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人世间》总第015期——修行的五个“一”

《人世间》总第015期——修行的五个“一”

发布日期: 2022-01-02 浏览量: 1,486 次浏览

——讲于西园寺佛学进修班•成峰法师

佛陀以为,

凡夫之所以为凡夫,

其特点在于无明与我持,

缺乏对人生的正确了解和认识,

对于内心的运作更是无从观察。

于是,

心奔走与外镜之中,

迷失了方向。

一、人生——一念之间

佛陀认为,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其特点在于无明与我执,缺乏对人生的正确了解和认识,对于内心的运作更是无从观察。于是,心奔走于外境之中,迷失了方向。

凡夫的特征就是迷惑,在见解和思想上的偏差和错误观点。从“惑”这个字上也可以看出一点信息,心的不稳定性,犹豫不决、不断地变动、刹那不停,无法安住。

记得三年前,我们组织过一次“一日禅”活动,当时有不少年轻人踊跃参与。之后的感受分享中,一个小伙子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以前,我只知道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让别人把钱放人我的口袋。今天,我终于明白还有一件事也不容易-就 是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个点上。”他的话引来一阵笑声。

的确,如其所言,管理“心”不是件简单的活儿。看别人心如止水,可到了自己头上,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勇气。

人生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是在一念之间完成的。当然,也离不开之前的心念作为前导。今天,大家能够来到这间屋子,同样少不了那一念的推动。可能,你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或许,你是想通过学习获得一些知识; 当然,我们希望你来探索自己、提升自己。这此,都没有关系,至少现在你们要知道当初的一念, 一个不经意的选择,有可能转变你的一生,改变你的生命。

那些貌似平常的一个抉择, 无形中对个体的发展起到的影响,向我们充分显示了佛教中“因缘因果”的法则。所以,我们无法轻视每- .个念头,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语言和行为。我们在佛经中发现了以下的话来佐证一“莫轻小善,以为无报。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善恶有报,纤毫受之。

二、感受——一期一会

在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无法感受到此时此刻,要么回忆过往的痛苦与快乐,要么憧憬、勾勒美好的未来。你的身体可以停留在此地,而你的心却不知飞向何处。

尝试着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现在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我的感受如何?”你会得到一种不同平常的感受,一种觉察到自 己的存在,身心融合一体的感觉。

“最近比较烦,一直不自在。明天会怎样?明天怎么办?”

我们习惯于在期待和反对中让自己忙碌着,借着心念与行为的不断运动,获得一种控制感和安全感。

我们习惯于将明天的可能性用来装点当下的身体,或者以表示不满和安慰陪伴此刻的色身。尽管昨天早已过去,而明天也从未到来,可是,这种原始的冲动惯性丝毫不减。

这使我想起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今年8月下旬,我在仰光禅修。一天 静坐的时候,忽然,心失去了所缘,在那一刻,我感知到了。接着,很快,我看到一个念头升起,紧接着,第二个念头接踵而至。凡夫心就是如此,它习惯于此,不愿安住。

由此,我想到,心是可以训练和转化的,它可以不依赖于对外境的追逐和执取而独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不断地觉知自己的念头。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心的一些规律,特别是“无常”、“苦”、“无我”这几个基本观点,由此培养出正确的见地和学习态度。般若思想是佛教的核心,以智慧为其运用,达到解脱烦恼和困惑。《 般若经》的中心体现在用心上则有“无相”、“无住” 等特征。

“无住”,不住过去,不住未来,当下也刹那不息。

“无相”,不住我相、不住人相、不住众生相、不住寿者相,凡所有相,皆缘起假合,虚妄不真。生命的精彩和美丽,不在于过去经历了什么,更不在未来会拥有什么。

在每次呼吸的起伏之中去感受人生的起伏,面对生命中的顺逆跌宕,不压抑,也不逃避,坦诚自我,不欺己,不负人。

有一则佛陀的故事,摘录于此,与大家分享。

一次, 佛陀在树林中静坐, 一位天人来到他的身边,他很疑惑于佛陀为何神情祥和,没有恐惧和担忧。于是,他上前问道:“ 梵行圣者,树林而住,日中一食,何故斯乐?

佛陀回答:“不悲过去, 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三、尝试——一切放下

佛经里记载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一天,一个梵志手执鲜花去拜访佛陀,希望获得解脱的指点,从而避免轮回的逼迫。他来到佛陀面前,佛陀对他说:“放下。”他听话地放下左手的花。接着,佛陀又说:“ 放下。”他又把右手的花放在地上,心里却在嘀咕,接下来总该传授重要的方法了吧。于是,他聚精会神,担心漏掉一个字。

“放下。”

传来的依旧是同样两个字。梵志有点沉不住气了,心里想,我带来的花都放下了,你还更我放下什么呢?此时佛陀又开口了:“放下六根对六尘的追逐,放下对烦恼的迷惑,放下对自我的在乎。”

一瞬间, 梵志恍然大悟。

经常接触学佛的年轻人,其中一些人很虔诚,很努力,可同时也具有许多烦恼和牵挂。坦白地说,还有许多无法放下的想法和需要。因此,他们常处在种矛盾冲突之中, 焦虑不安。

在普通人看来,放下就意味着主动出局,面临被社会海汰的危险。所以,尽管也知道放下的利益,可是不敢去尝试。

世间总是两面性的组合,在你选择享受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承当责任。一个小伙子告诉我:“法师, 我暂时无法放下对财富和名利的期待,那怎么办?

他期待我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我回答:“你可以 去在思想和行动上去满足你的需要,不过同时你要明白,在你享受‘拥有’的快乐时,同时要做好面对‘拥有’变化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我感到他似乎有点不舒服。他又问了一句:“法师, 你希望我怎么做呢?”

我的回答可能令他意外:“ 我对你没有希望,因为有多少希望就意味着有多少失望。修行是简单的事情,如果介人了感情的成分,动机本身就存在缺陷,其结果就很难保证纯粹了。”所以,德加尼亚禅师说过:“只有 当我们真正放下贪嗔痴的时候,禅修才开始。”

济群上人谈到发起出离心的标准时也强调,唯有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嗔痴时,才真正升起出离心。

也就是说,放下的是对世间和自身的牢固执取,放下的是由此而来的烦恼牵挂,放下的是轮转不息的杂染心念,放下的是错误的观点和看法。

放下之时,也就给自己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人世间,有得有失。

梦中事,无怨无悔!

四、当下——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 就是“安心。

神宗二祖到满山拜见达摩也好,六祖慧能说的“本来无一物”也罢,须菩提在金刚会上问佛陀的缘由,都离不开这桩事。

与之相反,心猿意马,泛指一个人的内心无法保持片刻的宁静。

佛经中有个著名的公案——猿六窗,与其意思相近。一只猴子被人从山中捉来后,关在一间屋子里,门从外面锁住。刚进去时,猴子试图从屋子的六扇窗户上找到逃离的机会。于是,它不停地跃上跳下,很遗憾,所有的窗子都被牢固地焊住了,任凭它费劲气力,直到精疲力竭,窗户依然纹丝不动。最后,它终于放弃了逃跑的想法,安心地住在屋子里面。

故事虽然很简单,里面却隐含了一个深刻的人生譬喻。

一个人,通过六根与外部六尘世界产生联系、感受世界。我们发现,当六根无法受到足够的六尘冲撞与触及时,于是我们的内心变得焦虑,我们会自然想到使用各种方法来满足它,试图以此缓解痛苦与无奈。

西方的几个心理学家做的一个试验,可以说明同样的观点。他们让接受试验的人平躺在-个相对密封的容器内,并为他提供足够的饮食,但是不能与外界有任何接触。以此试验来观察,人在这种条件之下,能够坚持多久。当试验持续到72小时的时候,被观察者主动提出退出试验。

佛经上说:“一切众生依食而住。”

食可分为四种,除了物质性的饮食外,还有心理上的需求。

《增一阿含经》介绍了四食的名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四食作为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搏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乐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念食,即思想或意志;识食,即知觉。

也就是说,在佛教看来,一个生命体的存在的前提是获得精神和物质上连续不断的补充。

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当我们遇到糟糕的事情,内心无法安定的时候,我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恢复。比如:否认、转移、压抑、幻想、逃避......

反之,如果出现一件令我们愉悦的事件,瞬间我们会激动起来,我们可能出现以下的感受、情绪与想法:轻松、飘然、抓住、延续下去......

这是心的食物——乐食。 可意与不可意的出现时,我们接受可意,拒绝不可意的。

我们会让自己的心停不下来,设想自己有许多事情要去处理,由此获得一种胜任感,找到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并不是我们本身,我们被安上许多外在的标志:我们的相貌、身材,我们的事业,我们存折上的数字,我们名字后面的头衔,等等。

唯一缺少了我们作为自己的身份。我在那里?

常常,在抓起电话的时候,对方会问:“你在哪里?

当然,我知道对方是想知道我身体所处的准确位置。

如果听简那头是熟人,我会回答:“ 我在我的身体里。”

或许,你觉得是个笑话,不是么? !

其实,我想提醒自己,“我” 到底在哪里?

此时此地,我们是否能做到,听电话仅仅是听电话,没有夹杂其他的念头与想法呢?

看到只是看到,听到只是听到,一切都是条件的组合,接纳面对呈现的身心现象,世界原来如此简单、平凡与宁静。

五、祝愿——路平安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修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途。

菩提路漫漫,跋涉在通向解脱征程上的你和我,彼此在不经意之中已成为同路人。

作为一个比大家稍早进入佛门的僧人,我衷心希望你们在修学中能够勇于面对顺境和逆缘,身心安泰,吉祥如意。

可是,现实的遭遇是,假如我们不了解怎样去避免烦恼,宁静只能是想象中的影子。

正如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法师, 在我的生活中如何才能多一点快乐, 少-些烦恼? ”“如果你能减少烦恼,快乐会自然呈现。”如意、如意,如理作意。

《法句经心品》开宗明义: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轮随兽足。

佛教把正确的观点和思维作为远离痛苦的首要条件,套用社会上一句时髦的话:“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自然,你的观点要能立足并经得起时空的检验。

平安与吉祥决不掌控在极少数人的手中,然后根据你的忠心程度派发给你;它更不是莫名其妙的巧合,像秋风中的落叶偶然落在你的屋檐。如果你了解其中的方法与原理,会发现其实并不难。

此时,我想到一则广告词:“原来, 生活可以更美的。

六祖接受五祖传授衣钵,三更人室,听闻《金刚经》心要,言下大悟。我们也许暂时还无法企及六祖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尝试管理自己当下的生活,一步一步向前。

我们或许现在做不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种一丝不挂的超然和酒脱,但可以从“时时勤拂拭”的觉知中开始。

祖师们有句话:“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志气一定要高远,行持却需潜密。

最后,有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不要期待学习佛法之后就没有烦恼,或者人生际遇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佛法从改变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可以帮助你积极地面对处理人生的各种烦恼。

佛教徒不是受虐狂,我们在反对纵欲的同时,也不提倡极端的苦行。我们不认为通过折磨肉体可以达到身心的自由,更无法借此清除前世和今生的错误和过失。

我们提倡正命与正业的生活方式、正当的言语,健康地处世待人,达成自他和谐的目标。培养一种大丈夫的气概,敢于面对,勇于承当。

记住两句话——“有事不怕事。没事不找事。”六根接触六尘之时,不要轻易黏附上去,被境界牵走。别被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想法带走,提起正念,及时觉察观照。如东坡笔下的佛陀一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轮回是一出戏, 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轮回是一场梦, 我们在其中乐此不疲;

此时此刻,轮回中的我与你,

请观察我们的呼吸——

一、二、三、四、五!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