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人世间》总第017期——迷悟之间 灵犀一念−−正念正知的力量

《人世间》总第017期——迷悟之间 灵犀一念−−正念正知的力量

发布日期: 2022-01-04 浏览量: 5,546 次浏览

•宗净法师

第一讲

一、谁最值得尊敬

在座的诸位有很多还不是佛教徒。但大家既然在佛教的寺庙,就遵照佛教的仪式,体验一下。请合掌,跟我一起念诵:

南无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者!

南无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者!

南无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者!

这句话表示我们礼敬世尊、阿罗汉,礼敬所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人。

大家想想看,什么样的人最值得尊敬?一个人坐上了总统的位子,人们可能会比较尊敬他,但他一旦从这个位子上退下来,如果人们依然尊敬他,那就不是地位造成的了。一个人很有钱,比如成了世界首富,肯定有很多人尊敬他,但他万一破产,是否仍然值得尊敬呢?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世间最值得尊敬的是心灵的品格。成佛,最终成就的也是心灵的品格。太虚大师有一首偈子:“仰 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修行落实在我们的品质上。

每个人都希望没有烦恼。那么这是否可能?完全可能!佛陀和他的许多阿罗汉弟子都已烦恼断尽。烦恼断尽的人就是人格完成的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意味着对世间和生命已经看清楚,这样的人当然值得我们礼敬。

二、迷与悟的距离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名为《迷悟之间,灵犀一念》。

迷与悟,从世间的差别上来说距离非常遥远。

暂且不说迷惑的人与觉悟的人,即使是凡夫之间距离也很大。在世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样子,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样子。目前地球上的人口有六十多亿,也就有六十多亿个不同的人。

然而,迷与悟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上,可能只是一念之差,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一念”。古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借用这句话的意境来表达这次讲座的主题,主要是想让大家了解正念正知的力量。

唐朝的六祖慧能大师有一首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子出自《六祖坛经》。中国人的作品中,唯有慧能大师的这一部被称为佛教的经,这部作品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

《六祖坛经》中有三句话,把迷悟之间解释得非常清楚:

1、“凡夫即佛, 烦恼即菩提。”

这句话我们一定要小心地解读,否则可能不但对修行没有帮助,还会对修行产生误解。

2、“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看了这句话,对前面那句话应该就比较好理解了——凡夫与佛的差别在于心念。

3、“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这句话进一步解读什么是迷 与悟。如果我们处在贪著的状态,这就是烦恼,也就是迷。若我们的心念能够放下,不执著任何境界,这就是菩提,菩提即梵语里的觉悟。这句话中的“佛”意味着“觉悟”,指的是“处于一种觉的状态之下”,而不是指究竟圆满的佛陀。“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要从这个角度理解。否则有人会讲:“凡夫就是佛,我还有什么好修的呢?”

如果我们每一念都是觉悟的,那我们就开悟了。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普通人平时念念都迷,很少有觉的念头。所以,迷悟之间说远很远,说近也很近,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知正念。

三、“迷”是什么

(一)未在当下洞察身心

“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无明。无明即是我们对自己当下的身心状况不了解。

掌握了相关知识就是“明”吗?不是。知识并非来自我们对当下的直接体验,而仅仅是从概念上得到一些相似的了解。

在座很多人都做过心理咨询。试想,如果大家只是从书本上阅读了很多心理咨询知识,并且考上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但从来没有真正做过心理咨询,咨询效果肯定不行。作为心理咨询师,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和督导,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别人。

我们对于自己身心的了解也是同样道理。“通过知识获得的了解”与“我们对当下自己心念的观照”,获得的经验截然不同。因此,有些哲学家尽管思想深邃,却无法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单纯依靠理论的思维,是不能真正解决人生问题的。

无明的含义中,最重要的是指“未在当下洞察身心”。

有无明就有贪嗔痴的烦恼,也就有梦想的颠倒。颠倒分为三种: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二)五盖与十结

有五种状态容易让我们处在无明:贪欲盖、嗔恚盖、掉悔盖、昏沉盖、疑盖。

1、贪欲盖:渴求感官享受。

世间人的感官享受主要偏向物质感受,我们经常对好看的、好吃的、好喝的、好闻的以及触觉非常执著。如果对这五方面的贪著无法放下,就会障碍我们内心的慧眼,使我们无法看到实相。想必大家能够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在打坐,心里却想着放不下的事情,这时很难对自己的身心进行观照。

2、 嗔恚盖:

对心里的东西念念不忘,并且此时的状态是仇恨和抱怨,心游离在想要和不想要之间。

3、掉悔盖:

掉是焦虑,悔是内疚、自责、悔恨。掉和悔都会让我们的心烦躁不安。

4、昏沉盖:

抑郁的人基本都处在昏沉中。

昏和沉的特性有所不同。 昏是从明度上来说的,沉是从心的力量来说的。我们的心原本很轻快,由于昏沉,逐渐变得提不起来,直至入睡。

在刚开始禅修的头几天,有严重的昏沉和妄想,都是正常现象。

5、疑盖:

我们的心总是无法确定。比如我们觉知到了某些东西,或是听到了某种法,却无法进行分辨和确认。为什么无法确定呢?因为对它没有真正了解。

疑的正面为信。如果没有正信,就会送信、盲信、瞎信,这些都是很危险的。

五盖里的疑盖要与禅宗里“疑”的概念区分。禅宗讲“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此处的“疑”为正疑,是一种想探索的心态。

真正的修行人绝不会听到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对于一种道理,必须经过反复思维,判断是否合理,然后在实践中验证,看它是不是真理。否则,学佛就会越学越愚痴。我们学佛必须要有-种勇气——无论对 于谁说的话,都要有所思。

当然,学佛可以依据不同的根性来学。有的人偏向信,有的人偏向自己验证。但这两种根性都不能太偏颇。只有“信”与“智慧”达到平衡,学佛才能有所收获。

“迷” 还包括十结。十结包括“五下分结”——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瞋恚,以及“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只介绍“有身见"

“有身见”——执著一个常恒不变实体性的东西存在。如有人认为有一个不死的灵魂,这在佛法里属于邪见。十结中,第一需要破的就是有身见。只要有身见存在,其他烦恼皆无法破除,因为所有的烦恼都是从我执生长出来的。

迷导致生命的轮回。轮回是生命的一种恶性循环,让我们处于痛苦的境界里无法自拔。几乎所有的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只是轻重程度不同。

四、观照自己的念头

与迷相反的是悟。悟就是明,就是智慧,就是般若。般若会使我们走上八正道。八正道之首即为正见,正见对于我们修行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理解的正见大多偏向由闻思获得的正见。树立正见,的确要先通过理论、概念来了解,但这样获得的正见只是一个参照体系。我们可以用这个体系对照自己的心念,检验心念是否合理,这样的修法与心理上的“认知疗法”很相似。

得到了概念上的正见,还要进行正见的修习,把每个念头都拿来观照。如果每一念都与正见相符,我执就破除了,也就证得了初果。证初果的人,每个念头生起时,不会执著还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因此他对改善生命非常有信心。

大家会在禅修中慢慢体会到,如果你好好观照自己的念头,就会逐渐发现没有办法执著它们,并且还会发现很多念头都是不合理的。

你们如果不相信,可以把自己的每个念头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冷静客观地分析,看看它们是恒久的还是无常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但是请注意,不要把它们当作“我的”念头,只要有“我的"存在,就会有执著。

说到这儿,我联想到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申请专利,因为觉得“这是我的"。在知识产权上过分走极端,就没有世界文明可言了,在古代几乎所有智慧都是共享的。

五、走向八正道

(一)戒定慧三学

让我们尝试用心理学的概念来理解八正道:正见与正思维偏向心理学上的认知;正语、正业和正命偏向行为疗法;正精进、正念、正定偏向潜意识。这三部分佛法里称为戒定慧三学——偏向行为的这部分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见、正思维属于慧学。

在正见的指导下,我们会从行为上调整自己,也就是持戒。有了持戒的基础,在禅修中才能培养一种非常稳定的心, 即定力。有了稳定的觉知力,潜意识中的很多东西会自动显现到意识层面。当你真正观察清楚,就会越来越明白,这就是慧。

现在禅修营还刚刚开始,再过几天,大家就会在禅修中有体会,过去已经忘记的东西可能不断地浮现出来。有些人禅修到了- -定境界,过去世的东西也会浮现出来——这完全有可能,但大家不要执著于此。

戒定慧三者相互促进。比如,人们最初持戒都会感到痛苦,因为必须强行改变原有的错误习惯。但是当你的智慧足以让你真正了解戒律的意义,你的心灵也清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持戒就再也不是强忍硬撑了。

佛法的八正道整合得非常圆满,它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

(二)凡夫八正道

八正道有凡夫八正道和圣者八正道之别。

凡夫八正道以闻思为基础,了解轮回的生命状态,进而不愿再轮回,并且接受佛法所讲的因果、业报等理论。

佛法里的“业”,指过去已经完成的行为所留下的作用。

学心理学的人都容易理解:过去的经历、行为肯定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作用。在它未发生真正作用之前,是一种潜在的状态。碰到某种因缘,作用开始发挥,产生后果,这就叫“报”。“有业、有报”,相信大家都能接受。佛法里讲的因果、业报绝对不是迷信,这是生命里的一种规律,没有人能逃避得掉。

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要多行善,不要行恶,因为行恶的结果肯定是受苦。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一点,就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走向世间的八正道。

心有它的运作规律,总体而言,如果你的心处于一种好的状态并且不断持续,更好的心态就会出现。善心由善心生,不可能从恶心里生。

心的状态与我们的语言、行为密切相关。对心的规律了知得越清楚,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就能转为三妙行,最后走向圣者的八正道。

(三)圣者八正道

圣者的八正道,意味着证到了初果。

证得初果在禅宗里称为“开悟”。开悟的人再也不会执著“我自己的”,如“我的念头”、“我的感觉” 、“ 我的情绪”等等,但烦恼和贪嗔痴还没有断尽,甚至对享受的贪爱也并未断尽。但他已经能够看得很清楚:享受只是享受,不是我在享受;感觉只是感觉,不是我在感觉;思维只是思维,不是我在思维;念头只是念头,不是我的念头。所以他不会再执著“我一定要怎么样”,尽管有时他心里还会生气,但他已经很清楚不是我在生气,更不会把生气当作我。

我们经常认为“我在生气”,所以怒火很难控制。

如果我们真正看清楚——情绪 只是情绪,情绪背后没有一个“我”,我们就会在做错一件事时,知道只是这件事错了,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就行了;行为冒犯了别人,意识到只是这个行为冒犯了别人,下次不要再冒犯就行了;心里生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意识到这只是一个不好的念头并且改正就行了;心里有个想法,这个想法不是很智慧,把这个想法放弃就行了。如果时常保持这样的觉照,生命完全可以改善。如果继续执著“这是我的观念”,甚至“这个观念就是我",生命是没办法改变的。

证得初果的人,他对于每一个念头、 情绪,不是事后用理论分析才发现“这不是我的”,而是在每一个当下就觉知到了。所以虽然他还有情绪,但不会被情绪推动去做错事。

证得四果阿罗汉的人,才完全断除了贪嗔痴。

六、灵犀一念

修行,关键是要有灵犀一念。古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比喻的是我们的心灵。

佛法中,“念”有不同的含义:正念的“念”是指观照力;《六祖坛经》里的”念”主要指念头。

我们来看一看《六祖坛经》中的几段话: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这是我们希望大家通过四念处的修习所达到的境界。在《大念处经》中,这样的境界指的是修七觉支已经到了比较高的层次的境界。中国禅宗的修行都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讲的。很多人修禅宗修不上去,因为他的心行还不够,他对自己的身心还缺乏观照,于是,他讲出来的禅纯粹是口头禅,甚至是野狐禅。

六祖讲得很清楚:“若识本心, 即本解脱。”真正了解自己的心,与解脱就非常接近了。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到了解脱的境界,智慧和三昧是一体的。“三昧”即定。这是禅宗的境界,也是四念处果位的境界,所以四念处和禅宗的修习完全可以贯通。只是如何达到那样的境界,禅宗讲得很少。这是因为唐宋期间佛教兴旺,上根利智的人很多,不太需要讲这些基础内容。

“般若三昧,即是无念。”《六祖坛经》中的“无念”是指正念达到极致的状态。大家不要把《六祖坛经》里“无念”的“念”和正念的“念”混为一谈。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六识指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指六根门所面对的六种境界——色声香味触法。“ 但净本心”,让我们的心越来越清净,心就会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这种境界可以通过四念处的修习达到,一般修到法念处,把七觉支修完整,基本就能做到了。

那么,具体来说,怎样做到呢?《 六祖坛经》里讲得比较少,因为《坛经》为最利根人所说。而我们的根器没有那么利,所以无论我们嘴上怎样说,心里总是在折腾。想要真正做到灵犀一念,佛陀开示的《大念处经》中有比较具体的修行方法。

七、正念吃葡萄干

具体的修行方法我们下次再讲,先休息一会儿,我请大家吃葡萄干。

每人拿几颗葡萄干,先不要忙着吃,吃葡萄干是有学问的,这叫正念吃葡萄干。别笑。这种方法已经被西方的心理学家写进书里了。

好,现在开始。

观看:先拿起一颗葡萄干,放在手上,仔细观看它。全神贯注地盯着这粒葡萄干,关注它的特点,比如色泽、凹陷的坑、褶皱和凸起,以及其他特征。

触摸:感受葡萄干与手接触的感觉,安静地体验一会儿。

闻:把它放到鼻子下,吸入它散发出来的芳香。

放在嘴唇上:拿起它,慢慢地放到嘴唇上,在嘴唇上停留一会儿,体会一下它和嘴唇的接触感。

放人口中:先不要咀嚼,用一点时间体验一下它在嘴里面的感觉。

品尝:慢慢咬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然后体会每一次明嚼中它所产生的味道的变化。

大家都吃完一颗了吗?我们来分享一下吃葡萄干的经验吧。

(营员A:“我在想,如果平时大家都能这么吃东西,那会节省多少食物啊!带着正念吃葡萄干,虽然只是吃了这么小小的一颗,但我已经非常满足了。”营员B:“我第一次注意到葡萄干各不相同,它们有着不一样的色彩,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绿的,有的是紫的,而且形状那么复杂。原来每颗葡萄干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忽然懂得珍惜了。”营员C:“以前我吃葡萄干,总是一下子就扔进嘴里一把,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这次只吃一颗, 竟然感觉这么好,它的味道缓缓地弥漫在嘴里,那么鲜美,让我觉得非常感动,对这个长养万物的世界充满感激。”营员D:“我发现自己以前太贪,也太急躁,不会享受生活。”)

是的,这就是正念的力量。内观在心理治疗领域已经被运用得很普及,正念的作用非常重要。不要小看吃这么颗葡萄干, 也不要小看吃东西。如果我们平常吃饭、喝水都能这样去做,那就意味着吃饭、喝水都在禅修。

如果吃东西时没有正念,那就不是我们在吃东西,而是我们的贪嗔痴在吃!

普通人进食的时候,总是遇到好吃的就很贪,遇到不好吃的就嗔。如果我们能在吃东西时回到真正很单纯的状态,会发现每样东西都有它的味道。这时我们也会理解古人所说的:“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我们要在生活中培养正知正念,感受每个当下。这种活在当下的感觉,世间很多人是没有的。没有这种体验,就会觉得活得像行尸走肉,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毫不稀奇。

第二讲

迷悟之间,在于灵犀一念。这一念不是指简单的一念,而是正知正念。只有通过修习四念处禅法,才能真正做到灵犀一念。

一、 四念处是唯一之道

我们来看《大念处经》的经文。

“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盘,此即是四念处。”

这里提到了四念处,四念处具体是指哪四种念处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段经文,对于整个《大念处经》也就掌握了。它是整部大念处经的纲要。这段经文说明,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这部经把四念处称为“一行道”,也称为“唯一之道”。先修其他法门也可以,但最后还是要通过四念处的修习才有可能完全断除烦恼。

我们所在的这个劫,人的色身最长的寿命也就是100多岁,活到100岁的人就要被尊称为“人瑞”了。有的科学研究者认为,人类的寿命在相当理想的状态下极限是160岁。如果我们能够尽量避免生病和受伤,让色身自然衰老,也许会成为百岁老人。如果在另外一个时空,众生的寿命可能会长一些。 但总的来讲,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

有生死轮回就会有无尽的痛苦。

因为有贪欲、嗔恨等烦恼, 众生造作恶业,如杀生、伤害、偷窃、盗抢和妄语。由于这些恶业,他们轮回到恶道而受苦。即使是由于某些善业而生于人界,他们也将会遭受各种苦难,比如贫穷、衰老、病患、死亡、被迫与亲友分离。一个人想要解脱这些苦难,应当勤奋净化自己、消除烦恼。

要净化自己、断除烦恼,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修四念处,观照个人的心识和身体正在发生的一切过程。四念处犹如一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你不会迷失,肯定能到达目的地,因为没有歧路。持续修行四念处,你终将证得阿罗汉果,那是完全清净的、脱离一切烦恼的圣果。通过修行四念处,可以超越生死,证得涅粲。

然而,什么是证得涅磐呢?这超越了我们的语言能够表达的范围,也超越了普通人的理解能力。一个人如果对“无我”没有基本的了解,要理解涅槃几乎不可能。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连牛顿的基本力学规律都不懂,也就无法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所以我们不去解读涅槃。我们只能简单地说,涅槃是没有烦恼、没有生也没有死的境界。涅槃在佛法里被称为“无为法”,若要了解无为法,就要首先真正了解缘起法。

二、四念处的含义

(一)概说

“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这里讲的是身念处。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观察身体时,若具备热诚、正念、正知,就能调伏我们的烦恼。“贪”是你碰到如意、可乐的境界就想要,“忧”是你碰到不如意的境界就生嗔,表现为忧愁,严重的忧愁会导致抑郁。

这里最关键的是三个词:热诚、正知、具念。

我们学佛的人很容易被世间人误解,他们以为“四大皆空”就是冷冰冰的样子。这是不对的。如果一个人连热诚都没有了,修行无法修上去。这里的热诚,说的不是世间的热诚,而是指我们内心对法的兴趣、精进及不放逸。

受念处是指我们把注意力放到感受上,观察感受。感受包括身体的感受和心的感受。

心念处是观察我们的心。心比较复杂,包含念头、想法、情绪。在佛法里,普通人的情绪基本上属于烦恼的范畴,不外乎贪嗔痴三类,心理学上的正面情绪就是佛法里的“贪”,负面情绪就是“嗔”,没有情绪而又对自己不了解,是“痴”。

动机、欲望都属于心念处的范畴。并不是说所有的欲望都不好。如果一个人沉迷于低级享受,会导致生命的堕落。但佛法里也有一种欲望叫做“善法欲”,它对我们生命的成长帮助很大,可以让我们超越生命的痛苦。大乘佛法把善法欲称为“愿”,精进一定包含 “发愿”。

佛法里说,健康的情绪包含四种:慈悲喜舍。简单地解释:慈,予乐。悲,拔苦。喜,随喜。舍,平等。

随喜与嫉妒截然相反。随喜是不仅自己成功时高兴,看到别人成功时也同样高兴。作为心理咨询师,这一点素质必须有。否则,当一个咨询师看到自己的病人状态越来越好,起了嫉妒之心,还怎么给人家治疗呢?最后可能自己都需要去找人咨询了。

法念处的“法”,主要指心所面对的对象,有不善法和善法两类。善法是希望通过修行成就心灵的美好品质,如七觉支。七觉支是禅修里非常高的境界。

(二)七觉支

第一支:念觉支,即正念。

第二支:择法觉支,即我们的心以智慧观察诸法时,很清楚它是什么。

第三支:喜觉支,即我们对法充满了兴趣,以及由此产生的喜悦心,它让我们愿意去探索真理,因此而住于真正的法喜。

第四支:轻安觉支,轻安是我们大家都想有的,因为平时我们的身心状态经常很沉重。

第五支:定觉支,很稳定和专注的状态,即禅定时不生烦恼妄想。

第六支:舍觉支,即舍离所见与所念著之境时,能放下安住于平常心中。

第七支:精进觉支,即对于所修法努力精进不懈。

这是我们希望通过修行让心真正觉悟的七觉支。若我们的心具足以上七种要素,我们就非常接近觉悟了。

(三)四圣谛

法念处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四圣谛——苦、集、灭、道,意即随时观察到的都是生命的实相。生起一个烦恼,马上就能把这个烦恼的方方面面看得很清楚,也能在当下止息这个烦恼。

苦是我们生命中的各种问题,集是问题产生的原因,灭是问题的解决,道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当我们的生命产生了问题,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问题,并且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苦集灭道的过程。

凡夫心制造问题,充满了种种疑惑,所以叫做无明。而到了觉悟的状态,心行几乎都是解决问题的。觉悟之后,我们的心会随时准备解决问题。如果觉知到身心出了问题,当下马上就能把它看清楚,然后解决它。这时,烦恼会越来越少,生命走向了一种清净的状态。

(四)何谓“念处”

念处在巴利文里是satipatthana,由sati和patthana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含义有几种说明,其中之一是“以设立念为主”。此外也有这样的注释:念的设立性;以念为主的设立性;与念同建立;念已建立;念契入和系住。

在这些注释之中,最后一句被加以解释,它的意义是:“念的意思是回忆,Patthana的意思是契入和系住。念进入和停留因而被称为念处。”

Patthana在这里被解释为“契入和系住”,即是:一位有正念者是因为他拥有觉念和随时保持念念分明。

念是个重要的因素,它也被解释为建设或基础的意思。

我们当下有一念的觉知不难,但念念保持觉知才叫正念。所以正念的修行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努力用功!

(五)正念觉知

什么是念?巴利文里叫Sati,有七种含义:随念、记忆、觉察、忆起、忆持、紧系(事物)、不忘。

觉知的持续特别重要。

如何修行呢?从早上醒来到晚上入睡都要保持正念正知,不要让心处于懒散或四处游荡的状态中,要让心不断地保持觉知。不管做什么,能保持觉知非常重要。打妄想、做白日梦、疼痛甚至贪嗔痴的心生起都没关系,你只要保持觉知就好。

佛陀在一部经里说过人的几种状况:有烦恼但是没有觉知;有烦恼但当下就已觉知到它;没有任何烦恼生起,但你没有觉知到;没有烦恼,并且也觉知到没有烦恼。佛陀讲,第一种和第三种是不好的情况,第二种和第四种是好的情况。

我们睡着的时候心没有什么烦恼,但也没有觉知到,这不是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中,遇到烦恼不是问题。六祖不是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吗?我们对这句话一定要正确理解。这意思绝不是说一个人生起烦恼就等于证得菩提,但是烦恼的生起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去真正了解它。而当我们真正了解烦恼的时候,修行已经很到位,离没有烦恼就很近了。

(六)正精进

持续觉知需要正精进。正精进就是提醒自己一直不间断地进行觉知。它是一种毫不终止的努力,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它并不是用精力专注于某一个事情,只是不断地把心带回觉知中。你并不需要知道经验中的每一个细节,你只需要觉知,以及知道你所觉知的对象。你也可以问自己问题:“ 我正在觉知些什么?我是真正的了知还是表面上的觉知? ...…”这有助于你持续不断地保持正念。

有时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 问了以后心就容易反省,这是一种善巧的方法。要记住:觉知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持之以恒;修行也并不难,难的是持续不断地修行。

持续的努力很重要,它让你更有力去修行。我们必须持续地保持正念,才能增进自己的修行。如果我们继续正精进,我们的正念便会有进展,并且越来越强。当我们的正念有持续力时,我们的心会更强壮。一颗强壮的心,是充满了正念、正定与智慧的心。当我们的心具有稳定的觉知力,我们就会更加看清实相,不会轻易动摇。

只有觉知力,但不稳定,这个人就会很敏感。敏感而不稳定,在人格里属于抑郁,这样的人还很容易变得多疑。敏感多疑的人往往是觉知力比较强的,但是他的定与慧都还不够。定与慧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心态上,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保持正念。

三、在觉知中带有理解力

《仅仅觉知是不够的》,是我的禅修老师(缅甸的雪吴敏•西亚多)所著的一本书。这个书名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正念的禅法并不是一味盲目地、机械地或毫不思考地去观察和接收外在的事物。

一位禅友讲,他修了一段时间内观,却没什么感觉。这就是因为他只是机械地觉知,没有了解觉知到的东西。我们要懂得运用过去学到的知识以及心灵本来具备的理解力,才能活泼地修行。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的几点事项,才能在觉知中带有理解力。

(一)清楚地知道如何禅修

现在讲禅的人不少,但很多人讲的禅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或者根本没法做。对于初学者来说,一种好的方法,必须自己能够做,而且做了以后会有效果,同时它的方法、步骤、次第讲得很清楚,才是有效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适当的书籍或者探讨法义,掌握正确的资讯,并清楚地知道如何禅修。这也是小参的重要意义之一。小参可以让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作用类似于心理咨询上的督导,请大家利用好小参的机会。

(二)正确的动机或者兴趣

最近我听到一些人说修行是要变成婴孩,如果真的那样就糟糕了,返老还童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但是,在修行中保有童心很重要,也就是总有一颗新鲜的、好奇的心。

如何培养兴趣?需要有理解。倘若对某个对象缺乏正确了解,很难产生兴趣。如果你了解某样东西可以为我们带来真实的利益,一般都会生起兴趣,除非这个东西在当下让你太痛苦了。很多人对禅修提不起兴趣,觉得“没意思”,就是因为对自己的禅修状况不了解,没有了解觉知到的内容。

你是否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禅修”,“我期望得到些什么”,“我是否明白禅修的意思”  这三个问题很重要。大家到这里来参加禅修营,到底想要什么呢?想要什么与最后能够得到什么有很大关系。当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时,它可能给我们带来正确的动机与兴趣。

其实,最好抱持“什么都不要”的心态进行禅修,这样的心态在佛法中叫做“无所得”,什么也不执著,最后你可能收获更多。如果抱着功利的态度来禅修,那么最后你也可能只会收获一些功利的东西 。

(三)正思维

正,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走上修行的正途。正思维即如理作意,这非常重要的。佛陀告诉我们:在外部的因缘中,善知识最重要;在内部的因缘中,如理作意最重要。如理作意可以让我们掌握心的方向。

如理作意建立在种正确的观念之上。如果我们没有得到佛法的基本指导,很难如理作意。

禅修的初学者肯定会面对某些需要处理的情况,这时候应该反思接受过的指导,从中找出解决这些事情的方法,并且试着把它们运用在修行中。如果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向自己提问,如“我的态度如何”,“ 我正在面对怎样的烦恼”。

如理作意会形成态度。比如,我们是怎样如何看待疼痛的?我想没有人真正喜欢疼痛,我们的本能就是不要疼痛,于是我们的态度就变成了一种嗔心,它无疑会影响我们的禅修。但如果我们把疼痛看作一个了解身心的机会,疼痛就不再是问题。

但是,作为一个禅修的新手,在这个阶段也不要想太多,过多的反省会使我们陷入妄想。

(四)从错误中学习

尽管我们拥有正确的资讯、正确的动机与正思维,我们还是会有犯错的时候。重要的是认知自己的错误。当我们发觉自己犯了错误,接受它,知道它的存在,并且试着从中学习。

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个好榜样: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当初他试图寻找合适的材料做电灯灯丝,传说他做了999次试验都失败了。实际上他的失败远远不止此数,他采用铯、镍、铂等1600多种耐热材料做灯丝,都没有成功。可是他并不放弃努力,甚至不认为遭到了真正的失败,他说,我从这些试验里已经成功地了解到许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正是由于这样的精神,他才发明出可以持续发光很长时间的电灯。

同样,当我们在禅修中发现某种方法不适合自己时,就是看清了错误的价值。对于有智慧的人而言,错误的价值和正确的价值相同。每次错误都让我们更加接近正确。如果我们保有这样的思维,肯定不会抑郁。抑郁的人有个很明显的特质:对某种行为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我们一定要知道一次失败只是一次失败,而且还要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东西。

(五)使信息成为智慧

有人向禅师发问:“你一 直强调修行中拥有正确信息的重要性,可以阐释一下收集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吗?”禅师回答:“你收集资料,积累的资料成为信息,信息发展为知识,以善巧的方式运用这所有知识即是智慧。,

这正是我们在禅修中所做的事。觉知就是在收集资料。许多资料综合起来可以称之为信息。有关身体的资料滋养着关于色法的信息流,有关心法过程的资料积累作为感受、情绪等方面的信息。禅修者整合所有这些信息,了解色法和心法过程如何相互作用。凭借比较这些信息流,产生了知识。然后,我们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因果的法则,知道如何利用因缘工作,这就形成了智慧。

佛法里的智慧主要是指了解自己,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我们看到的世界才有可能是真实的,否则我们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或是从哈哈镜中看世界。

四、四正知

接下来我们讲修行中的重要概念——四正知。

“正知”在巴利文中是Sampajannas,即对某种东西要有正确的了解。在佛法中,四正知的内容是:有益正知、适宜正知、方法正知、无痴正知。四种正知都是智慧,建立在正念的基础上。

(一)有益正知

我们知道,佛陀证得了无分别智。我们也要知道,那是很高的境界,而普通人在学佛之初不能从没有任何分别开始。如果我们认为什么都一样,那就是愚痴。我们要明确地了解一个东西是对我们有益,还是会像鸦片一样让我们的生命陷入糟糕的局面。

(二)适宜正知

当我们要做事或说话,应当考虑是否有益于他人,然后只做或说那些对他人有益的。有利于他人的也一定会有益于我们自己。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果规律真实不虚,所以佛法里讲“自利利他”。

自利和利他在其他宗教里可能对立,但这两者在佛法里完全统一,没有矛盾。如果我们觉得它们有矛盾,是因为没有看清楚。我们总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犯下很大的错误,让自己受很大的苦。看清了人生的规律,我们肯定会做自利利他的事情。

(三)方法正知

学习修四念处的禅修者需要不间断地观照身心生起的现象,这说明对方法一直保持着觉知。如果注意力被外间事物所吸引,这时我们对方法正知已经忘失了。所谓正念是指用来观察自己的身心,而不是把注意力专注到其他地方去。

当我们持续“方法正知”的观照,我们的定力会变得更强,随后变得能够亲自看到一切都在不断生起和灭去,越来越清楚身心现象多么无常、多么无我、多么苦。此处的苦不是指人们平时说的痛苦,而是佛法中的行苦,由于诸行无常,我们什么也无法抓住。如果我们对无常的东西还要执著,就是自找苦吃。

(四)无痴正知

无痴正知即清楚了解我们的身心现象,并且了解我们对它们无法真正掌控。

五、正念的乐趣

为了使正念增长,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太度,设法保有一颗善巧观察的心。

比如说,如果我们担心自己的进展程度,就很难有善巧观察的心。一直想着进步,反而很难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必须觉知这个烦恼,然后把它作为目标来观察。当我们内心生起一种渴望、期待,想要与众不同,想要变得更好,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都是贪的表现。未证得阿罗汉之前谁都有贪,所以大家对贪的生起也不必害怕。

此外,当我们心中生起了怀疑之心、不自在、不满、紧张、失意或者兴奋等种种感受时,也观察它们、检查它们。可以问自己:“我到底在想些什么”,“ 我的态度如何”。这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怎样被这此烦恼影响。当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善巧的态度进行观察时,正念会加强,让我们更有修行的信心。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看到一些禅修的效果,正念的修习不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乐趣。我们也会更容易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以及看到烦恼。再过一些时候,当我们的修行成熟时,正念就会有连续性。

一旦正念有了连续的力量,我们会自然地处在觉知中。这种自然的觉知是一种很肯定、很清楚的感觉。我们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自由。我们会知道正念的存在,能觉知那颗正在觉知的心。当我们达到这层次时,我们的心就会处于安详中。

对于以上这些,必须有实际的体验,否则很难理解。对于觉知能有觉知,禅修会成为一件比较容易的事,你会总是在禅修,即使你不想禅修都很难做到。

当觉知力变得足够强壮,我们只需使用很少的精力去持续它,不必刻意下功夫就时时能觉知各种不同的目标一这在禅宗里称为“保任”。

六、修行理念的精华

我们总结一下修行理念的精华所在。

(一)对修行要有正确理解,否则修行就会成为危险的盲修瞎炼。

(二)修行要坚持下去才会有进展。如果只在这七天时间内禅修,回去以后再也不练了,禅修没有太大作用,最多在你的潜意识里种下了一颗禅修的种子,也许使你在下辈子遇到禅修时比别人稍微多一点印象而已。

(三)放松自己!这很重要,在紧张状态中无法真正禅修。

(四)保有正确的态度,如理作意。接受自己的经验,不期望其它更多的东西。不是说对于舒服的才去观察,对于不舒服的就不去观察。对所有的体验,都要好好地观察、学习。

(五)在觉知中带有理解力。把心中的烦恼作为重点观察目标。逃避烦恼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我们只有认清烦恼,才能对生命进行改善。

七、建立新的人生

禅修是为了学会面对自己。理解和落实了禅修的理念,我们会觉得死过一次,又有了新的生命,这就是禅宗里所谓的“大死一番”。通过禅修,把我们原有的观念和心理运作系统完全解构,才能建构新的系统。这种改变是天翻地覆的,只有用“死”才可以比拟。

禅修会使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都有全新的体验。觉知每个动作和心念,让已经沉睡了很久的心觉醒过来。有了觉悟,我们的身语意三行就会逐渐从三恶行转化成三妙行,积极改变周围的环境。看破,放下,宽容,我们人生之路必将越来越宽广,最终走向八正道。

于是,我们的生命有了光明的轨迹:禅观人生——觉悟人生—— 奉献人生——圆满人生。

禅修会使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都有全新的体验。觉知每个动作和心念,让已经沉睡了很久的心觉醒过来。

返回人世间》杂志第17期目录页    编辑者:王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