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正知 | 世间的 “ 忍 ”,与佛法的 “ 忍 ” 有什么不同? (8)
发布日期: 2023-01-10 浏览量: 1,300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7个
这段话在《入行论》里面是被引用最多的,非常形象。世界上顽劣的有情多得如虚空一般,怎么能都制服他们呢?如果我们熄灭了内在的嗔心,就已经断除了一切的敌人。所以古德经常讲“菩萨是没有敌人的”。因为一切众生都是菩萨的亲人,所以菩萨到哪里都没有敌人。不在于外在的敌人对菩萨怎么样,而是在菩萨心中看来他们都是轮回中迷失的亲人。
这个比喻是说,我们不需要用足够的皮革把整个荆棘的路面铺满。其实我们只要把自己脚底这么一块垫好,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个偈颂的比喻非常形象生动。
愤怒的生起,是有因有缘的。一般来说有三个因缘:一是心里的种子;二,遇到一个你不喜欢的外境;三,心与境合,或者讲的更到位一点,就是不正思维。
要想断除外境,我们做不到——“顽者如虚空”,要想让自己永远都碰到好的对象,永远都不碰到逆缘,是不可能的,佛也做不到。断尽内心的种子能不能做到呢?阿罗汉都能做到,但是我们目前做不到。但还有一个点我们可以处理,是什么呢?就是不正思维。如果我们的思维转变了,就不会生起愤怒。在没有能力断除内心愤怒的种子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处理我们的不正思维。
佛教里的“忍”跟世间的“忍”是不一样的。世间的“忍”是在行为上的忍,不反击、不抗拒,好像是你来打我也好,你来骂我也好,我怕了你了,不还手。佛教的“忍”不是这个意思。佛法的“忍”是内心的安住。我们看一看,《菩萨地》说道:“谓诸菩萨,或思择力为所依止,或由自性堪忍怨害,遍于一切皆能堪忍,普于一切皆能堪忍。由无染心,纯悲愍故,能有堪忍。当知此则略说菩萨忍之自性。”
忍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无染心和悲悯心。与清净的见地相应,与大悲相应的心,是忍的核心。菩萨之所以能忍,是因为他没有执著,是对对象的无尽悲悯。而不是因为怖畏而忍,或者因为贪而忍——想得到对方的东西;也不是因为嗔而忍——想着我现在先忍你,过几天我来好好报复。都不是这样的。他的“忍”是因为“思择力所依止”,因为如理作意。“或由自性,堪忍怨害”,自性是指过去生的串习而来的性格。我们学到“菩萨种姓”,讲到菩萨过去生由于菩提心的串习,所以菩萨本身就是生性淡泊,器量宏大,不管别人有什么冒犯,菩萨都不会太以为意。这种自性,人和人差别其实是蛮大的,有的人一点小事情都过不去,有的人心量很宽。这个是过去生的串习,佛教的“忍”的核心,特质在这里。
《俱舍论》里边讲到“忍”的心理基础有四种:忍辱名为忍,基础是无嗔;安受苦忍名为忍,基础是精进;忍许名为忍,基础就是信;观察法忍名为忍,基础就是慧。所以佛教的“忍”有四种,综合在一起,是以无嗔、精进、信和慧来作为心理基础的,包含着慈悲还有智慧的层面。
我们世间上一般的“忍”更多是意志层面的意志力,但佛教不是。佛教的“忍”是以慈悲和智慧为核心,所以《菩萨地》里面概括了菩萨的“一切种忍”,有六种。就是:一、怖畏故忍。怖畏什么?不是怕敌人,而是怕果报。二、亲善故忍。于诸有情,有哀怜心、悲悯心和亲爱心。因为对于众生的慈爱才能忍。三、为圆满忍波罗蜜多故忍。意识到自己是个修行者,是要修习无上正等菩提的,出于猛烈的发心意乐。四、由法受故忍。因为知道自己已经出家了,受了戒,“如世尊说,夫出家者,具忍辱力,由是因缘,不应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因为受持了正法的原因,提起忍的主动性和能受性。五、安住自性故忍。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本来的性格、心胸就是很宽大的,因为种姓具足,过去生串习过忍。第六、谛察法故忍。因为远离执著,“唯见诸法无戏论性”。谛察,了解无常、无我的道理,安住在空性中,没有任何的挂碍,这时候心如虚空一般,“长空不碍白云飞”,那么一切都不能障碍菩萨内心的清净。所以菩萨的忍波罗蜜多,是由六个因缘来圆满的。
那么也有七种里面讲到“一切不饶益忍、从一切忍、一切处忍、一切时忍、身行忍、语行忍、意行忍”。菩萨的忍是遍满的,不是有些地方忍、有些地方不忍;有些时候忍、有些时候不忍。是尽未来际、尽一切众生的,尽身语意的,最彻底的、最圆满的“忍”才叫忍波罗蜜多。我们要了解忍波罗蜜多的圆满。但是所有这些圆满从哪里来呢?从心的圆满来,这就是“安忍依心”。
未完待续
...
◎录音整理:法理
◎排版:智畅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