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的现代意义之七 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十一 净因法师 饮酒为其他罪恶之根源 饮酒之後,往往不能自制;醉了,不但误事,而且平时不能说不能做的恶行,都会做出来。在律本中记载:一位…
五戒的现代意义之六 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十 净因法师 不饮酒戒 如果一个人酗酒、吸烟及吸毒成性,这不仅有害他人的健康,也对他的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
五戒的现代意义之五 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九 净因法师 不妄语戒 此戒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满口谎言会使人与人之间互不相任;恶口伤人会增加社会冲突,至使社会一盘散沙。…
五戒的现代意义之四 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八 净因法师 不邪淫戒 家庭是社会最小、最基本的单位。社会的和平安定,全依靠家庭这个基本单位。在家庭这个基本单位中,妇女,犹…
五戒的现代意义之三 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七 净因法师 了知杀生之果报 杀生之恶报极大。据《分别善恶报应经》上载著说,杀生有十种恶报: 一、冤家转多, 二、见者不喜, 三、有情惊怖,…
──以《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为例 王雷泉 【内容提要】 世俗化是一个褒贬不一、人言言殊的概念。现代宗教学将宗教的存在定位在人的基础上,既然如此,宗教的世俗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王雷泉 【提要】 笔者曾参加中国佛教协会199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和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工作座谈会”,本文即据当年参加会议的论文 [1]…
王雷泉 一 佛教在进入中国二千年来的时空条件中,不断地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与时偕进。但可变的是佛教之“教”,不变的是佛法之“理”。不变谓之“契理”,可变谓之“契机”。 一味的佛法,在中国不同时…
王雷泉 一、一种新的“判教”方式 二十世纪初以降,在东西文化冲撞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份子把佛教从原来的儒道佛三教格局扩大到佛耶回三教格局中加以审视,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判教”方式,即…
五戒的现代意义之二 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六 净因法师 如何持不杀生戒 经常有人跟我讨论在家人持不生戒是何等的困难,身为出家人则不同,整天坐在寺内,持不生戒自然很容易,但对…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