单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心念。

佛陀最为强调、最为重视的是我们的心念,因为它引导着我们生命的去向。

有的人问: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谁来决定?冥冥之间谁是我们的主人?可能不是风水,也不是偶然,而是我们的心念在决定着我们。所以佛陀接着说“意主意造作”,谁在做主人?谁推动我们做这个不做那个?今天中午要吃哪一道菜?在哪个地方用斋?是谁来决定的?有的人说:当然是我自己决定的了,我想去西园的素餐馆,不想去某一个地方的快餐店,这不是我自己决定的吗?

其实错了,不是你决定的。那么是谁决定的?是意决定的,你的心念决定的。有的人会说:这是我自己的心,我是我自己的心的主人。佛陀说:不是,你不是心的主人,而是,心是你的主人。究竟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我的,实际上是心在做主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晚上,可能天已经很晚了,你也很疲劳,眼睛发酸背发痛,第二天还有一大堆工作要起早去干,但正好你在看一个电视剧,一集接一集的在往下刷。你知道应该去休息了,可是你的心还想再看一集。最后怎么样?最后你还是继续看:眼皮沉重,涂一点眼药水;腰酸了,就坐着,已经撑不住了就躺着,继续看。想到明天早上的工作怎么办?心里一边后悔一边继续看,是不是?一直到你的心决定去休息了,你才会真正的休息下来,哪怕身体已经提警告,哪怕理性的另外一面在呐喊,说赶快睡,可这个心不肯睡,它还想再看一集电视剧的时候你就没法睡。

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在这一颗的心面前会非常的无奈,有的时候也会非常的窝火。有多少人会骂自己,到了“淘宝”打折,“购物节”的时候——我们经常叫做“剁手节”,买完以后气得要剁手。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我这个人真的太糟糕了。其实不是你太糟糕,你不需要骂自己,要骂骂谁呢?有人说要骂这颗心。但是你骂它也没有办法,光骂是没有用的,也可能骂了之后这颗心变得更躁动、更叛逆,下一次它要看更多的电视剧,吃更多的东西,让你更加的崩溃。所以说这真的是太糟糕了。

我们生活里的种种问题,熬夜、拖延症、暴饮暴食、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都是谁干的?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谁干的呢,是这一颗心干的好事,“意主意造作”。所以佛在这里提醒我们,千万要特别的警惕,要特别注意我们的心。

有的时候我们对锻炼身体非常注重,每天要走一万步,要用机器来测量,微信上测量,还要打卡;我们每天要吃健康的饮食;有时候还要花很多钱来买保健品。但是在护理你的心、管理你的这颗心的方面,你花了多少金钱?投入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心思?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从小到大在上学,一天到晚不就是为了在心里边装满知识吗?

但是这种装只是被动的。你可能是为了谋生,没办法,不能不学习。你真正会从心的本身来关注这颗心、训练这颗心、管理这颗心、提升这颗心,来真正的下很多功夫吗?也可能有些人是非常下功夫的,但是有些人可能真的很少这样去做,甚至很少去这样想。然而一颗没有经过训练的心,没有经过善巧引导的心念,实际上是非常狂暴的,甚至也是挺可怕的。

所以佛陀在这里说,“若有邪恶意,或言语行为,人导致苦难,如轮随兽足。”就是说,这颗心里面到底藏着哪些东西,实际上我们自己是不了解的。我们知道自己的个子长一米七、一米八;我们知道我们的体重;我们知道我们的容貌,如果容貌不够好,我们还去整容、化妆,调整一下。但是我们的心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的心里到底藏着“天使”还是“魔鬼”?我们其实并不了解。

有一次我出门,到刚刚出家时的一个道场那边去办一点事情,跟几个师兄弟一起走在路上,突然就发现前面有两只公鸡见面互不相让,然后就打起来了,扑得到处都是灰尘,头上也出血了。旁边正好一位年龄比较大的比丘尼师父路过,她就赶快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们这两个阿修罗啊!”一瞬间我觉得真的是这样,你看这两个小动物,平时感觉不到,它们打起来的时候,真的像阿修罗,很暴力。

可能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也住着一些阿修罗,或者其他的不善法。佛陀说,当我们的内心产生了邪恶的意念,而且因为这个意念发起了语言和身体的行为的时候,就导致了自己和他人的苦难,就像马车紧紧跟随在马蹄后面一样。我们知道过去都是动物来拉车,牛车、马车、羊车,这个木头车子它是没法做主的,它紧紧地跟随着前面拉车的动物走。同样的,紧紧跟随着我们动荡的、甚至邪恶的心念,我们自己的不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出来。造成各种各样的苦难,产生各种各样可怕的后果。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妙宇   排版 | 智凰

戒幢讲堂 | 如何看待心念(二)

佛陀告诉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说不要过于相信你的心念,它是需要被检查、被审视的。佛陀说,“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充分相信自己的内心?那要你证到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才可以充分相信自己的心了。在此之前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需要被加以审查、需要去觉照的。心念没有那么可靠。

(续前)
有的人可能会问,到底什么是邪恶的心念,哪些心念是邪恶的?有三种最基本的不善心念:贪、嗔、痴。经常接触佛教的人会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就是因为心中的贪嗔痴而造作各种恶业,我们要来修忏悔。我们在这里说到的邪恶心念,实际上可以把它归结为贪欲、嗔恨和邪知、邪见(愚痴)。

因为贪的原因,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苦难。就像刚才讲到的,明明你已经熬夜,身体已经受不了,第二天要耽误工作了,但还是不愿意放弃我们喜欢看的电视剧。这是贪的心念在伤害着我们,在控制着我们的生命。

当然还有一些更可怕的贪念,前段时间网络上最轰动的一个事件,就是北大的“学霸”吴谢宇杀死了他的母亲。动手之前他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在网络上购买了刀具、防水布,还有医生跟护士穿的隔离服。光是刀具他就买了菜刀、手术刀、雕刻刀,还有锯条,除此之外他还买了活性炭、塑料包装布等等的。

他在杀死母亲之前,做了详细计划。你说这个孩子他是因为恨自己的母亲吗?并不一定。实际上他在之前自己的个人空间上,经常写的实际上是对妈妈的爱。后面有人爆料说,他之前认识了一个从事色情业的女性,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但是母亲不同意他们这样的交往。他把母亲杀死之后还用母亲的名义借了一百多万, 后来就在一个酒吧里面做招待,隐姓埋名。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很可能由于我们内心的贪欲,不知不觉间这样可怕的心念已经控制了我们,做出可怕的行为。

作为旁观者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这样毁灭了自己跟自己的家人的美好生活。但是作为当事人来说,在他行动的那些时刻里怎么样?谁做了主人呢?其实就是他的心念做了他的主人。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很好的去关注我们的内心,去了解我们心里的每一个部分,那么这个心念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毁灭自己和他人的。

所以佛陀在另外一部经里面告诉我们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说不要过于相信你的心念,它是需要被检查、被审视的。佛陀说,“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充分相信自己的内心?那要你证到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才可以充分相信自己的心了。在此之前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需要被加以审查、需要去觉照的。心念没有那么可靠。

刚才说到因为贪的原因,我们会伤害自己,伤害家人,破坏这个世界。而我们的心念里除了贪,还有嗔。以前有一次禅修活动,我问下面的参加的学员们:日常生活中,你感觉自己生起的嗔心多还是慈心多?很多人都回答:好像现起的嗔心更多!当我们反观自己的内心,你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嗔心很多。那么嗔心也会带来种种伤害。

2013年4月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一个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因为一些日常的琐事,对自己的同屋室友产生不满,于是他就到实验室里面拿了一些剧毒的化学物质注射到他们寝室的饮水机里边。同屋的另外一位年轻的研究生黄洋,喝了之后,昏迷了十几天抢救无效死亡了。这就是因为嗔心,破坏了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生命。

后来我看到报道,林森浩的父亲全力以赴地找最好的律师来为儿子来辩护,希望能够挽救孩子的一条生命。后来林森浩也给他父亲写了好几封信,内容是说:这个毒确实是我投的,我们只能接受。可见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后来包括了他大学的同学,还有一两百人,联名写信恳求。说他确实年轻,一时糊涂,能不能再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能够用自己所学的医学去治疗别人,回报社会。而且说林森浩其实也是一个蛮不错的孩子,他在实习的时候照顾病人还是很尽心的,甚至于有人给他红包,他都拒绝。这个两个孩子都毁掉了,觉得太可惜,能不能给他一个机会。可是法律是无情。

所以说,一念的嗔恨心,它对我们生命的这种破坏力是很大的。到了事后,我们即使是非常的追悔、非常的懊恼、非常的无奈。但是所造成的损失和伤痛,已经没有办法挽回。正如佛陀所说:当我们的内心产生了邪恶的意念,发起语言和行为的时候,它们导致了自己和他人的苦难,就像那马车紧紧的跟随在马蹄之后,“如轮随兽足”。

除了贪欲和嗔恨心给我们带来或大或小的种种破坏,还有第三个,就是愚痴和邪见,也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今年4月份(2019),斯里兰卡一天之内发生了八起爆炸。死亡人数在当时就达到了349人,而且还在扩大之中,受伤的就更不用说了。当警察在调查制造爆炸的嫌疑人的时候,发现自愿作为人肉炸弹的这些人,他们其实很多人出自富裕的家庭,属于中上阶层,甚至有的人还留学英国。其中最著名的一对兄弟,他们是当地的一个香料富商的儿子,家境是非常之好。而且这个大儿子,39岁,他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老婆肚子里正怀着第四个孩子,他就背着炸弹背包做了人肉炸弹,在一个宾馆里引爆了这个炸弹。

当警察找上他们家里的时候,他怀孕的妻子就引爆了她自己身上的炸弹,把这三个孩子、她自己肚子里的胎儿,还有另外三个警察全部都炸死了。你要说他们跟这些社会老百姓有什么仇恨吗?没有任何的仇恨,甚至互相都不认识,可能只是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大家偶尔在一个商店里买东西,可能会在同一个快餐店里面吃饭,就是这样的一个因缘,却被他们用这种方式夺走了生命。

这破坏性来自于什么呢?可能就是来自于他极端的宗教思想。在佛陀看来,这就是邪见带来的可怕的影响。我们说洪水是可怕的,地震是可怕的,火灾是可怕的。但佛陀说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是众生的心念。是我们的心创造了原子弹、核战争这样可怕的东西。我看过一个纪录片,核弹在日本广岛爆炸的时候,很多人刹那之间就融化掉了,只留下一个身影印在大理石上;有的人全身的皮肤都不存在了,放射之后的后遗症也是非常可怕。

邪恶的念头,驱动我们的各种行为,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难,就像马车紧紧的跟随在马蹄后一般。到了这里我们可能会想:如何来防止我们心里的贪、嗔和愚痴这三种烦恼来伤害自己和他人呢?

当我们真正的意识到佛陀所说的这个偈颂的含义时候,我们才会开始真正关注我们的心。有时候父母照顾孩子,特别是老一辈的父母,很多都是说,只要有吃、有穿、成绩好就够了,空的时候陪他玩一玩。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心灵培育,对孩子心里的贪欲、嗔恨心,还有愚痴,我们实际上是不太有办法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引导。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妙宇    排版 | 智凰

戒幢讲堂 | 如何看待心念(三)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首先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第二,把它标明出来。第三就是辨明它的本质。第四部分就是“照破”。
有的时候我们的贪婪、嫉妒、抓取很有可能是来自于脆弱和匮乏感。如果你感觉到这些的背后其实是因为自己害怕、恐惧,是心灵太空洞了,就会有一个机会,从抓取外在的东西,转向关怀内在的自己,一个脆弱、空虚、渴望关怀的自己,我们就可以得到疗愈。

界文法师《如何看待心念》讲座录音

(续前)
怎么来处理这些心念呢?我们要想去帮助别人,其实首先要学会处理自己的不善心。如果作为父母,我们连自己的不善心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们又如何能帮助孩子呢?

记得在带一次禅修的过程中,有一位禅者在小参的时候,跟我说:“法师,我觉得我的慈心修得特别困难,整个人就昏昏欲睡的。整整两天人就像是被浆糊粘住了一样,没办法修行。四组祝福词只能念第一个——就是‘愿我平安没有危险’,念到这里就念不下去了。我就反复的在念‘愿我平安没有危险’这一句。”她问我到底怎么回事?出了什么问题?我也觉得很奇怪,因为她的年龄并不大,文化程度也很好,是一位非常自信的女性,学佛也很虔诚,参加学佛的团体也有好几年了。我告诉她,既然你只能念这一句,你就一直修这一句“愿我平安没有危险”好了。

她听了我的话,一直默念“愿我平安没有危险,愿我平安没有危险……”到了第二天下午,她一边在大自然里行禅,一边继续修习,这时候她心里起了一个心念,就是反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重视平安,跟没有危险?”突然这个时候童年的一个影像就浮现在心里。她回想起小的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去一个商店买东西,结果父亲就把这个孩子给弄丢了。丢了之后小孩儿一个人找不到爸爸,当然是非常的恐慌,她就冲到大街上,一边跑一边找,然后她远远地看到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她就一边喊一边追过去了。父亲回头一看看到这个孩子了。在第一刹那,父亲的表现就是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本来小孩儿失散是很害怕的,要扑到父亲的怀抱里求安慰,结果呢,父亲的表现是极为愤怒,让她感到更加受伤。

这个事情被回想起来之后,她的眼泪就一直止不住地的流,然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只能修第一句的慈心——愿我平安没有危险。当她的心静下来的时候,也终于理解了,原来父亲当时发火其实是因为他也很害怕:把孩子弄丢了,怎么跟家人跟父母交代?他不知道,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拥抱孩子,告诉孩子:“没事,爸爸在这里,你是安全的。”但是他不够成熟,被自己的恐惧情绪控制住了,第一念就是对孩子咆哮。小孩的恐惧感和创伤就一直深深的压在了心里。她在深度禅修的时候,终于疗愈了自己的这个部分。当这部分修完之后,她理解了父亲的脆弱,也深深地体验到父亲的爱。这个时候她也能够打开心去祝福其他人了。

所以说,我们作为父母,要想真的教养好孩子,我们要想真正的去爱我们家庭的成员,去关心社会上的其他人,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什么呢?是处理自己的不善心的能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贪、嗔和愚痴都不能够很好的处理,我们真的能很好的去照顾家人吗?我们能够很好的去照顾好我们的同事、同修,还有一切人吗?很难,是不是?虽然说我们很想去利益社会,利益家人,但是有时候我们其实是伤害了他们。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把它标明出来。当你发现的时候你就标明“渴望”或者是“贪婪”,或者是“愤怒”,或者是“嫉妒”,把它标明出来。标明的原理是什么呢?就是使它被你所审视。过去它是你的主人,你跟这个心念是合为一体的,一旦被标明出来,它就成为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这个标明是很重要的。

第三就是辨明它的本质。有的时候我们标明出来“贪婪”,标明出来“愤怒”,还是不够的。接下来你要进一步的去看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经常讲,所有的愤怒都来自于在乎,因为在乎某一个东西,所以我们生气了。一旦你意识到你的在乎的时候,对你的愤怒的本质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我们在乎的是什么呢?很可能我们在乎的不是钱,而是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很有可能我们在乎的是一个做事情的规则,就是一定要怎样;很有可能我们在乎的是三宝,我们的信仰不容别人质疑,不容别人批评。很可能这种在乎里边也有美好的部分,但是我们美好的那个部分却以愤怒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就像这个父亲,他很在乎他的孩子和家人,但是他的这种在乎表现出来是什么呢?对孩子破口大骂,甚至于动手。一旦意识自己的在乎,那么打骂孩子的嗔心就会柔软下来,更容易冷静下来,想如何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讨论这件事情。所以说辨明本质非常的重要。

有的时候我们的贪婪、嫉妒、抓取很有可能是来自于脆弱和匮乏感。如果你感觉到这些的背后其实是因为自己害怕、恐惧,是心灵太空洞了,就会有一个机会,从抓取外在的东西,转向关怀内在的自己,一个脆弱、空虚、渴望关怀的自己,我们就可以得到疗愈。

最后第四部分就是“照破”。看到了那些抓取、匮乏感,那些在乎,不要轻易认同,陷入其中,而是把它视之为一个众缘和合而成的心理现象,非我非我所,本质为空,用中立的态度,面对它、觉察它,最终照破它。这时我们才会体会到心灵的开阔无染,真正的自由。这就是关于不善心的处理。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妙宇    排版 | 智凰

戒幢讲堂 | 如何看待心念(四)

具备正确的“三观”,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再加上无贪和无嗔两项品质,这样的心灵以及由此发起的语言和身体的行为,必然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乐。无贪、无嗔、无痴,是每一个学佛者所应努力的。

界文法师《如何看待心念》讲座录音

(续前)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什么呢?我们的内心里并不仅仅只有邪恶的心念,也有清净的心念。所以佛陀又说“诸法意为先,意主意造作,若有清净意,或言语行为,人导致安乐,如影不离形”。

当我们生起了清净的心念,由此而发起语言和身体的行为的时候,它们就会带给自己和他人安乐,就像影子跟随我们的身体一样,它们是时刻相随、不相分离的,我们走到哪里,就能够把安乐带到哪里。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会问,清净的心念包括了什么?简单说有三种:无贪、无嗔、无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三种善根,当这三种善根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利益他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乐的能力。

无贪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一定的出离心,不会被外境所诱惑。在《应作慈爱经》中,佛陀曾经说到一个修行者应具备15种品质,这15种美好的品质里面,比如说知足、易护持、少事务、生活简朴、不执着亲友,这几项都是跟无贪有关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在简单的生活里感受到快乐。大家学佛以后可能这个方面的感受会格外明显。过去到处吃喝玩乐,之后还很烦燥,现在可能简简单单的生活,比如诵部经,读一本书,坐一座禅,来寺院闻法,反而觉得内心里非常的满足、喜悦。

一个人能够知足,不太挑剔,也容易护持。有的人很难伺候,无贪的人就会比较好伺候。少事务,不多事,生活简单一点,对于亲人和好友不要过于执着。关心但是不要粘着,这样的话家人会很开心,也会更愉快。

无嗔意味着一个人具备友善、包容和接纳的品质,在生活中不会有太多的对抗跟不接受。整体来说,你的心对他人是友善的,不愿意跟别人做敌人,不愿意与社会为敌、与人类或者是众生为敌。第二就是包容,我们说心量大一点,求同存异。别人跟我们的性格不一样,做事方式不一样,走路的方法都不一样,我们要能接受,包容一点。他有缺点我们要理解,他也是凡夫,我们自己也不是圣人,就会好一点。第三就要接纳,我们有太多的对抗,太多的不接受。天热了不接受;天冷了也不接受;人多了也不接受;人太少也不行……嗔心很重,那就很难。

当然“无嗔”也不是压抑自己,或者无原则地去顺从别人,放弃自己的本心。无嗔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心地的通透。有个公案,我以前也讲过,有一位阿罗汉去弟子家应供,弟子请他去吃饭。弟子之前还有一个外道的宗教师也在,外道的宗教师看到弟子对阿罗汉很恭敬,对自己有点冷淡,非常的生气,他对阿罗汉出言不逊,各种贬低、讽刺、谩骂。这位在家弟子当然是非常的尴尬,师父来了居然受到这样的羞辱和对待,觉得特别难受,一个劲地赔礼道歉,向阿罗汉解释。

阿罗汉却告诉他:我的心里非常的清凉,没有任何愤怒。为什么呢?他说:如果我是好的,当他说我不好的时候,那并不能改变我是好的事实,我干嘛为这个生气呢?如果我有缺点,他所说的正指出了我的缺点,那么我应该虚心接受,我又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这个道理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有时候遇到事情我们就是做不到。所以这位阿罗汉是真正的心地通透,他不会执著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更关注的是事实本身。所以说心地通透,其实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品质,也是有智慧的表现。

“无痴”主要是拥有正见和智慧。我们说“三观要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人的命运在哪里决定?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偶然的,或者认为是上帝创造的,而佛教认为我们的命运是因缘和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来就不是偶然的,里边有它内在的规律。

拥有了这样的世界观之后,看待事物首先你就要标明这个结果,比如说现在我不舒服,我生气了,这是一个结果。那你就会告诉自己,结果必有原因,因是什么?外在的因可能是看到了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内在的因是什么?我们嗔恨心的种子和我们的不正思维。

如果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运用缘起观来看待,就能有条不紊的去处理。如果一开始没有看到原因,或者一开始你就归错了因,那就根本就谈不到处理。所以说拥有正见非常的重要。

另外一方面还要拥有智慧,智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理解事物的本质;第二,理解事物的规律。

理解事物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五蕴,身和心,没有一个所谓的自我。刹那流动变化的心念加上一个无常的身体,这是它的本质。一切法的本质是什么?无常、无我、空性。

但是光知道本质还不够,我们还要有知道规律的智慧,要了解苦和乐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时候我们产生了系缚,制造了苦难;什么时候我们的内心变得豁达、释然,创造了安乐和幸福。这里边的内在规律是什么?身体有身体的规律;心有心的规律;事业有事业运行的规律;进行心灵的修行,心灵也有心灵的规律。

如果我们具备正确的“三观”,既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也能把握事物的规律,然后再加上前面的无贪和无嗔两项品质,这样的心灵以及由此发起的语言和身体的行为,必然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乐。无贪、无嗔、无痴,是每一个学佛者所应努力的。所以佛陀讲,“若有清净意,或言语行为,人导致安乐,如影不离形”,就像影子跟随身行,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带来快乐。

无贪、无嗔、无痴怎么来培育呢?那就要运用“戒、定、慧”三学来完成它。

戒学包括两个部分,就是克制和慈悲。我们要有适当的自我克制,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克制;第二慈悲,当我们能够去关怀他人,关怀自己的时候,出于慈悲心,我们就不会做一些像前面列举的那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你要是真的对你的室友有慈悲心,你忍心对他投毒吗?如果那个富商的儿子,对走在马路上的人们有一份慈悲心,会忍心放置这个炸弹吗?所以说戒学可以遮蔽我们粗重的违犯。

进一步的话再修习定学,就是正念和正定,通过提起我们的觉照力,通过修习禅定,就可以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灭除现行的烦恼,心地清净,得到了净化。

第三慧学,通过听闻、思维和修行,就像今天大家放弃半天的休假时间,来听讲座,你听进去了就产生了闻慧,这也是一种智慧。今天知道了:意是主人,意为优先,在一切的法里边心是优先的,最值得重视的。

获得了听闻的智慧,回去反思,在生活中去检验和实践,我们会产生出思维的智慧和修行的智慧。通过戒、定、慧三学,我们无贪、无嗔、无痴的善根就会得以培育和开发。

最后,感谢大家今天这么精进一起来听闻法义。我们再把偈颂念一遍:

诸法意为先,意主意造作,
若有邪恶意,或言语行为,
人导致苦难,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为先,意主意造作,
若有清净意,或言语行为,
人导致安乐,如影不离形。
(全文完)

录音整理 | 妙宇   排版 | 智凰    视频 | 悟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