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功德助印芳名

【现场现金】

2024.8.4 冯添祥 50元 ; 三宝弟子谈翼龙(亡故)助印《地藏经》 300元 ;

2024.8.6 梁玉玺 100元 ;

2024.8.7 康保刚 100元 ;

2024.8.10 慈钊师兄全家 200元 ;

2024.8.11 张嘉辰 200元 ;

2024.8.12 柳庭珺 50元 ; 蔡燃坤 50元 ;

2024.8.13 王蕊华《药师经》 1000元 ;

2024.8.14 童亚来 助印《六祖坛经》 20元 ;

2024.8.15 童亚来全家 助印《六祖坛经》 20元 ;

2024.8.16 张银华全家 100元 ; 郑敏 100元 ; 王海燕 助印《地藏菩萨本愿经》 200元 ; 童亚来全家 助印《六祖坛经》 20元 ;

2024.8.17 金小燕·朱伟民·朱轶聪·刘苗苗 400元 ; 童亚来全家 助印《六祖坛经》 20元 ; 张汇峰 110元 ; 朱云美 100元 ; 徐静全家 100元 ;

2024.8.18 方伟彪合家 200元; 陈寿公·刘文杰 100元;

2024.8.19 华粹堂锦秀店全体员工 500元; 华粹堂蓝天店全体员工 600元; 童亚来全家 助印《六祖坛经》 20元;

2024.8.28 沈惠娟·汪国红 200元;

2024.8.29 孙云娣 助印《地藏经》 200元; 黎苏梅 助印《地藏经》 100元; 徐炎康 助印《地藏经》 100元; 徐俊 助印《地藏经》 100元; 魏沁艺 助印《地藏经》 100元; 徐恩辰 助印《地藏经》 100元; 黎苏梅 助印《阿弥陀经》 100元; 徐俊 助印《阿弥陀经》 100元;

2024.8.30 周静怡 100元;

2024.8.31 黄天弛 祝身体早日康复 60元; 王婷 学业进步 40元;

【现场微信】

2024.8.1 陈青云 助印经书 50元; 韩彦 助印经书 50元; 陆伟清全家 300元;

2024.8.4 心灵家园 660元; 心灵家园 200元; 心灵家园 200元; 周子博·束雯 500元; 杨众寅·戴华 500元; 沈弘韬 60元; 王梓凡 60元;

2024.8.5 陈思妤 600元;

2024.8.9 吴学涵 200元 ;

2024.8.10 心照 20元 ;

2024.8.11 俞麟玉·陈泓伟 助印《地藏经》 600元 ; 徐宏伟·刘学红全家 助印《地藏菩萨本愿经》 100元 ;

2024.8.14 法英 100元 ;

2024.8.16 王素晓 《心经》 50元 ; 观稼全家 1000元 ; 高宏君全家 500元 ;

2024.8.17 徐静全家助印《地藏菩萨本愿经》 500元 ; 李亚光 300元 ; 清净供养群同修们 1000元 ;

2024.8.18 道燕 3000元 ; 王晨熹 助印《金刚经》 50元 ;

2024.8.20 朱巍 助印《心经》 1000元 ;

2024.8.23 朱成全家 666元 ; 李科全家 200元 ;

2024.8.25 武文韬 100元 ;2024.8.27 胡潇月·胡家毅 助印《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2000元 ; 胡爱民·周云全家 助印《地藏经》 2000元 ;

2024.8.29 睿智班同学 200元 ; 陈豪全家 10000元 ;

2024.8.30 李诗茹 100元 ; 姜红梅 600元 ;

2024.8.31 安艳荣 助印《地藏经》 100元 ;

 

【银行汇款】

2024.8.1 悲智福慧助印 5元; 王景华 480元; 厦门印合21B1助印经书 900元; 姜丽芳 100元; 陈益红 60元; 李宏宇 100元; 杨海霞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300元; 陈嘉翊 印经 300元; 李春 10元; 上海如意班 200元; 蒋春燕 1元; 杨东·陈彬彬阖家供养 500元; 陈建国 1元; 奚椿诞 200元; 翟晓铭全家助印经书 200元; 董晴涛助印 100元; 原张家口21B1班全体供 145.2元; 李一青 供养上济下群导师 290.5元; 黄均 1元; 严敏亚 1元; 曾泓薇 300元; 吴金花 5元; 韩家浩 1000元; 郭丽虹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练文洪 2元;

张顾怀 5元; 张富梅 170元; 乔亚丽 10元; 刘少珍 助印法宝 100元; 袁静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虚空法界众生 616元; 袁建伟全家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0元; 尤勤伟 助印《济群法师谈人生》 70元; 梁烽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元; 张青坂 1000元; 义参为吴树荣·黄菊菊吴 50元; 果军全家 供养 100元; 徐建平 100元; 卢诗颐 500元; 程丽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0元; 魏子观合家 法宝助印 100元; 曾爽 法宝助印 50元;

2024.8.2 蒋春燕 1元; 悲智福慧助印 5元; 严敏亚 1元; 黄均 1元; 刘晖 1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练文洪 2元; 李劲松 法宝助印 100元; 胡惠丽 100元; 宋晓燕 50元; 郑小芳 100元; 李春 10元;

张顾怀 5元; 陈要武 300元; 徐贝 9.9元; 王永变 50元; 梁烽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元;

2024.8.3 悲智福慧助印 5元; 严敏亚 1元; 蒋春燕 1元; 黄均 1元; 李春 10元; 李秀娇 100元; 邓俊兰 上济下群法师法宝助印 200元; 裴盈盈阖家 200元; 陈建国 1元; 刘晖 1元; 叶美红 法宝助印 1000元;

张顾怀 5元; 钱薇 随喜法宝 188元; 厦门禅一班善养 2766元; 梁烽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元; 汪丽琳 愿佛法永驻 200元;

2024.8.4 悲智福慧助印 5元; 严敏亚 1元; 何存 70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宋晓燕 50元; 刘晖 1元; 张荣攀合家助印 100元; 杨华 助印《地藏经》 1000元; 厦门同安陈丙寅阖家 36元; 厦门同安李水评阖家 10元; 厦门同安吕进举阖家 200元; 黄均 1元; 李春 10元; 张驰 助印经书 100元; 张德君蔡旭兰 助印经书 20元; 练文洪 2元; 陈建国 1元; 蔡书香 20元;

张顾怀 5元;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 66元; 林芷璐 随喜 66元; 钱薇 随喜 88元; 张晨然 300元; 顾兴霞 20元; 弟子刘玉珠· 诚心诚意捐 300元; 考亭21B2供养 100元;

2024.8.5 蒋春燕 1元; 悲智福慧助印 5元; 严敏亚 1元; 黄均 1元; 刘晖 1元; 练文洪 2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10元; 郑秀苹 100元; 朱敏 100元; 龚昂群 600元; 李春10元; 陈建国 1元;弟子袁德举· 诚心诚意捐 150元; 张顾怀 5元; 吴燕惠 100元;刘琴 100元 ; 花都一班七八月份法宝助印 800元 ; 梁烽 20元 ;

厦门市同安区 200元; 厦门市同安区陈黎虹全家 10元; 厦门市同安区陈黎琳 10元;

2024.8.6 张顾怀 5元 ; 陈国顺 100元 ; 钟玉香 庆幸随喜法宝结缘 100元 ; 陈文光 108元 ; 宋花珍·李殊曼·董晓 200元 ; 梁烽 10元 ;

刘晖 1元; 陈建国 1元; 宋晓燕 50元; 严敏亚 1元; 蒋春燕 1元; 悲智福慧 5元; 黄均 1元; 李春 10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练文洪 2元;

2024.8.7 张顾怀 5元 ; 程虹 水照清泉流 100元 ; 梁烽 10元 ;

蒋春燕 1元; 悲智福慧 5元; 严敏亚 1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练文洪 2元; 李春 10元; 普明21B2班级 100元; 黄均 1元; 珠海和合班 200元; 陈建国 1元; 刘晖 1元;

2024.8.8 汤俊峰 50元 ; 张顾怀 5元 ; 林芷璐随喜 66元 ; 王硕阖家 100元 ; 20B1班助印经书 400元 ; 沈韡 1000元 ; 法川·观韡以及全家 1000元 ; 梁烽 10元 ; 张丽云 108元 ;

蒋春燕 1元; 严敏亚 1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悲智福慧 5元; 黄均 1元; 李春 10元; 曾美珍 300元; 陈建国 1元; 李虹 100元;

2024.8.9 张顾怀 5元 ; 林芷璐随喜 66元 ; 贺清珍·钱金标 66元 ; 钱薇 66元 ; 方颖 100元 ; 张绚 300元 ; 黄婉君 3000元 ; 梁烽 10元 ;2024.8.10 张顾怀 5元 ; 黄晓明 150元 ; 钱彦丞随喜 66元 ; 梁烽 10元 ;2024.8.11 张顾怀 5元 ; 钱薇 88元 ; 胡峻 1000元 ; 李新渠 100元 ; 李新渠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0元 ; 梁烽 10元 ;

严敏亚 1元; 蒋春燕 1元; 悲智福慧 5元; 黄均 1元; 蔡樱贤 50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练文洪 2元; 刘晖 1元; 同安原19B2 200元; 郑小芳 100元; 张绚 300元; 陈建国 1元; 周晶晶 200元; 郑富玉 500元; 邓小林 15元;

2024.8.10 悲智福慧 5元; 蒋春燕 1元; 严敏亚 1元; 黄均 1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刘晖 1元; 陈建国 1元; 林文萍 100元; 黄晓晴 1000元; 叶姜琦 15元;

张顾怀 5元; 黄晓明 150元; 钱彦丞随喜 66元; 梁烽 10元;

2024.8.11 蒋春燕 1元; 严敏亚 1元; 悲智福慧 5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刘晖 1元; 练文洪 2元; 陈建国 1元; 黄均 1元; 宋耀中 350元; 净樑·善悦阖家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100元;

张顾怀 5元; 钱薇 88元; 胡峻 1000元; 李新渠 100元; 李新渠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0元; 梁烽 10元;

2024.8.12 张顾怀 5元 ; 方颖 100元 ; 周斌 500元 ; 李云华 200元 ;

悲智福慧 5元; 黄均 1元; 严敏亚 1元; 练文洪 2元; 宋耀中 10元;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陈建国 1元; 洪冬云 100元; 林沁远 100元; 林沁远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0元; 刘晖 1元;

2024.8.13 张顾怀 5元 ; 钱薇 88元 ; 益敏 500元 ;蒋春燕 1元;

悲智福慧 5元; 黄均 1元; 严敏亚 1元; 练文洪 2元; 黄羡玲合家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200元; 宋耀中 10元; 陈建国 1元; 厦门同安银莲组20B3班 100元 ; 战俊翔 500元 ;

2024.8.14 张顾怀 5元 ; 陈新民·廖赠娘全家 150元 ; 管燕萍 500元 ;

游思淇 助印法宝 300元 ; 游思淇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200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严敏亚 1元 ; 蒋春燕 1元 ; 刘晖 1元 ; 福慧莲社及弟子众等合 10元 ; 黄均 1元 ; 练文洪 2元 ;

2024.8.15 杨晓旭 200元 ; 杨君 100元 ; 陈志炼 20元 ; 廖永琳 300元 ; 张顾怀 5元 ;

蒋春燕 1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严敏亚 1元 ; 刘晖 1元 ; 宋耀中 10元 ; 练文洪 2元 ; 岐闻香堂SJXX学员 100元 ; 李春 10元 ; 梁香兰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30元 ; 吴庆兰 100元 ;

2024.8.16 张顾怀 5元 ; 王舒毅 1000元 ; 钱彦丞随喜,诸事顺遂 16元 ; 林芷璐随喜,诸事顺遂 16元 ; 贺清珍·钱金标 16元 ; 张绚 100元 ; 胡丹 200元 ; 杜宇上 500元 ;徐贝 9.9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蒋春燕 1元 ; 严敏亚 1元 ; 张绚 100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宋耀中 10元 ; 20B21班全体师兄随喜 200元 ;

2024.8.17 张顾怀 5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刘晖 1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邓小林 10元 ; 严敏亚 1元 ;

2024.8.18 张顾怀 5元 ; 彭皓辰 200元 ; 曹良红 助印 200元 ; 唐易佳 助印 300元 ; 张晨然 300元 ; 赵军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0元 ; 贺清珍·钱金标随喜平安 16元 ; 林芷璐随喜 16元 ; 钱彦丞 随喜诸事顺遂 16元 ; 王荣雯 200元 ; 张绚 100元 ; 静丹 印经 400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严敏亚 1元 ; 吴金花 200元 ; 吴金花 30元 ; 吴金花 5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赵丽 300元 ; 何存 70元 ; 刘晖 1元 ; 邱嬿菲阖家 助印 200元 ; 蔡书香 20元 ; 张绚 100元 ; 付龙玉 100元 ; 宋耀中 20元 ; 郭建坤 随喜助印 300元 ; 陈建国 10元 ; 李冬雪 1000元 ; 福建省永安市17B同修 1400元 ; 蔡素碧 100元 ;

2024.8.19 张顾怀 5元 ; 尧倩 100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严敏亚 1元 ; 蒋春燕 1元 ; 刘晖 1元 ; 练文洪 2元 ; 郑小芳 100元 ; 陈建国 1元 ; 宋耀中 10元 ; 慧阑 随喜助印法宝 1000元 ;

2024.8.20 张顾怀 5元 ;

蒋春燕 1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严敏亚 1元 ; 李春 10元 ; 刘晖 1元 ; 刘晖 2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宋耀中 10元 ; 陈建国 1元 ;

2024.8.21 张顾怀 5元 ; 钱薇 随喜 86元 ; 林芷璐 随喜 16元 ;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 16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蒋春燕 1元 ; 黄均 1元 ; 严敏亚 1元 ; 刘晖 1元 ; 练文洪 2元 ; 郭丽虹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李春 10元 ; 孙蓓丽 700元 ;

2024.8.22 张顾怀 5元 ; 林芷璐 随喜 66元 ; 单瑛 1000元 ;

蒋春燕 1元 ; 黄均 1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严敏亚 1元 ; 练文洪 2元 ; 宋耀中 20元 ; 宋耀中 10元 ; 陈建国 1元 ; 刘晖 1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2024.8.23 张顾怀 5元 ; 林芷璐 随喜金榜题名 100元 ; 徐贝 1元 ;

严敏亚 1元 ; 练文洪 2元 ;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刘晖 1元 ; 施凌 200元 ; 宋耀中 10元 ; 陈建国 1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蒋春燕 1元 ;

2024.8.24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蒋春燕 1元 ; 黄均 1元 ; 刘晖 1元 ; 宋耀中 10元 ; 郭丽虹 《心经》《金刚经》 20元 ; 严敏亚 1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张顾怀 5元; 钱薇 随喜法宝 16元;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法宝 16元; 林芷璐 随喜法宝 16元; 张顾怀 5元;

2024.8.25 蒋春燕 1元 ; 严敏亚 1元 ; 刘晖 1元 ; 马宁 100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钱彦丞 随喜法宝 乐观 66元;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法宝 16元; 王中月 200元 ; 黄均 1元 ; 陈建国 1元 ; 宋耀中 10元 ;

2024.8.26 谢俊华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4.1元; 姚志云 200元;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法宝 6元; 林芷璐 随喜法宝 6元; 张顾怀 5元; 揭美华 200元;

刘晖 1元 ; 陈建国 1元 ; 往生者卢碧金助印 100元 ; 黄均 1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严敏亚 1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练文洪 2元 ;

2024.8.27 张顾怀 5元; 罗志方 200元; 王燕娜 1000元; 唐维全家 200元; 张绚 100元;2024.8.28 张顾怀 5元;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 6元; 钱薇 随喜法宝 6元; 林芷璐 随喜法宝 6元; 石磊 100元;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严敏亚 1元 ; 蒋春燕 1元 ; 宋月娟·崔益才 助印 1000元 ; 20B21班全体师兄随喜 200元 ; 杨玉莺 100元 ; 郭丽虹 助印《心经》《金刚经》 20元 ; 宋耀中 10元 ; 刘晖 1元 ; 陈建国 1元 ; 李高炜 助印 50元 ; 卢扬 助印《金刚经》 200元 ; 张绚 100元 ; 卢扬 助印《地藏经》 100元 ;

22024.8.28 蒋春燕 1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严敏亚 1元 ; 刘晖 1元 ; 练文洪 2元 ; 郭丽虹《心经》《金刚经》 20元 ; 林素寒 200元 ; 陈建国 1元 ; 宋耀中 10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张顾怀 5元 ;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 6元 ; 钱薇 随喜法宝 6元 ; 林芷璐 随喜法宝 6元 ; 石磊 100元

2024.8.29 张顾怀 5元; 贺清珍·钱金标 随喜法宝 6元; 法宝助印 智蕾 500元; 许弘怡 法宝助印 500元; 徐全英 助印 500元; 何峻 10元;

蒋春燕 1元 ; 黄均 1元 ; 严敏亚 1元 ; 刘晖 1元 ; 练文洪 2元 ; 宋耀中 10元 ; 祝永勤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100元 ; 陈建国 1元 ;

2024.8.30 张顾怀 5元; 徐贝 1元; 王宏革 10元; 沈晶 50元;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严敏亚 1元 ; 宋耀中 10元 ; 练文洪 2元 ; 刘晖 1元 ; 陈建国 1元 ;

2024.8.31 张顾怀 5元; 徐贝 1元; 刘全辉 助印法宝 1000元; 李新贵·陈振荣 全家 30元; 董晓玉 500元;

颜宇学长 供养上济下群法师 50元 ; 悲智福慧 助印 5元 ; 黄均 1元 ; 蒋春燕 1元 ; 刘晖 1元 ; 严敏亚 1元 ; 陈建国 1元 ; 黎琴 1000元 ; 陈建国 1元 ; 宋耀中 10元 ; 陈宇涛 100元 ;

为何走着走着,会绝望?—— 《心灵的回燃与消防》(一)

心灵的“回燃”与消防

内在的嗔心首先伤害的是谁?还是自己。我们恨一个人,表面上好像我们恨的是外在的别人,但这个恨是在我们自己心里住着。

我们第一天的禅修已经完成了。感觉大家修的还是很认真的,很多同学在不断的进步。

当然在这样的一个密集修行的过程中,强度其实是很大的,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种种身心的不习惯,腿疼、昏沉、疲惫等等。大家不用太着急,遇到一些困难也是正常的,我们会陪伴大家,逐渐加深对禅法的理解和深入。

大家会看到,其实在修慈心的过程中会牵涉到方方面面。它并不仅仅就只是一个念祝福词的问题。有一部分禅者对自己修慈心是很困难的,心会抗拒;修的过程中,找不到慈心的感觉;有的时候甚至反而会引发一些心灵痛苦,负面情绪会出来。所以修行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智慧。

回燃

在心理学上,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会运用慈心和悲心来做治疗。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只要慈悲心生起来了,就能产生疗愈,这个人心里的痛苦会减轻,会获得幸福感, 改进人际关系。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是心理研究也发现,有的时候在引导来访者修习慈悲的时候,有一部分的来访者首先体验到的反而是痛苦,体验到的是难受、抗拒的感觉。他们就把这个现象称作“回燃”。

“回燃”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消防上的术语。就是一个建筑物着火了,着火之后,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它会迅速的把氧气消耗完。氧气耗完了之后火也就灭了。但这时候的火灭,是虚假的灭,其实危险还在的,如果这时候消防员打开了门窗,新鲜的空气一进来,“轰”的一声,瞬间这个屋里又会爆发一个大火团,重新燃烧。所以它被称作“回燃”现象。

慈心禅

慈心禅运用在疗愈身心的过程中时也有这个现象。有的人给自己祝福,给家人祝福,感受到的不是快乐,反而心更痛了,出现的都是负面感觉。甚至于有的人这两天会做噩梦,梦中会有一些不好的画面出来。实际上,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回燃”。

那是因为我们之前有创伤和痛苦的经历,我们通过隔离的方式,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不去触碰心里柔软的部分。我们让自己麻木和隔离。隔离了之后,你感受不到痛苦了。就像密闭空间里的火,氧气耗尽了,火好像是灭了,但是其实危机还在,温度还很高的。当这个人开始修习慈心的时候,就像门被打开,新鲜的氧气进来了,过去的那些痛苦的种子又会被触碰到,就会激发一些创伤性的回忆,心里反而感觉到痛苦难受,有的人还可能会有做噩梦跟失眠的过程。

但是这个过程还是健康的。总体来说,这也是我们疗愈自己必须要经历的阶段。经历了前面这些不适感跟痛苦,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彻底的疗愈。因为我们不能够让这颗心——就像燃烧的房子一样永远不开门,不开窗户,我们也不可能永远跟这个世界隔离,跟自己隔离。我们最终需要把心打开,勇敢的把爱心活出来。

所以,在刚开始修慈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过去有过一些创伤的话,会经历一些艰难。大家对这些过程要有思想准备,但是也不要太担心,如果过程中浮现了一些创伤记忆,身心很难受的话,就要修习自我关怀和自我接纳。

有的人会觉得“我不配拥有幸福”,给自己发慈心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的别扭,感觉“我可以祝福别人,但是我没办法祝福自己”。那种“不值得”、对自己的打压贬低,或者来自于我们自己,有时候也可能来自于父母传递给我们的,或者这个社会传递给我们的。

也可能有一些内疚感,我们伤害过别人,做过一些不能接受自己的事情,就会有内疚感或是自责,这个时候也很难祝福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要修习自我接纳。不管怎样,都要接纳和关怀这个真实的、受苦的“自己”,当下的此身和此心。

有的时候,有的人直接默念“愿我平安”,可能觉得接受不了;但是默念“愿这个身心平安……愿这个身心健康”,他就能接受。这也是对的,因为本来就无我,“我”也只是一个概念,指的还是此身和此心。这个身体它是无辜的,我们应该爱护它,希望它健康。这颗心已经够动荡、够痛苦、够疲惫了,我们更应该关怀它,而不是批判它、打压它、否定它。所以说,此身和此心,如果愿意关怀它们,允许它们快乐和幸福健康,就比较容易通畅,也是可以的。

当我们这样通过自我接纳梳理好了之后,经过几天的修行,一般来说,都可以突破这些前期的阻碍。一旦能够非常通畅的给到自己慈心,我们整个的身心就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和疗愈。

禅定

慈心禅有好几个面向。一个面向是禅定,它是一种非常好的修禅定的方法,是一个善所缘,而且入定比较快。大家在修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种体验,当安住于自己喜欢的祝福词的时候,杂念相对较少,甚至于有的人几乎没有多少杂念,很容易安住,比其他的法门修起来更容易。

依慈、悲、喜三种心最高可以证到第三禅。如果我们修舍心的话,还可以证到第四禅。它证得禅定的层次还是比较高的。证到初禅,甚至近分定都可以开悟了。何况我们能够证到二禅、三禅、四禅的这个高度呢?那个时候转向观禅,想开悟就比较快、比较容易了。所以说慈心禅它有修定的面向

平等慈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修平等慈的面向。就是培育我们开放的爱心,让我们的心最终能够向自己,向众生,向世界打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而为人,如果跟自己、跟众生、跟世界隔离了,我们的生命就会体验到枯竭、孤独,而且有一种绝望感。很多人为什么活不下去?因为他内心里那种爱的火苗熄灭了,与世界失去了连接,他是非常痛苦的。

但是,如果他的内心里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有一份爱心的话,那么他就能够不断的把生命活出来。所以修平等慈是我们修慈心禅的第二个面向,这个面向也是非常重要的。

平等慈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修平等慈的面向。就是培育我们开放的爱心,让我们的心最终能够向自己,向众生,向世界打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而为人,如果跟自己、跟众生、跟世界隔离了,我们的生命就会体验到枯竭、孤独,而且有一种绝望感。很多人为什么活不下去?因为他内心里那种爱的火苗熄灭了,与世界失去了连接,他是非常痛苦的。

但是,如果他的内心里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有一份爱心的话,那么他就能够不断的把生命活出来。所以修平等慈是我们修慈心禅的第二个面向,这个面向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内在的嗔心首先伤害的是谁?还是自己。我们恨一个人,表面上好像我们恨的是外在的别人,但这个恨是在我们自己心里住着。以前有一位著名的黑人领袖,他被抓到监牢里住了很多年的牢狱。出狱的时候,别人就问他:你能不能原谅把你关了那么久的人?他就说到:如果我不能原谅他们的话,我就依然没有走出这个监狱。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平等慈也是我们要着重修习的。

这几天会引导大家修可爱者、中庸者(就是非爱非恨的)、敌人,最后修一切有情,把我们的慈心完全的打开,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够倾向于圆满。当然这个过程都不着急,我们会慢慢的来引导。

(未完待续)

整理|心惠    排版|觉懿    图片 | 网络部摄影组

法会 | 三皈五戒讲座报道

2024年7月27日,戒幢佛学研究所的传普法师为新皈依受戒的佛弟子们带来了一场《三皈五戒》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法师介绍了学习佛法的目的和意义。法师谈到,我们中国人理想的人生是要有财产,有家庭,有伴侣,有爱情,然后还要有门第,有子女,有权势,最后要有空闲,有健康。大家一提到佛教,都觉得佛法应该是不著世间五蕴,应该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其实佛法有许多许多的维度,佛法当中并没有让世间的所有人都远离这一切。如果一个在家人为了得到这一切,而且取之有道的话,佛法是不禁止的。不但不禁止,佛法还会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取之有道地得到这一切。可是我们这个世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按照想象中的去铺排人生。

法师还解释了三皈五戒的重要性。我们皈依的对象是什么?是佛法僧三宝。佛是圆满觉悟世间一切真相的人,他了知世间所有的实相。法是佛所宣说的,导向觉悟和安乐的方法。而僧,尤其是大乘中所说的僧是指贤圣僧,就是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觉悟胜智的人,以此作为我们生命的向导和依靠。
所谓皈依,就是从今以后,在我未来无尽的生命历程里面,我都以三宝作为我生命中最彻底的依靠。皈依三宝不仅仅是在佛法僧面前做个仪式这么简单,它甚至可以改变我们未来的生命历程。

佛法除了教导我们要皈依三宝,还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规律。第一条是轮回的规律。生命是永无止境的,人在无尽的生命历程中,会一生一生地随着自己轮回中所做的善业或恶业而循环往复、苦乐自受。另外一个是因果的规律,就是你曾经给予别的生命什么,最终自己就会收获什么。因此,如果不懂的这两种规律,人的一生乃至于生生世世都在通过对他人的伤害和对自我的满足中不断的造作,且在这个过程中又积累了未来忧苦的种子。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两种规律。
五戒是什么?杀、盗、淫、妄、酒。从五戒里面还可以衍生出十不善业道。为什么佛教规定不可以做这五件事呢?因为当这五件事不做,我们未来的生命历程就不会受到大的痛苦。不杀,我珍爱生命,因此不应该伤害别的生命。不盗,我不以种种的方式来侵夺本不属于我的财产。不邪淫,夫妻之间合法的、合乎道德以外的种种的淫业,佛法中视为邪淫。不妄语,我不用语言去欺骗他人。因此我未来生命中所感召到的果报是我不受别人的欺骗,乃至于我常常接收到别人的真实语。不饮酒,酒能让人迷幻,当一个人习惯用酒之类的迷幻物去迷幻自己的身心时,他的未来常常展现的果报就是生命里面没有智慧。
佛教为什么设置五条戒律?并非因为学佛者需要被条条框框所约束,它是告诉我们,通过不做这些恶业的方式,在自己未来生命历程中可以避免很多痛苦。我们讲“施戒一如”。施者,是让我们得获安乐。戒者,是让我们不遭受痛苦。这是佛法中希望众生所能得到的结果。
佛法中真正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给自己的生命历程所建立的这种善因,如影随形。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大家希望到寺院里面来做法事,来消灾、积福、延寿,是不是可以呢?可以。是不是真的有作用呢?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了义的、最真实的,让我们消灾、积福、延寿的方式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受持三皈,也受持五戒。在我们的内心,在我们的生命历程里面始终形成这样的种子,于是在我们未来的生命历程里不断地涌现,这就是佛法中所教育我们的安乐之道。

讲座最后是提问环节,法师回答了信众们的一些疑问。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员工多次出现工作错误,是应该严厉批评还是包容?法师认为,处理这类情况需要智慧。一个事情是不是可以做,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我给别人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第二个是我对他做这件事情,我的发心是什么?这两个方面就导致了未来自己会承受什么。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工作中不得不打妄语的情况,法师建议要审视自己的发心,确保自己的妄语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此外,法师还谈到了持戒与空性的关系。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等经论里面,反复告诫后世想要证得真实空性的众生,千万不要轻视持戒布施。上供下施,实践种种皈依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等的戒法,内心中要真实的尊重与持守,然后广修无量的看似与空性没有太大关系的修行,这样的众生反而能真实证得空性。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法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包含了佛法的核心义理,也联系了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情境,对于新受持三皈五戒的佛弟子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指导。

文稿/祁莹    编辑/智力    摄影/网络部摄影组    图片编辑/智和 蔡杰    排版/慧仕

西园寺及戒幢佛学研究所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1日,西园寺及戒幢佛学研究所邀请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副主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谢贵兵,于西园寺拈花堂,为西园寺全体住众及研究所全体师生二百余人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讲座首先介绍了三中全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明确三中全会的关键词是改革开放;回顾了三中全会的历史沿革,梳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背景。

讲座详细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讲座全面深入地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一大目标”、“两大任务”、“三大面对”、“七大聚焦”、“六大原则”、“十四大系统部署”、“一个特别强调”核心内容,加深了西园寺全体住众及研究所全体师生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方向、目标、方法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此次讲座,西园寺及戒幢佛学研究所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西园寺全体住众及研究所全体师生的“四个意识”。西园寺及研究所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以佛教中国化方向办学,将进一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稿/法藏    摄影/蔡杰 赵德明    图片编辑/蔡杰    排版/慧仕

问答 | 自我要求很高,是上进的表现吗?——慈心禅的作用(七)

摘 要

轮回世间的本质就是苦谛。我们的心必须要像大地一样,接纳一切,在众生的业力跟命运面前有一种谦卑。

问答部份——

问4:

师父吉祥,师兄们吉祥。我想请教师父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慈心禅一开始是自己对自己修,然后我觉察到我是在一个需要疗愈的状态,那我怎么知道自己的疗愈的程度?

第二个问题是,好像从小其实挺爱哭的,从修学开始到现在,跟佛法结缘之后感觉更爱哭了。看到身边的一些生命,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的痛苦,我也很容易就被带到这种状态里面去。状态好的时候自己能出来,状态很低沉的时候,就一直还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情绪里面。

第三个问题就是,最近我在学习只是觉察的正念禅修。在一天里面同时学习正念禅修和我们慈心禅,冲突吗?

界文法师答:

第一个,对自己要修到什么程度呢?其实你的心自己是知道的。如果你的心觉得特别需要对自己的慈心祝福,那这个时候就多安住其中。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心会平静下来,感受到内在慈心的稳定和饱满,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尝试着转向可爱者。

如果也能够向可爱者生起顺畅的慈心,你的感觉会更好。特别是当你能够把慈心给到一切有情的时候,这比你只是给自己修慈心感觉会更好。但是如果给自己的慈心不够,有可能就会觉得内心匮乏,对他人修慈心就会有障碍。

第二个问题问到太容易陷到情绪里。我们在修悲心的时候,如果产生了悲伤和痛苦,就是悲心的失败,不是悲心的成功。悲心是清凉的,不是痛苦的。

我们看到他人的苦难的时候,为什么会陷入到黑暗中,心会低落呢?其实我们心里是不接受这个苦难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就会消沉。

佛法说轮回世间的本质就是苦谛我们的心必须要像大地一样,接纳一切,在众生的业力跟命运面前有一种谦卑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建议,你要尊重他的苦难。

假如说你看到一只小猫小狗在受苦,可能第一念是愤怒,或者第一念你的心就紧紧的,就难受。如果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帮到它,那就尽力去做。

但如果我们没法做什么,或者已经尽力了。我建议你可以做个观想,就是在内心里深深的向它鞠躬:我看到了你的生命苦难,我尊重这一份生命苦难,我向这份苦难致敬。意识到这也是一个伟大的生命,在示现它的苦难。

当你把头深深的低下来的时候,然后你给它的悲心就是清凉的了。不然的话,就会觉得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样子的?为什么这么苦啊?为什么不公平?你就会有愤怒感,会有创伤出来。但只有我们接受苦难的事实,真正的大慈大悲才会出来。

而且你也会意识到这个世间太多苦难的生命,包括自己的苦难。才会意识到佛法的宝贵,出离轮回的重要。这个时候就在尊重命运和业力的前提下给它祝福:“愿你没有心灵的痛苦,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佛的,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一个光明的、喜悦的自己。”

不要有自性见,觉得它是永恒的痛苦,永恒的黑暗——苦也是空性的显现,一切众生终究成佛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对法更有信心。

第三个问题,正念跟慈心能不能一起修呢?是可以的。

有的时候你可能只想安住在觉察中;但有的时候你就特别想安住在慈心里,所以你可以灵活的切换。一般来说,打坐的时候,可以先修一会儿慈心,等到你的身心稳定了,你再转过去观呼吸、观感受。

当然,如果说你很擅长正念,你也可以一上来就先放松,观身体、观感受、观呼吸。等到快结束的时候,你就把心转向慈心,“愿一切众生快乐”,在这个地方结束。那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问5:

顶礼法师!学长们晚上好。我自幼因为生病,下肢有残疾,一直都是挺痛苦的。刚才法师说到疗愈自己内心的小孩,我也听说过这个,但我就觉得我没有办法去疗愈我这个内心的小孩。因为我会感觉内心的小孩都是我自己,现在长大了,那个小孩已经能很好去处理问题的。我觉得我这个病是一辈子的,我现在没有能力去疗愈它,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残疾给我带来的困难痛苦还更多。我想请教法师,像我这种人有什么办法来疗愈我自己内心的小孩?我知道我有一个很痛苦的小孩在里面,但我没办法疗愈。

界文法师答:
不要逼自己疗愈,你已经很难了,是吧?还要逼自己去疗愈,更难了。我们应该首先是看到自己的生命之苦,然后去陪伴和关怀这样的一个苦难的自己,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会很柔软就像假如说我们的孩子是这样的话,我们肯定就会很温柔的对待他,是不是?

意识到自己的艰难,很温柔的对待自己,在这个时候心就会平静下来,感受到慈悲的清凉,然后绵绵密密的把祝福给到自己就够了。

但你要是逼自己一定疗愈,这又变成了一个任务——那也是一种不慈悲。慈悲就是慈悲本身,我们不要去追求慈悲的结果是什么。不然又变成了一种功利主义,好像为了要达到有用。你会觉得这样活得很累。

所以我们对自己无所求,不逼自己,只是关怀自己,很纯粹的与此刻的自己同在就够了,哪怕身体还是这样都没关系,至少我们很坚定的给了自己关怀。这样我们的心就会静下来,也更有力量去面对生命的苦难。

所以真正的慈悲不是说让世界变好了,我们才算是慈悲修成功。真正的慈悲是不管这个世界怎样的,我们都非常坚定的爱这个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啊。

所以佛陀对提婆达多有没有慈悲?肯定是有的,是吧?即使他还没有被度化,还想杀佛,还堕入了地狱,但是佛依然是慈悲他的。不然的话,佛陀也会觉得自己有内疚感,觉得自己失败了。假如这样,他肯定会活的很累也很苦,那他就不是佛陀。

所以我们要接受这个世界,以它本来的样子来展开关怀。这个就是最好、最真实的慈悲。

今天非常开心,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佛法。我们也创造了一个非常殊胜的氛围,一个美好的夜晚。师父随喜大家精进学法的热情,也看到了你们每个人内心里的光,看到了你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生命本身的存在。所以也把慈心和祝福发送给你们,愿你们都能够获得安乐,灭去身心的苦痛,不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所有的善法,依你们自己的规律和状态安心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最后也把我们今晚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和无上的佛道: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全文完)

排版 | 果甚     图片 | 李云、宏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