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戒幢学术 | 回顾 · 研究所2025年夏季毕业论文报告会

戒幢学术 | 回顾 · 研究所2025年夏季毕业论文报告会

发布日期: 2025-09-02 浏览量: 25 次浏览

戒幢佛学研究所 · 2025年夏季

毕业论文报告会

青荷漾碧波

钟磬绕云梁

处慧光普照地

居禅意自在乡

戒幢佛学研究所又一次迎来了毕业季。8月19日–22日在西园戒幢律寺三宝楼会议室先后举办了2025年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参与此次论文答辩会的专家组成员有:戒幢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导师界文法师和净智法师,苏州科技大学张淼教授、罗时光教授和聂士全副教授,以及戒幢佛学研究所讲师戒海法师、善觉法师、明旭法师、德安法师、如闻法师、法教法师、法质法师,楼晓尉老师、蒋立群老师、廖乐庚老师、梁踌继老师等。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答辩秘书分别是智欣法师和妙乘法师。

答辩会共举办了六场,每场有学生论文陈述、专家组提问、学生回答和专家组投票并宣布答辩结果四个环节。

本年度参与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其研究方向涵盖中观、唯识、禅宗、梵文文献、巴利文献、佛教心理学及佛教语言哲学等学科。

释隆钦以《寂天〈入菩萨行论·静虑品〉研究》作答辩陈述,论文聚焦该品禅修次第与菩萨行之关系,揭示其修行体系的实践价值。

释庆如以《汉译〈大乘广五蕴论〉思想研究》作答辩陈述,论文深入剖析本论对五蕴体系的扩展与重构,及其在唯识学发展中的承启作用。

释慧净以《巴汉〈念处经〉平行文本比较与研究》作答辩陈述,论文通过对比巴利语与汉译《念处经》文本,分析其异同与传承脉络,为早期佛教禅修实践提供文献依据。

释大方以《梵文〈菩萨波罗提木叉经〉汉译与研究》作答辩陈述,论文首次对该梵文原本进行系统汉译与注释,并探讨其戒律思想在大乘菩萨戒中的位置与影响。

释云有以《牛头法融〈绝观论〉禅学思想研究》作答辩陈述,论文系统梳理法融禅法思想,尤其对“绝观”宗旨与般若空观之融合作出阐释。

释慧宗以《吉藏〈维摩经义疏〉的解经实践与中国化视域解析》作答辩陈述,论文通过分析吉藏注疏方法,揭示中观学派在汉语语境下的诠释特色与本土化进程。

释宏智以《论大卫·J·卡卢帕哈纳的佛教语言哲学之研究——以〈佛陀的语言哲学〉为中心》作答辩陈述,论文系统评介卡卢帕哈纳对佛教语言观的现代哲学阐释,并反思其与原始教义的契合与分歧。

此外,释智彬以《汉语世界中佛教与荣格心理学研究现状初探》为题作开题报告,对佛教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前沿动态进行综述与展望。

每位硕士研究生就自己的论文内容作了陈述,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委员分别进行点评并提出问题,最后由该生对评委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在进行点评的过程中,评委法师和老师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进一步完善的宝贵建议。精彩的答辩过后,答辩委员会进行了投票表决,一致认为本次参与毕业答辩的论文均符合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准予通过答辩。

今年参与答辩的本科生论文题目涉及戒律、唯识、中观、禅宗、华严、佛教心理学、佛教语言学、佛教文献学等多个研究方向。各位同学按照答辩流程就提交的论文进行了阐述。

论文题目分别是:释灯藏《十波罗蜜与三聚净戒的探讨》、释宗能《关于受戒中“衣钵加法”时间问题的探讨》、释慧觉《佛教六和敬思想在当代的价值》、释能觉《略谈佛教僧人的责任与使命在当代社会的体现》、释庄顾《大淫戒枝条戒的持守及现实意义》、释心总《临终一念对临终关怀的意义》、释悟洪《宗教意象在沙盘游戏中的应用及其心理效应》、释耀悟《佛教受蕴研究:语言学视角》、释严恒《唯识净色根之现量浅析》、释法通《高峰原妙禅师话头禅实践》、释悟海《浅探〈菩提道次第略论〉之无我正见》、释妙印《〈十二门论〉之“观有无门”略探》、释隆州《关于五盖的探讨》、释惟明《临济义玄“呵佛骂祖”禅法思想研究》、释妙融《从〈禅门规式〉“普请法”看禅宗的本土化进程》、释同悲《入达摩随缘行》、释如慈《华严〈原人论〉浅析》、释悟善《唯识学“种子六义”辨析》、释妙兴《〈大毗婆沙论〉与〈俱舍论〉之“中有”对比浅析》、释妙源《〈地藏经〉孝道思想研究述评》、释圣观《十六特胜的禅修实践》、释常恭《〈十七地论〉本地分九境六行二果概述》、释圣鸿《印光大师佛学思想研究》、释梵智《曹洞宗古爽派传承探析》、释妙哲《唐宋清凉三传中感通与早期五台山文殊信仰探微》。

各位导师对于以上论文分别给出指导意见、精彩点评并提出问题,答辩者聆听、记录并一一作答,答辩委员会就论文答辩情况进行投票表决,最后由各场次的答辩负责人宣布投票结果。经审议,上述论文均符合学术规范及本科阶段的论文要求,答辩通过,准予毕业。

届时优秀论文经过再审校将出版于《戒幢文集》。

琅函启睿篇,

幽理尽含藏。

金口宣真谛,

慈音演妙长。

夏深日犹永,

心静自生凉。

摄影 | 网络部摄影组

沒有了,已经是最新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