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命运的奥秘 · 二 —— 一碗珍贵的残汤

命运的奥秘 · 二 —— 一碗珍贵的残汤

发布日期: 2022-06-10 浏览量: 951 次浏览

命运的奥秘2——佛教业力思想与修习2021

佛教讲的从因到果的四大法则:第一业决定,从善业产生乐果,从不善业产生苦果都是决定的。第二业增长广大,微小业能够生起极大的果实,极大的业也可能果实很微弱,关键看中间的过程。第三业不作不得,没有造作因业,苦乐的果决定不会生起。第四业作已不失,如果不加以对治,纵使经过百千劫都不会自动消失。

第二,业增长广大。微小的业也可能生出巨大的果实,而一个很大、很重的业,结出的果实也可能很微小。
如果说“业决定”是性质上的一种决定,那么“业增长广大”,有点像“量”层面上的可变性或者弹性,那是很大的。
有一个佛陀时代的公案故事:佛陀成道之后在人间游行,他的足迹遍布了印度各地,有段时间,他去了一个比较偏远的国家,准备到那边去教化。这个国家的国王听说佛陀要来了,开始很高兴,觉得圣者要来了,他很激动。但是他的王妃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这位王妃跟佛陀还有一段渊源。她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长得非常美貌,而且非常聪慧,她的父母觉得天下没有多少男孩子能够配得上她,只有佛陀才适合她。于是就带着女孩子去见佛陀,想把女儿嫁给佛陀,那当然被佛陀拒绝了。佛陀说:在我看来,美色都是暂时的,每个人都是一张薄皮,包裹着血肉、粪便等等的不净。佛陀是在为他们说法,这样说了之后,老先生和老太太当时就证悟了。但是女儿却生起了很大的羞辱心,她觉得:你不但不愿意娶我,还说我是薄皮包裹着血肉不净,认为这是对她极大的侮辱。
后来,她嫁给了这位国王,成了一位王妃,而且受到了极大的宠爱。但是当年的这件事情在她心里还不能释怀。
听说佛陀要到这边来教化,她就跟国王讲,佛陀来了未必是好事,你不要那么高兴。因为一个国家要想稳定,人民必须要对国王有信心,能够尊敬国王。佛陀是圣者,圣人来了大家都听圣人的,那谁还听国王的呢?如果放纵这些修行人在你的国家里传道,很可能会失去人民对你的信心,甚至会失去你的国家。听了王妃一席话,国王就害怕了,于是下了一道法令,任何人不许供养出家人,如果供养则罚一百个金钱,命令下达之后所有的人都害怕了。

所以佛陀跟阿难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他们发现走到哪里都是关门闭户的,没有任何人供养他们吃的。所有人看到他们都赶快回避,店铺纷纷关门,大家都假装没看见。而且王妃还聘用了一群闲散人员跟在佛陀后面,用种各种侮辱性的语言对他进行嘲讽谩骂。一连七天,佛陀在这个城市里没有乞讨到任何食物,而且还遭受谩骂。
阿难非常难过,他觉得这个城市太不友善了,看到佛陀受到这样的待遇,心如刀绞,就跟佛陀讲:这个地方的人如此的不友善,我们还是离开吧!有的是地方欢迎我们。
佛陀跟阿难讲:如果一个地方的人不友善,你就轻易地离开,去一个新的地方,但如果那个地方的人还是不友善,你又该怎么办呢?你又该到哪里去呢?我们需要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逃避。
佛陀继续像往常一样,带着一种非常从容的态度,没有任何的嗔心,没有任何的怨恨,甚至没有任何的羞愧感——好像别人不供养我,不恭敬我,我就很丢面子,很羞惭,没价值——对于佛陀来讲,他的价值并不是建立在别人对他尊重不尊重、供养不供养之上。他更重视的是,自己的身语意是怎样的。所以他仍然每天按时进城托钵,即使没有任何人给他食物,即使有人在背后骂他、侮辱他,他仍然非常的从容,面带微笑,散发着一种祥和之气。
佛陀的身影深深地打动了一个家境非常贫穷的老太太。这七天她一直在门背后默默地观察佛陀,看到在这样可怕的境地之下,佛陀还能够那么从容祥和,老太太对佛陀就产生了一种无比坚定的信心,她觉得这个人非常了不起,这不是自己能做到的。
后来她趁着佛陀出城的时候,偷偷地打开门,把家里剩的一点点残汤端出来,她说: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这里有一点残汤可以给你。佛陀随喜了她的布施行为,带着喜悦的心把钵伸出来,老太太自己非常不好意思,但还是鼓起勇气把残汤倒给了佛陀,佛陀欣然接受了,而且为她做了祝福。
在那个瞬间,老太太突然感觉到法喜充满,她从今天的所做所为,获得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意义感,非常喜悦,就在心里默默地发愿:愿我在未来际也能够做到像这样的从容,愿我在未来际,也能够能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都不再遭受苦难,让他们都能得到饮食,都能得到尊重,都能获得解脱,超出轮回。当老太太这样发愿的时候,佛陀就微笑了,为她授记:在未来生,依此善业和愿力终能成佛!
老太太的这个行为被其他人看到之后,大家都受到了震撼。过去这几天里,每个人心里都很压抑,因为不许供养、不许跟佛陀说话的规定,不是他们的本愿。看到一个老太太都能够这么勇敢去地去认同自己心里的信念,去做自己想做的,他们再也忍受不了了,很多人就主动把一百个金钱放到门口——你要罚款就来吧,但我还是要供佛的。大家纷纷地打开门来迎接佛陀跟他的弟子们。由此国王的这个法令就失效了,没有办法再执行下去,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开始闻法,佛法在这个城市里反而弘扬得更好。

事情发生之后,老太太的老伴却想不通,觉得成佛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呀,多困难呐,我家老太婆供养的不过就是一点残羹,有那么大的价值吗?他跑到佛陀那里问:您的教法听起来有道理,但是我觉得难以接受,一碗残汤有那么珍贵吗?在我看来没有多少价值,怎么可能得到成佛这么大的果实?
佛陀给他举了个例子:你看到这个村口的那棵大树了吗?这棵大树非常之大,树叶散开能覆盖整个村子,一棵树就像一片森林,这棵树大不大?他回答说很大,非常之大。佛陀问,这棵树从哪里来的?他说当然是从种子来的。但是它的种子有多大呢?非常微小,只有一颗芝麻的三分之一那么大。佛陀问:从这么微小的种子里长出了这么大一棵树,你能相信吗?老先生想了想回答说:只要经历足够的时间,给它阳光、水分、肥料,它当然可以成长,可以变得那么大。
佛陀告诉他,刹那间的恭敬心,乃至非常微小的一份供养,就像把这个善法的种子播种到我们的生命里,只要给予充分的灌溉和培育,当它有一天成熟了,也可以像这棵巨大的树一样不可思议。这时候老先生生起了非常大的信心,他顶礼了佛陀,同时也明白了佛法跟其他宗教的差别在哪里,并且知道了未来的幸福之道。
从这个公案中我们能够看出,看起来非常微小的业,也可能生出极大的果,只要我们给予它足够的条件,培育它足够长的时间。当然,即使是重大的业也有可能只感得微小的果,只要削减它的力量,对治它,结出的果实就会变得非常微小,甚至于不结果。这就是第二个规律,“业增长广大”的法则。

第三,业不做不得。佛法认为,如果没有积集因,绝对不会生出果来。春天如果不播种,施再多的肥料,水分调得再好,能不能结果?不可能,因为没有种子。这就是第三条“不做不得”。
有人问,我们修净土法门,生到那么殊胜的极乐世界,我们也没有修那么大的因,怎么能得到这么大的果实呢?那是因为阿弥陀佛修行的善根。但即使是佛无量劫的功德所得来的殊胜的境界,你也要种一分因才能享受一部分。你可能没有种全部的因,但至少要有信心、发愿,而且还要有念佛修行的实修。当我们种了一分因,才能够得到诸佛菩萨加持,部分地分享诸佛愿力所成就的净土之果。
如果我们连一分因都没种,就没有办法享受净土,即使阿弥陀佛圆满了他的大愿,极乐世界早已成就了,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众生没有办法生到净土,去受用净土的殊胜。为什么?因为没有种因,那是不可能生到净土的。这就是第三条“不做不得”。诸佛菩萨即使要度化我们,我们也必须要有得度的善根才行,经常种善根、发愿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善根,佛菩萨的愿力再大、神通力再大,也没有办法度化和帮助我们。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报道,印象特别深刻,我们一念善根真的有可能拯救我们。
多年前有一个人,出身不好,工作后也受人欺负,他就产生了一种扭曲的心理,一种仇视社会的心态,把一个压面条机器改造成了一个杀人的设备,然后专门去车站、广场这些地方,找年轻人聊天、交朋友。一旦得到对方的信任,他就把对方带到家里,让对方坐到他这个机器里,说这是我的一个新发明,来尝试坐到里边玩一下。等到这个年轻人坐进去了之后,他就把机器按钮一按,人就被卡在这个机器里了,然后他就把人虐杀了。他用这种方法前后杀了十几个青年,但是一直没有被破案,因为查找不到原因,这些年轻人失踪了,连尸体都找不到,查不到他们到底得罪了谁,没有线索,案子很多年一直没有破。

那后来怎么破的案呢?有一次,他杀了一个年轻人之后,在车站闲逛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就是他杀死的那个青年的老母亲,满头白发,背着一个包,手里拿着儿子的照片,在车站里见到人就问:“你看到我儿子了没有?他怎么也找不到了,一直不回家……”老太太一直在车站里见人就问,因为他儿子就在这个车站消失的,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呀,怎么不回来了!央求别人帮忙找孩子。
杀人狂看到了之后,当时没什么感觉,但是回去之后就开始失眠了,无法入睡,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睡不着,脑海中不断地浮现那个老太太找儿子的画面。他内心特别挣扎,一方面来自黑暗的力量还想杀人,因为杀人给他带来一种兴奋跟刺激的感觉,另外一方面,老太太的身影又挥之不去地在他的头脑里。
最终他还是抵抗不了心里的黑暗力量,又抓了一个小男孩儿,才十几岁的学生,抓住了之后仍然把他卡在机器里,开始折磨他。这个小孩苦苦哀求,突然说了一句话,他说:求求你放了我吧,你放了我以后,我给你养老,我把你当我爸爸,我一定照顾你给你养老。当孩子说了这句话之后,这个凶手突然流泪了,因为这一辈子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要给他养老。他明知放了这个小孩儿之后,肯定会去报案,这样他就要暴露了,但还是把这个男孩儿放了。之后他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也做好了准备。果然这个小孩儿出去之后就报警了,警察很快就抓到了他,并且判了死刑。
在这个过程中,他为什么最后能够放人?这样一个杀人如麻,已经不把生命当做生命、心理完全扭曲的恶魔,他也有松手的一天。我觉得老太太找儿子的那份爱心、亲情,对他是一个重大影响,男孩儿在慌乱之中说的那句话,可能是关键的一把钥匙,把恶魔的心打开了。
有的时候不经意间的一个善根,很可能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影响,甚至于会救自己一命。佛法里也是这样,佛菩萨对我们众生都是大慈大悲的,善知识都想拯救我们,但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具有一分善根,否则没有办法得到乐果,所以必须要积集善的业因。没有积集因业,苦乐之果决定不生。这是第三叫“业不做不得”。

第四,业作已不失。业一旦造作了,会不会自动消失?它是不会自动消失的。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除非现行了,结成了果实,它的力量就耗掉了。或者它受到了对治,比如,不善业可以通过忏悔来对治。我们造作的善根也不会消失,但是有可能会被嗔心,或者诽谤菩萨这样的不善业所摧坏。如果业没有得到对治的话,是不会自动消失的。如果对治就有可能变小,甚至没有办法现行。
这就是佛教讲的从因到果的四大法则。第一业决定,从善业产生乐果,从不善业产生苦果都是决定的。第二业增长广大,微小业能够生起极大的果实,极大的业也可能果实很微弱,关键看中间的过程。第三业不作不得,没有造作因业,苦乐的果决定不会生起。第四业作已不失,如果不加以对治,纵使经过百千劫都不会自动消失。了解了业的四个法则之后,我们会提起对业的重视。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觉媛 排版 | 智凰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