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命运的奥秘 3 —— 影响业果轻重的因素

命运的奥秘 3 —— 影响业果轻重的因素

发布日期: 2022-06-17 浏览量: 1,321 次浏览

我们必须要先澄清我们的见地,用一个踏实的态度沉淀下来,不断地去观察我们的身、语、意的行为,运用慈悲和智慧两大纲领,穿越滚滚轮回中的各种陷阱。透过各种现象,最终找到究竟的安乐之道,引导我们的生命不断向上发展。

那么,不仅在当生就能够得到增上,而且在未来能够变得更加的美好,得到究竟的解脱和究竟的圆满。所以它是一个深度的修行的道路。

  • 续前 ——

各位义工们,所有来参加今天皈依共修的各界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我们在第一次讲座里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是多种多样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位众生的容貌、苦乐、福德状态都不一样。在佛法看来,所有的生命状态都不是无因无缘来的。不是偶然,也不是随机的,而是因为心念的不同、业力的不同,带来我们生命状态的不同。由此也指出了我们改善自己生命状态的可能性,从而开启我们的幸福之路。
因此,我们也特别想知道,如何运用业力的法则来帮助自己、来利益他人。所以我们这几次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只是一种理论概念,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行为和修行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当我们能够按照业果的规律来修习,我们的生命就会开始向上、向善、向光明、向安乐、向解脱发展。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这个业的规律,很可能我们就会在滚滚红尘中,在日复一日、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迷失了自己,而这样的一个生命状态,有的时候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利、利他。所以今天我会继续为大家介绍业果的第三部分内容。

在上一次的课程里,我们学到了从因到果的四大法则:就是第一“业决定”,由善业一定产生乐果,由不善业一定会产生苦果。它们是不会混淆、不会错乱的。“从善业产生苦报,从不善业产生乐报”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所以业果的第一个规律,就是它的性质有一个决定性。
但是因为业的“异熟”的原因——因为业力不是马上就能够结成结果,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它当下的果实。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对业力思想非常难以信受,非常难以通达?就是因为这里面有时间差。
当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他当下的身心,可能还是过去善法的乐受的果报。所以你会看到,有很多人他在造作不善法,但是他过得蛮滋润的,那是因为他过去的乐果的果实还没有完成,没有耗尽它的力量。所以我们往往就会看到,有的人在修善法,但是在受苦;有的人在修不善法,但是在享乐,就会使我们没有办法洞察业果的规律,使我们变得困惑。
一方面,虽然我们在下意识中很难接受一些不善法,我们也不愿意看到一些行为的发生,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在苦乐的差别面前,我们对自己善恶行为的选择,有时候又会变得非常的纠结,而且更多的时候,我们想得到的就是五欲(色、声、香、味、触——编注)的快乐。但是每一种五欲的快乐背后,都带着副作用。而佛法最终要追求的,是我们生命的终极安乐,它不以现前的微小的五欲层面的快乐为究竟。因为这些原因,业果的规律就特别的复杂,特别难以信受。

我们有的时候往往喜欢走捷径,做一些坏事,当下得到一些直接的乐果。想要直接得到一些现前的利益,追求现实的快乐、财富、名声,可是没有想到,如果我们缺少了足够的福报,我们再多的努力都很艰难。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看到,有的人不是不努力,但是快乐很难得到;有的人不惜代价获得了快乐,但是这些快乐转瞬即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耗尽了;有些人得到了快乐,但是这个快乐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甚至于损害了自己的身心,破坏了自己的幸福。所以有时候我们看社会新闻,看到周围人的各种现象,就使我们感觉到命运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
那如何来做呢?我们必须要先澄清我们的见地,用一个踏实的态度沉淀下来,不断地去观察我们的身、语、意的行为,运用慈悲和智慧两大纲领,穿越滚滚轮回中的各种陷阱。透过各种现象,最终找到究竟的安乐之道,引导我们的生命不断向上发展,不仅在当生就能够得到增上,而且在未来能够变得更加的美好,得到究竟的解脱和究竟的圆满。所以它是一个深度的修行的道路。

我们上一次的课程也讲到了“业增长广大”。就是说微小的善业也可能积出广大的乐果。微小的不善业也可能长出很大的苦果。反过来,很可能巨大的善业,得到的果实很少;巨大的不善业,遭受的苦报也可能很小。因为从因到果之间,业具有增长广大的特质。性质虽然是决定的,但是在数量上它是变化不定的,受到了我们的行为、因缘方方面面的影响。
第三“业不作不得”。就是说如果你不种下善法的种子,不耕种善法,那就决定不可能得到美好的果实。
最后“作已不失”。业力如果不加以对治的话,它不会自己消失,它始终会伴随着我们,在因缘聚合的时候就会发生作用。
了解了这几个规律之后,也让我们激发起一种精进力,不断地对治我们身心中现行的、储存的不善业力;不断地触发我们已经种下的善业种子,让它增长广大,不断地种下新的善业种子。所以说业力的修行牵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业果轻重的因素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说话、做事和起心动念,很多时候都伴随着善业、不善业,它们的轻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为大家着重介绍,影响业果轻重的几个主要的因素。

1 发心状态

第一,发心状态。就是造作业的时候,是用一种非常猛烈的心态来造作,还是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或者是模糊微弱的心态来造作的?它们对善恶业力的影响差别是非常大的。
比如大家来闻法,大家一起合掌唱诵《三宝歌》,在供养香花灯的时候,大家也跟着问讯。我们有的同学可能一边在唱《三宝歌》,一边体会三宝的殊胜和伟大,这时候内心充满了恭敬和感恩,充满了对三宝的崇敬之情,可能合掌的时候心非常的真诚,没有保留。那这个时候乃至一个微小的合掌的业,一问讯、一俯首,可能造作的善根的力量都会非常之大。
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杂念纷飞,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看到别人都问讯了,不问讯不好意思,也就应付一下,随便地合一下掌。这是不是善根呢?也算善根,但是力量小。《法华经》讲:“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有时候,带着散乱心的、无意间的念佛或者合掌,也会种下善根,只是就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如果你的发心很真诚,那么刹那之间的合掌,甚至能够种下成佛之因。一念的恭敬,都能成就未来美好的果报。
所以说发心的状态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样,如果带着猛烈的嗔心,猛烈的贪心,造作的不善业力量也很大。所以我们就要注意了,我们有时候发脾气,那个愤怒心非常强烈,甚至有种想杀人的感觉都出来了,那就要意识到,这个强烈的愤怒心其实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记得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去一个道场里面去办一点事情,正好路过一个院子,里边有人放生的两只公鸡正在那里打架。这两只鸡打起来简直是拉都拉不开,头上的冠子都啄得出血了。
然后一位老尼师就在旁边说:“阿弥陀佛,你们两个阿修罗啊!” 这两只鸡就是因为强烈的嗔心,打到头破血流还不放过对方。这就是一种嗔的串习。它在这一生作为一只小动物,可能没有经过什么学习,也没那么多分别念,但是它过去生中串习了嗔的种子。所以当遇到了一个对境,另外一只可能比它羽毛更漂亮的公鸡,跟它抢食物,它的愤怒感就强烈地生起来了。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看到,有一些动物它就没有那么大的嗔心,它们能够互相合作、互相照顾。我们看《动物世界》的时候也能够看到有一些动物家庭里边,成年的父母抚育幼崽的时候,不光是父母在照顾,就是它们周围的同伴也会帮助照顾。整个群体里,大家共同来照顾小生命,有了食物共同地来分配,它的这种协作关系就很强。所以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动物,行为模式也是千差万别,这都跟业的种子和串习有关。
同样的,人和人之间也是这样。有的人就是嗔心很大,经常走到哪里都会出问题,跟人冲突起来;而有的人性格就相当沉稳。所以你会看到人和人之间差别也是很大的。每个人性格的不一样,跟我们的串习,跟我们的修学都有关。这是第一,发心带来的影响。强烈的烦恼或者强烈的善心带来的业的力量是很大的。

(未完待续)

录音整理 | 觉媛   排版 | 智凰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