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先得有培养人才的人才

先得有培养人才的人才

发布日期: 2002-01-31 浏览量: 2,021 次浏览

无锡轻工大学:邓子美

 

对当前佛教教育,我总的看法是八个字:成绩很大,问题很多。这二十年来佛教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不能否认。我认为目前佛教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教学体系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不但导致已有资源未能较好利用,潜在资源也没有进一步发掘,而且正如宋立道先生所说,为了改变不令人满意的现状,需要培养僧才,但这一工作本身就需要先有合乎理想的人才。这是个悖论。如果缺乏这样的人才去培养更多的优秀僧才,整个佛教教育实际上就处在“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非良性循环境地。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培养高层次佛教人才。要搞佛教教育,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没有人,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所说的高层次佛教人才,大体来说包括三种类型:教学与研究人才、弘法人才、管理人才。无论哪一种人才,都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广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培养高层次佛教人才,使非良性循环转向良性循环的突破口是实现研教结合,即各佛学研究所不但搞研究,而且培养研究生,如高素质师资不足,可进一步借助学术界的力量。第二步则为突破现有体制的局限,实现佛学院与佛学研究所的整合,并大胆招收文化素质较高的在家学佛者,为研究生培养提供高质量的生源。第三步可考虑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鉴于目前人才留不住的现状,佛教人才的流动与使用,也可以借鉴合同制,使具有较高素质的佛教人才的特长与优势能得到发挥。当然,我并非说优秀毕业生一定要留在寺院或教内,我认为只要他们有信仰,发心纯正,有愿力,无论干哪一行都可以,也许在社会上能发挥比在佛教内部更大的作用。总之,中国佛教教育发展必须走多样化的发展之路,多样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则以规范化的手段解决,并建设合理的佛教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机制,使现有的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获合理配置。目前的突破口,则要抓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龙头,带动整个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我想着重说明的一点是,佛教教育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不要等待,教界学界要尽快达成一定共识并做起来,不要老是停留在讨论上。同时,还必须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大力弘扬人生佛教。佛教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历史、文化的层面,更要关注现实社会、现实人生,尤其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如:道德断层、世界和平、环境保护问题等,使佛教教化化到人们心中。

 

点击返回《人世间》2002.1 :佛教教育 目录

排版|正信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