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我为何潜心学佛?

我为何潜心学佛?

发布日期: 2019-09-04 浏览量: 5,172 次浏览

潘宗光

潘宗光教授是是成就斐然的科学家,1985年和1991年两度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18年之久。

关于科学与佛教的关系,潘宗光教授喜欢用朱清时教授的那句话来总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潘宗光教授认为:“虽然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我看来,两者背后都贯穿着对因果的探索和学习。或者说,佛教与科学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会尝试利用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佛教义理。”

作为精进的佛弟子,潘宗光教授以科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融传统《心经》智慧于当代人生和现代管理,著有《心经与生活智慧》及《心经与现代管理》等系列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1.与佛教的初遇

“童年的时候,我经常见到长辈们在每月初一、十五吃斋,焚香供佛,以为这就是佛教。我真正走近佛教,了解佛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之前我对佛教是不了解的,认为它可能是迷信的、消极的、不科学的。看了很多佛经之后,我开始认识到,佛教完全不是迷信,而且是非常科学的。”

1991年,潘宗光受聘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第二年,他在偶然之间发现桌上有一张佛学会的讲座通知,刚好有时间,便应邀前去听讲。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佛教。做讲座的是一位学佛多年的陈家宝医生。他从医生治身和佛家治心入手,讲得非常好,非常有道理。我听了以后有非常大的震动,觉得和自己的思维想法很近。”

从此,潘宗光教授埋头于经书之中,潜心研读佛经。他去“明珠佛学会”听“佛学初阶”,去“普明佛学会”听佛学系统讲座,“各种初级班,中级班,都去听……”他就像遇到一个科学新发现,一心要去了解它、掌握它、证明它。

 

2.与佛教的相知

随着对佛学理解的深入,潘宗光教授亦开始体验修行的生活。

1995年,潘宗光教授到了台湾佛光山,参加“七日短期出家”。

“在短期出家的那段时间里,晨钟暮鼓,清风明月,300多位同修,无论各自的背景和地位如何不同,全部平等相待,过着同一种庄严、朴素、守戒的清净生活,给我至今难忘的深刻体验。”

其后,潘宗光参加了台湾法鼓山和缅甸宣隆寺等道场的禅修训练。从那时起,潘宗光养成了每天早起打坐的习惯。

“坐禅使我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得以拓展心灵空间,处事的态度亦较前客观和包容。”

default

3.皈依三宝 传播佛法

2000年6月,河北柏林禅寺,潘宗光教授皈依净慧长老,正式成为他的皈依弟子。

“我到内地访问,第一次接触的大德就是净慧长老,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另外我曾几次访问净慧师,发现他很有智慧,很有学问,很慈悲及包容。后来我就专门到柏林禅寺拜访他,成为了他的皈依弟子。”

潘宗光认为,身为一位佛弟子,仅仅懂得一些佛教义理是远远不够的。不止是要去身体力行地实践和实证,更要让佛法智慧利益社会,帮助更多的人去除烦恼。潘宗光开始撰写佛法智慧应用于当下生活的著作。

十数年间,潘宗光连续出版了《心经与生活智慧》《佛教与人生》《心经与现代管理》等著作及《十二因缘》《色即是空》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六套录像光盘。

他常在著作中用“种因、创缘、得果”的缘起法,来诠释佛法。以科学和哲学的理念,通俗易懂的语言,契理契机的方式,从人们每天接触的事业、家庭、生活谈起,告诉人们什么是正信的佛教,接引无数人群、特别是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佛法智慧。 

default

4.佛教与科学的关系

当年在英国求学时,潘宗光教授获得了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及科学博士学位。这样的经历,使得这位科学家如今在研习科学与佛学之间的关系时,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度。

关于科学与佛教的关系,潘宗光喜欢用朱清时的那句话来总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虽然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我看来,两者背后都贯穿着对因果的探索和学习。或者说,佛教与科学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会尝试利用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佛教义理。”

“佛家讲空,是至高的智慧,是非常科学化的,它并非一切虚无,这就像我们对‘0’这个数字的错觉一样。表面看‘0’好像什么都没有,其实包罗万象,变化多端,说有似无,说无实有。在100后面加个0,马上增大十倍。如果你把一个数目乘以0,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以‘0’除一个数字,则它又变为无限大。‘0’又可以对其他数目保持中立,不作干预,任何数目加0或减0,都不会改变其数值。‘0’就像空一样,富于包容性、可变性。但空远远超越‘0’,是不可以用任何文字解释透彻。真能证悟明白空,我们就不会执着,思想境界也大大超越,更没有任何烦恼。”

“释迦牟尼本是一位王子,看到人世间有很多苦恼不能解脱,他离开王宫,经过长时间修行后觉悟。他彻底明白宇宙的本质及其自然规律。人是宇宙的一份子,应该跟着自然规律来运作。可是人们基于他们的贪嗔痴,经常不跟着自然规律来做,所以产生烦恼。”

“现在空气污染非常严重,一个原因是工业发展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砍伐了很多森林,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减弱了。这些都是我们破坏了自然,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就有这样的烦恼。佛陀教导我们宇宙的自然规律并要求我们根据这些规律和规则来做人,烦恼也就慢慢少了。”

“科学对宇宙自然规律理解的表达方式,是用理论、方程式及实验。佛教对自然规律的表达方式,是佛理及做人和做事的实践。自然规律的本质只有一个,科学与佛教虽然角度不同,但是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default

5.心愿

  “我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而是从做人的道理来讲。将这套理论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年轻人明白,修好自己的心,那么一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和谐社会构建。这是我的心愿。”

2008年,68岁的潘宗光从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的十八年生涯退休。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弘扬传播自己喜爱的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物质可以解决的,重要的是心态问题。我相信中国传统文化一定可以帮助改善社会的和谐。”“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先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们要明白宇宙的自然规律,放下无止境的欲望,修好自己的心。有一颗正的心,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因果,我们要教导下一代明白因果规律,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父母,自然会孝顺;感恩师长,自然会尊重;感恩朋友,自然会互相帮助;感恩社会,自然会回馈;感恩国家,自然会承担。我们要种善因,结善缘。把正能量传递给年轻人,鼓励他们多做善事,多帮助他人,多修慈悲。我这里说的不是鼓励年轻人要去信佛,而是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去做人。”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十分切合现今社会需要。我想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是每个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便会有包容心及慈悲心,第二是所有中国人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社会便变得和谐,第三是世界要真正的和谐,唯有靠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位佛弟子,潘宗光还有一个心愿:“精进修行,有一个安乐自在的心,有一个安乐自在的人生。同时也希望真的在临终时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default

返回27期目录请点击:这里

排版|叶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