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法雨 | 向观世音菩萨学习般若智慧

法雨 | 向观世音菩萨学习般若智慧

发布日期: 2022-10-17 浏览量: 1,727 次浏览

观世音菩萨又叫观自在菩萨。《心经》中,“观世音”被译为“观自在”,开篇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世音”是姚秦鸠摩罗什的翻译,“观自在”是唐代玄奘大师的翻译,他们都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罗什偏向意译,文字优美晓畅;玄奘偏向直译,在表达上更为忠实。

“观自在”既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同时还蕴含着般若法门的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这个方法的关键就在于观,即智慧观照。当我们以观智审视身心内外的一切,就能摆脱束缚,消除迷惑烦恼,获得解脱,自在无碍。修行人如何学会“观”?如何培养观照力?就般若法门来说,有三种般若,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学佛首先要通过闻思经教获得正见,开启智慧。佛法强调如实见,就是引导我们摆脱误解,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宇宙人生的本质,这就是文字般若。接着要将闻思正见转化为观慧,需要通过禅修来训练持续、稳定的专注,培养觉知力和观照力,这就是观照般若。
观自在菩萨就是通过观照,照见五蕴皆空。这不是一般的观照力,而是甚深般若。《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就是般若深观。必须开发内在的般若智慧,超越意识,体认实相般若,才是甚深般若。当契入实相般若,就可以直接照见五蕴的空性,所谓当体即空。然后安住空性,摆脱一切痛苦,是为“度一切苦厄”。这就是观自在菩萨的修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自在。但我们对自在的了解,往往侧重于外部环境,以为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就能达成目标。于是就把关注点向外投射,却不知,这种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带来的恰恰是不自在。因为关注会成为执著,执著会成为需求。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依赖。这种依赖,正是不自在的开始。
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现有生命的过患,向往佛菩萨的解脱自在,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它。学习般若法门,虽然现在不能达到观世音菩萨的境界,但只要我们从觉知力和观照力着手,往这个方向精进努力,随着观照般若的增强,一定会越来越安然,最终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文字整理/朱遥   美编/慧仕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