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护正知 | 你是身体的仆人,还是主人?(23)

护正知 | 你是身体的仆人,还是主人?(23)

发布日期: 2023-03-27 浏览量: 679 次浏览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23个

上面讲到了律仪戒的遮止犯毁,列举了很多错误的状态。我们都不是圣者,有时候因为内心的错误认识,因为过去生的串习,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生起来。但是并不是每个念头我们都要去认同的。其实从念头生起到付诸于行动,中间还有很大的自由可以给我们。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觉知到念头的来去,具有明辨力,就可以安住如树,安定下来。

有四种“明觉”,第一是“有益明觉”,就是观察它到底有没有利益,只做那些有益的行为和语言;第二是“适宜明觉”,光有利益还不行,还要观察时机和因缘,适当不适当;第三种“行处明觉”,任何时候不舍离自己的修行法门;最后一个是“无痴明觉”,光是观察还不够,还要用一种与智慧相结合的态度,了解到所观察的对象只是心法和色法缘起的现象,它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不要说这是“我的念头,我的行为,我的意志”,在这里面都没有一个我,念头只是念头,想法只是想法,刹那生灭,无常无我。有这样的见地的话,“坐看云起”,观照念头的起灭,而不为其所转,就得到了内心的自在和自由。

我们来看“摄善法戒”。修持六度善法,不断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是菩萨戒的一个很大的部分。摄善法戒的修行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懈怠、过去错误的串习、不正确的知见、烦恼的习气,都会障碍我们对善法的学习和不断的进步。所以要想修习善法的话,首先要“断不学戒之因”,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部分“摄善法戒”的第一节“断不学戒之因”。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去修持善法呢?往往是因为对自身的贪著。从59颂到70颂就专门讲这一部分。在修习摄善法戒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阻抗,会有很多障碍,其中最根本的障碍是自己内心中最深的贪著。我们先把偈颂念诵一下,念诵的过程其实也是让我们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体会一下大意,然后再细说。

这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去除修学摄善法戒的障碍,就是这个自身的贪著。首先做了不应生贪的比喻,“秃鹰贪食肉,争夺扯我尸;若汝不经意,云何今爱惜”,当死亡以后,扔在乱石场里边被秃鹰所争夺吞咽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因此而不高兴呢?如果说那个时候没有不高兴,为什么现在又这么在意照顾呢?首先指出了我们内心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活着的时候我们会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但是当死亡之后就毫不在意的把它扔掉,放到火葬场里面烧成粉末。“意汝于此身,何故执且护?汝彼既各别,于汝何所需”,首先让我们了知到,身体跟我们的自我并不是一回事。凡夫一般都会认为身体是我的一部分,但事实上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身体并不是我们,终究是要分开的。既然终究是要分开的,死后是毫不在意的舍得扔掉了,那为什么活着的时候这么在意呢?这里首先要树立起我们的一个意识,通过了解身体,然后观察身体的本质是什么。

“痴意汝云何,不护净树身?何苦勤守护,腐朽臭皮囊。”如果是因为觉得身体比较好,比较美妙,那为什么不去守护干净的大树呢?有些树木长得很美,有清香,还很干净,为什么不去守护?反而要爱护这臭皮囊呢?每天大小便,要刷要洗还要喂,我们所守护的这个东西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为什么这么贪著呢?身体里面有什么?用智慧的利剑把表皮剥开,然后再去看看肌肉,把肌肉剥开发现里面是骨骼,骨骼解开里面是骨髓,离开这些东西之外还有什么呢?到底有什么东西是精妙的呢?我们执着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觉得很美好,但身体除了皮肤、肌肉、血液、骨骼,这些东西之外还有什么是精妙的呢?

“如是勤寻觅,若未见精妙,何故犹贪着,爱护此垢身”,我们会发现这种贪著跟过去生无量的串习有关系。明明知道只是一堆骨肉脓血,但是好像还是觉得身体很重要。“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饮,肠胃不适吮,身复何所需?贪身唯一因,为护狐鹫食”,身体本身是不净的,贪爱身体不过是保护了狐狸、秃鹫的食物罢了,养得很肥壮,可能将来这些动物会吃的更饱一些。或者送到火葬场里面的时候,火烧得更大一些。

“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我们还要照顾这个身体的唯一原因,是它还可以作为修持善法的工具。如果不是出于这个目的,“纵汝护如此,死神不留情,夺已施鹫狗,届时复何如”,即使你百般爱护自己的身体,但是死神也会把它夺走,扔给鹫鸟和野狗当食物,那个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第68颂说到“若仆不堪使,主不与衣食;养身而它去,为何善养护?既酬彼薪资,当令办吾利;无益则于彼,一切不应与”。这68颂我觉得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我们跟身体的关系是“主仆”的关系,但是谁是主,谁是仆?就一般世间人的生活来说,谁是主人呢?往往身体是主人,我们是它的仆人。每天洗、刷、喂、照顾,无非都是为了这个身体,忙了一辈子,我们就跟它分手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偈颂特别有意思,它要让我们知道,身体应该是我们的仆人,我们是主人,这样,这个关系就变得崭新起来。

身体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对好东西的追求也没完没了。我们开好车,买大房,吃好吃的东西,使用各种化妆品,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是身体的奴隶,很多人的一生都是为了这个东西在活。作为一个佛教的修行者,我们要调整这个关系,把身体变作我们的仆人。

“若仆不堪使,主不与衣食;养身而它去,为何善养护”,如果仆人不听使唤,不做工作,主人就不给他衣食工资。而身体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养护它,还是为了成就我们的善法呢?在这里面又是一个很根本的人生态度问题。在这一点上,一个修行者跟一般世间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修行人喂养这个“仆人”,身体是需要喂养的,也需要看护,需要照料,但是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为了让它好好地工作,如果它不能够利益我们和其他一切众生的话,就不应该去花那么多的时间照顾它,所以要很坚决地了解到自己跟身体的关系。

如果了解到这一层关系的话,我们修持摄善法戒的一个障碍就断除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哪些事情是重点,哪些不是重点就一目了然。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在世间生活中迷失,会觉得自己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衣服,做更好的装修,我们觉得很有意义。其实在你觉得很有意义的时候,已经迷失在对身体的服务之中了,这时候已经沦为身体的仆臣。所以说要解放出来作身体的主人。

“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身是工具,是渡越苦海的船筏,对身体加以维护是为了利益有情,把它修成如意清净的佛身才是最有意义的。否则的话,吃了很多昂贵补品,把它养得很饱满、很健壮,最终还是要毁坏、要扔掉的,没有任何价值。

未完待续

...

 

 ◎录音整理:娟子

◎排版:智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