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合下,法则、道理、感情的平衡
发布日期: 2024-11-20 浏览量: 119 次浏览
摘 要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先对自己慈悲。对自己修慈心,让自己的心能够平静、喜悦和强大,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今天已经是慈心禅营的第三天了。我们有些老学员能够修到散布慈心给一切有情这个阶段,老学员修的过程中可以自由一点,没问题。新学员就不要追求进度,安心把每一组对象修好,大概修到“可爱者”,或者修到“普通人”也是可以的。“敌人”这组就看情况了。也可以尝试一下把慈心散布给一切有情。
发送慈心给一切有情,也比较适合在室外行禅、过堂的时候,在这些开阔的空间里,就把慈心周遍虚空、周遍法界。
在坐禅的时候,也可以先修一会儿慈心给自己,再把慈心散布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平安,愿一切众生平静喜悦,没有心灵的痛苦;愿他们健康自在,没有身体的苦痛。”
在安住慈心的时候,有一个注意事项:对“一切有情”,有的人会想很多,一想到无量无边,就会用力的朝远处“发送”,觉得就很累。这时候其实可以想着“一切众生都在我心里”,要有一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自己心里的感觉。
就像我们此刻的这个禅堂,禅堂在你的心外,还在你的心里?其实也在你的心里,眼光所及之处都在你的心里了。这个“心”不是指我们的心脏,它是可以包纳宇宙、包纳法界的,一念就能周遍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对我们心里的一切众生发送慈心就够了,因为没有心外的众生。这样就不会因为发心境界的广大而造成一种吃力感了。
在修习慈心禅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掌握了恰当的方法之后,渐渐的就能够生起慈心来。当感觉慈心生不出来的时候,我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克服了障碍和内心的阻抗,也就能生起来。
这几天晚上,有慈法师也会给大家带一些自我接纳、原谅和宽恕的修心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做一些道歉、请求宽恕,有的时候需要接纳自己,然后我们的慈心就能开启。
人类的心灵是非常复杂的,不像色法,色法它更迟钝一些,你本来健康,变成生病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心的特征就是它变化的速度特别快。
上一刹那你可能很开心,突然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说一个回忆、一个念头,瞬间心境就跌落了。有的时候一件事情在心里卡住了,可以卡很多天,甚至卡一辈子都没放下,都有可能。
我觉得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心理大师,要非常懂得心灵之道,才能够很好的修上去。不然的话,我们坐在禅堂里修还行,一回到生活中就特别的艰难,贪嗔痴慢什么都来了。佛法没有办法生活化,到了生活中依然烦恼很多很多,这样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禅者。所以,修行说容易是很容易的,但是说难又特别难。
胜义谛说“空性”、“无我”,大家听起来难,但是证起来也容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只要去观五蕴空就够了。但是到了生活中,你不能一句“空、不可得”就真的解决问题了,问题还在那里。
虽然从本质上说是空性,但它还是有缘起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空就否认了缘起,当然也不能因为缘起就认为它不空。就像下午大家问到的问题:既然慈心也是无常的,那怎么办?你会发现正是因为慈心是无常的,所以才好办。我们就可以自由的入定出定,能够做各种各样的事业,身业慈、语业慈、意业慈,随时的现起。
当然,直观空性还是更容易一点,但是通达缘起其实是更难的。特别是在我们开悟之前,还有我执和法执的时候,特别的容易受到各种外缘的障碍。
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修行人,有的时候需要适当的隔绝外缘,特别是要修禅定,那就更要身远离、心远离。佛陀甚至还制定出家制度,出家不光是不上班,还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孩子,解决了很多很多的烦恼和问题。甚至于诸佛都是要以出家身份在世间来显现成佛,这其实是意味深长的。
从这一点上来讲,在当代红尘生活中,要想真正的做到解脱出离,做到没有烦恼,是很难的。但正是因为难,所以我们才要深入的去修行。修习了佛法都还这么难,如果不修行,那还得了?那只能是“随业流转”了。
所以,大家会体验到,在修慈心禅的过程中,特别是修到了“敌人”这一组,心是很容易纠结、阻抗的。甚至包括“亲人”这些对象,也都很容易激发起各种情绪和念头。在这些时候,我们就是要慢慢的看清楚,先理解自己,洞察其中的缘起,以及缘起背后的本质。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先对自己慈悲。对自己修慈心,让自己的心能够平静、喜悦和强大,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有时候我们在家里怨先生、怨孩子、怨社会、抱怨这抱怨那——一句话,还是心理不强大,是不是?如果我们足够强大,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不再依赖他们,对他们没有需求,那么他们就不会让自己波动这么大,自己也不会因之受苦。
所以说自我关怀是我们关怀他人的一个前提。自利和利他并不冲突,自我关怀是为了更好的关怀他人,关怀他人也是更好的关怀自己。
大家可能体验到,有时候发慈心给别人,我们自己也感受到心境的愉悦和疗愈。当突破了障碍,能够向敌人修慈心的时候,我们的心特别开阔,拥有自信,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力量。
自我关怀跟自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自我关怀的时候我们关怀自己,但是我们的心对世界也是开放的。自私的人他的心对世界是关闭的,他的心里只有自己,跟世界是二元对立。自我关怀就是我们既关怀自己,但是对世界也开放,这就是一个统合。
另一方面,我们在修习、运用慈悲的过程中,也需要有缘起的智慧。一般来说是三个方面:法、理和情。如果我们能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掌握这三个方面的平衡,灵活运用,那么我们就能够非常顺畅的去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什么是法?法就是法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法则的层面。什么是理?理是道理的层面,适合怎样,不适合怎样,它是一种理性。什么是情?情是感性的,在法和理的前提之下,我们也要关注到感性的情。三者的平衡才是比较圆满的状态。
但是在不同的场合之下,可能法、理、情的重心也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地方,特别考验我们的见地、智慧和态度。
比如说在有些场合,法是站在第一位的,法则是第一,理和情都要为它让道。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些集体,特别像道场丛林在做管理的过程中,法则可能会被用在第一位,理和情被用在第二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阿罗汉已经完全证到了无我,灭去了一切烦恼。阿罗汉有没有执着?肯定是没有执着的,阿罗汉已经破去执着了(当然有的人说阿罗汉还有法执,“法执”不是我们这个意义上讲的执着。从自我、烦恼的角度来讲,他是没有了)。在佛教的戒律里边说,证到阿罗汉以后是不会犯戒的,他的这种戒被称作“道共戒”,不管做什么他都是不犯戒的。因为他没有烦恼,所有的犯戒都是跟烦恼有关。
律藏里边有这样一个公案:在僧团里边,佛陀规定每半个月要诵一次戒。到了月半的时候,僧团要集合在一起诵戒。有一位大阿罗汉,他在山上的山洞里面坐禅。这个时候他就起了一个念头:“我已经证到了最高的无我,没有了任何烦恼。僧团诵戒,我到与不到,常自清净。”就是不管我参不参加诵戒,我的内心都像月光一样清净,没有任何烦恼,他就觉得不一定非要去。
当他起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佛陀以他心通知道了这位阿罗汉的想法。佛陀就以神通力显现在他的面前,告诉他说:你已经证到了最高品位的阿罗汉,去不去参加诵戒,你都是清净的。但是为了僧团的和合应该去诵戒。而且佛说:我也会亲自参加。阿罗汉明白了佛陀的意思,他就收拾自己的衣服,走下山去参加集体的诵戒。
如果从理上,有的人可能就会较劲说,“你都证到阿罗汉了,还执着于诵戒吗?诵戒对你没有意义,容易犯戒的人才要诵戒。你已经灭了一切烦恼了”。如果大家都这样的话,那么僧团的管理就会遇到困难。可能其他的年轻比丘看到上座长老都不去诵戒了,“那我也不去了”。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是阿罗汉。所以说在这个时候,法则是第一位的。
有些时候理性是第一位的。这些都牵涉到戒律了——今天晚上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戒学。因为戒、定、慧是三学,我们来禅修是学的是定学、慧学。但是,如果戒学不精通,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修行跟生活,所以三学必须要综合。
什么时候理性又很重要?在戒律里面有另外一个公案。有一些戒条,比如说出家人不能穿几层的皮质靴子。规定了之后,只要穿了就是犯戒的。但是,有一批僧众要到北方去弘法,北方被称作寒雪国,非常冷,就必须穿上厚的靴子才能够保暖。这个时候,佛陀就开许他们穿。但是当他回到了热带国家,回到了印度本土很热的地方的时候,还是只能穿薄的,不能穿厚的。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法、理、情里边,理又占了最主要的。戒律不是死板的,要符合这种理性。
有一些戒,比如比丘是不能随便跑的,只能庄严从容的走路。但同时也有开许,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跑。遇到命难,老虎追来了,可以跑。一般来说不允许蹦蹦跳跳的,但是如果这有个坑涧很长,就可以跳过去。在这个时候,法、理和情三者中,理也可以作为一个平衡的基础,不能光是执着于这个法则。
第三个,情。情就是我们的感情。我觉得在集体的共住中间,法则可能更重要。在我们个人的行持中,理性很重要。什么时候要重视这个情?我觉得可能就是在二人世界里边,特别是在家人的夫妻关系,亲密关系里边。
婚姻专家经常讲,婚姻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如果说在家庭里只讲道理,有的时候这个家是过不下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丈夫白天在外面赚钱,工作了一天晚上回来。但是妻子看到先生躺在沙发上放松,喝个茶、刷手机,就会很不开心,就会觉得你怎么一点都不关心家里,回来了就玩。先生说我从早到晚都在赚钱,钱都交给你了,这不就是关心吗?如果说两个人在这个地方来抬这个理的话,就会发现越说越气,双方都有理。
其实在这个时候,它不是一个讲理的问题,它是一个感情的问题。这个时候先生要意识到,太太要的其实是一个态度。回来了,如果先生能展示出一个态度,说一句“在家从早到晚做家务带孩子辛苦了!”,对妻子有一种理解和关怀,陪她一起象征性的干一点家务都好一点。态度要对,这就是一个情的问题。
有的时候,太太吃饭的时候就会问先生,去跟谁见的面,跟谁谈业务,谈什么?先生可能会觉得,说了你又不知道,问这些干什么?妻子就会觉得你又没干坏事,有啥不可以说的?两个人又开始抬这个理了。作为先生就要知道,这时候其实是一个情,太太不是非要知道不可,但是你不告诉她,态度不对。
从这一些例子大家就会看到,法、理、情的平衡其实是很微妙的。在家庭里可能也需要规则,就是法——有一些底线是不能碰的。即使是婚姻,也需要界限分明,有一些该做到的义务和该承担的责任,这都要有法则的;家里有时候也要讲理,把道理搞清楚;但是情也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二人世界里,在亲密关系里,这个情甚至可能决定你们能不能走下去,到了至关重要的程度。
如果我们不了解法、理、情的平衡关系,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得理不饶人:我有理,那你就不行。有的时候我们又会被法则所困扰,有的时候我们的情没有被满足,我们也会很受伤。
所以大家以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从法、理、情三个角度来思维。因为大家都还不是圣人,都有我执和贪嗔痴,在这个层面的世间关系中,缺少了任何一种维度的理解,都很难处理事情。
密集禅营中,我们大家在这里接受法工们的管理和协调,室友之间也有很多的互动。虽然要求大家止语,但是其实无声的互动还是很多。大家在一个屋里边,什么时候洗澡,什么时候起床,都要有一种默契和配合,其实里边都牵扯到法、理、情。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起烦恼,或者打扰到别人,禅修会有波动。
所以既然来修慈心禅,我们在这几天也从法、理、情三个方面来思维。我们在寮房共住、接受管理、在道场生活的过程中,既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找到相对平衡的相处模式,这非常重要。
在生活中,一个团体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和合。我们知道佛陀入灭之后,迦叶尊者主持了经典的结集,共有五百阿罗汉结集三藏典籍。在结集三藏的过程中,是有很多故事的。
阿难当时还没有证到阿罗汉,他就没有资格参加,因为阿罗汉才没有烦恼,绝对清净。但是阿难是佛的侍者,他听过佛陀所有的教法,还必须要参与。好在阿难还是不负众望,在僧团结集的前夜,他终于证到了阿罗汉。
他一整晚上都在行禅,最后疲惫不堪。当他躺下来想要睡觉的时候,他一下子放松了,就在要躺没躺的那个过程中,他证到了阿罗汉。这也是阿难的一个不可思议,一般人要么是坐着证悟的,要么是站着证悟的,躺着证悟也可以,没有人在躺下一半的时候证悟的。
阿难证悟了之后,他就获得了参加结集经典的资格。但是在结集之前,迦叶尊者就指出了阿难的七个错误,要求他忏悔。阿难对每一条过失都作了解释,并说:“我于此中不自见有罪,信大德故,今当忏悔!”虽然并不认为是自己真正有过失,但是出于尊重大德的原因,我向大德忏悔。
我们从律藏里记载的这个过程就能够看出,有的时候在僧团里为了僧团的和合,哪怕我们是有理的。像阿难,每一条他都有道理,在他当时的情境之下,不是因为烦恼,而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够、因为受到魔的覆障、有些是意外原因。但是即使阿难在法和理上面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为了和合的原因,他仍然愿意去忏悔。
当他做了这七个忏悔了之后,整个五百结集才能够如法进行。因为按照戒律来讲,如果阿难这时候拒不忏悔,那么就会造成僧团的矛盾。一旦僧团有了矛盾,就没有办法完成经典的结集。
虽然迦叶尊者提出这七条,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认为这些行为是不恰当的,没有考虑到当事人的心态和出发点以及实际情境,但就像我刚才讲到的法、理、情,这时候阿难尊者不是从法跟理上面来纠结,他是从情上来考量,就是为了僧团的和合、为了对大德的尊重。
其实,跳出来看,出家戒中很多戒条的制订,都是出自于对当时印度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的尊重,而不是这些行为本身有什么邪恶或不对,那这也是从法、理、情中“情”的层面的一种理解和通达。这样僧团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下,才能更好的融入,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如果我们掌握了法、理、情,我们才能够把一些问题想清楚、处理好,在生活中才能获得这样的智慧。不然如果纠结在任何一点,那可能都会阻碍我们人际关系的通达,引发自他的烦恼,甚至造成我们生活修行的障碍。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首先都要开启出一种自我关怀。关怀自己同时也理解他人。因时、因地、因人,能够做出最有智慧的和慈悲的抉择,这样可能才是最好的。
佛法的智慧其实是蛮深的,戒、定、慧三学学问都非常深。今天稍微跟大家分享一点戒学的内容。如果我们不掌握戒学的智慧,我们的定学和慧学是修不上去的。因为你的心会动荡,会纠结。但是一旦了解了戒学,就能够从从容容的生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做到完美。
(全文完)
录音整理 |心惠
校对 | 一心
排版 | 果甚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