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我执”浅说

“我执”浅说

发布日期: 2019-06-27 浏览量: 4,971 次浏览

我执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佛教内部不同的宗派,对它的描述不尽相同,有些粗糙一些,有些精细一些,有些容易理解,有些比较烧脑。特别是对于我们凡夫来说,要去除我执很难,对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说,不要我执,就如同与虎谋皮般,很难很难。本次讲座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简单地介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有关我执的内容,而不涉及大乘佛教关于我执的讨论。

首先,我们先讲一下佛教的“无我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古印度,有很多外道,他们大多主张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神我。比如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经》就说:“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最高的三昧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智能便与真理合一。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

这部经是印度瑜珈派的典籍,你单看其中一两句话,你会觉得,咦,好像也挺有道理的,比如说,不要执著、不要贪婪等等,佛教好像也是这么讲的,但其实二者背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外道认为有一个真我,所谓真我,就是真理、觉知、喜悦。我们之所以痛苦呢,是因为我们认贼为父,认错了。而一旦认识到这个真我你就获得解脱了。所以外道的修行呢,他是去寻找这样一个真我。通过冥想修行,通过舍弃世俗,真我就会自然显现。

佛教虽也讲放下执著,不要贪恋世俗,但背后的逻辑并非如此。佛陀当年出家也是先跟着外道修苦行,修禅定,但是在不断探索真我的过程中,他发现,其实没有这么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的色身会衰老,会死亡,所以我们总希望不受这些束缚,于是就想象有一个纯粹的,不受色身等束缚的本体,但这只是我执的投射。故佛陀证道时,说了一个著名的颂子:“经多生轮回,寻求造屋者,但未得见之,痛苦再再生。已见造屋者,不再造于屋。椽桷皆毁坏,栋梁亦摧折。我说证无为,一切爱尽灭。”

也就是说佛陀在证道之后,他发现了一个真理,即这个轮回的背后没有一个所谓的上帝啊,大梵啊,灵魂啊,神我啊,没有这么一个东西。一切的存在,都是被无明、我执所造就的幻象。一旦认识到无我,贪嗔等烦恼就会慢慢地熄灭,不会再造业,不会再生死轮回。

我们看到许多外道修苦行,很多也会过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活,世间的名利地位他们也都不要了,看上去好像是很修行的人,但这不是重点,重点的在于知见。他之所以努力修行呢,是认为世间的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但背后有一个我是真的,他要去寻找这个我。但是佛教认为这种努力的本身就是无明、我执的表现。即使一些佛教徒,表面上也能持戒,也在修定,但是在智慧的层面,其实并不跟佛一样,而是跟外道一样。因为潜意识中,总想找到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而很难接受无我的道理。

第一次听到无我的道理并真正领会的人,他应该会有一种汗毛直竖的感觉,或是极端的喜悦,或是极端的恐惧。因为“无我”必然会与我们无始以来的我执相冲突,它是一种非常颠覆性的认知。如果听了以后毫无感觉,这多半是没有理解的缘故。

经中记载,外道听到佛陀讲无我的时候,心中如被三百根矛刺中。这至少说明,外道听懂了,所以很痛苦。我们大多数人则是凡夫,对见解之类的没兴趣,只要物质生活得好就行。不像外道,虽然他的知见错了,但他是在追求一种真理,只是误入歧途,但这样的人一旦回到佛教的正道上,他会很快解脱,因为他的慧根很利。

佛教是如何破斥外道所主张的神我呢?

《杂阿含经》中记载,世尊告五比丘曰:“诸比丘!色无我。诸比丘!若色有我者,此色应不致病,于色应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诸比丘!然色无我故,色乃致病,于色不得谓:‘我用此色,不用彼色。’”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色身真的是我,或被我所主宰的话,那么我应该对这个色身说,我不要疾病的身体,我要健康的身体。但能做到吗?做不到,做不到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色身根本没有主宰。如果真的有一个自我的话,那就应该能主宰身体,让它不生病,不衰老,不死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色身根本不是我,而是被无明妄想错误地执为是我。

在另一部经中,佛陀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弟子们来了解无我。如云:“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色常耶?无常耶?世尊!无常也!无常者,苦耶?乐耶?世尊!苦也!观无常、苦、有变坏之法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本我自身。’然耶?世尊!不然!是故,诸比丘!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色,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胜、或远、或近,一切色,应以正慧如实如此观察: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本我自身。”

色身如此,感受、想法、情绪、意识活动等也都如此,我们要观察它们都是无常的,而无常的东西就是苦的。苦是逼迫的意思,因为被无常所逼迫,所以不能主宰,非但不能主宰,反而被它所逼迫。不想生病却得生病,不想衰老却得衰老,从而让我们意识到这些东西其实根本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拥有的。一旦你认识到这些东西都不是我或我的,你就会放下对它的执著,从中解脱出来。

比如有一个手机,在商场的柜台还没有被卖掉的时候,不小心摔碎了,你一点都不会难过。但是如果你花钱买了后摔碎了,你就会难过。同样一个外在的物质,当它发生变化的时候,为什么一种情况你会痛苦,而另外一种情况就不会呢?这明显是与自我的执着有关。如果认为是我的就会痛苦,如果认为不是我的就不会痛苦。身外之物如此,内在的身受心法,也是如此。

只要你认为是我或我的,你就迟早会痛苦,为什么?因为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受逼迫、非主宰的,而我们却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能够完全主宰它,但事实往往是不受你控制的。众缘和合的事物,不是由我说了算的,放下我执,随顺缘起,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佛教各部派对于我执的所缘境有很多争论。通常来说,心必须依它所认识的对象才能生起。比如,桌子是存在的,故有看到桌子的眼识。龟毛兔角是不存在的,故没有看到龟毛兔角的眼识。佛教既然宣说诸法无我,这即是说“我”是不存在的,那我执是缘什么而生起的呢?

小乘部派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执是没有所缘境的。就如同我们回忆过去,表面上说你在回忆过去,似乎有一个过去作为你的对境,但其实过去早已经不存在了,它只是你相像出来的影像,不是真实的。同样的,我执也是没有对境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任何心都必须有一个所缘境,你可以看错,但不能说没有。比如说你把地上的一根绳子看成了蛇,这是错觉,但前提是你必须得有一个绳子在那,如果连绳子都没有的话,你就不会误看到蛇。同样的,我执以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为所缘境,但却将这些本来是无常的,缘起的东西,当成是常一不变的自我。错误的是行相,而非所缘。

其次,我执的所缘是不是只是五取蕴,部派之间也有争论。有人认为,佛既然说过:“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故我执唯缘五取蕴。也有人认为,部分外道执着有一个神我不生不灭,遍满虚空,这是离蕴计我。而小乘犊子部认为有一个非即蕴非离蕴的我作为轮回的载体,这遭到其他部派的批判,认为是一种变相的我执。故依所缘与五蕴的关系,可分出三种我执――即蕴我执、离蕴我执、非即非离蕴我执。

另外,我执还可以依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分为三类。就好像贪欲可以分为欲界的贪、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一样,三者是不同的。比如某人为了修禅定,他不再追求饮食男女,名利地位等,这些欲界的东西,他不要这些东西,但是他对色界还是有贪的。不能说他断了欲贪,就同时断了上二界的贪。

你可能会说自己,好像没有对色界的贪啊,那是因为你现在的境界比较低,没有证得禅定,没有尝过色界的妙乐,所以连生起色贪的机会都没有。但你没有生起来,不代表你把它断了,一旦你达到那个境界,你的贪就会生起来。我执也是这样,现在感觉不到色界的我执,不是说它没有。没有生起和被断除,是两回事。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巧克力,他当然不会生起对巧克力的贪欲,但你能说他后来见到巧克力就不起贪吗?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修行中,就要知道贪欲也好,我执也好,不是一下子断除的,因为它们分属不同的界。小乘一切有部主张谛现观时,不可能顿观三界,而要分界别观,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如果能同时现观三界的话,那么三界的烦恼就会被顿断,这样一来,四沙门果的安立就变得不合理了。佛陀既然在修行的路上,施设了四个成圣的路标,断见惑证初果,断欲界的修惑证二、三果,断上二界的修惑证四果,可见烦恼必须分界渐断。分别我执虽说是见道时速断,但见道与修道的无漏慧本质一样,故也须如修道时一样,分界而断。

未完待续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