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教理研究 > 人世间杂志 > 《人世间》总第017期——内观禅修的脑认知机制

《人世间》总第017期——内观禅修的脑认知机制

发布日期: 2022-01-09 浏览量: 2,634 次浏览

•张德玄  杭州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实验室”主任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有关内观禅修心理机制的研究以及我的一些认识。

首先感恩佛陀。早在几千年前的印度,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禅定系统——四禅八定。 佛在世时,出家以后跟随很多老师学习了很多禅定的方法,包括非想非非想定,达到了当时印度最高的禅定境界,但是他还是觉得没有解脱,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最后佛在菩提树下开发了独特的内观禅修方法,最终获得大彻大悟。佛把这种修行方法传给人间,从此就有了内观禅修。所以,我们今天就是在享受佛陀的智慧。

一、正念的临床心理疗效

西方的心理学家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探索禅修的方法运用在心理治疗中的效果。到了1975年,有一百多篇相关文章探讨这个主题。相关研究得出三个结论:

(一)从心理量表的测量结果来看,资深的禅修者比普通人或刚接触禅修的人显得更加健康、快乐。

(二)禅修者经过四到十周的内观禅练习以后。比非禅修者有很多显著的改善。

(三)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禅修组和其它治疗方法对照组,四到十周后,禅修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上世纪8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巴金( Kabat-Zinn )把南传佛教的内观禅修方法引入到美国的心理治疗。他把内观的要素与治疗慢性病痛相结合,许多长期饱受情绪困扰、难以正常生活的病人通过内观来减缓病痛带来的精神压力。随后,很多临床心理专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疗法。

诸多实证研究表明,正念疗法对治疗心理障碍有显著的作用。在座的诸位大多数都是做临床心理治疗的老师,应该知道抑郁症是很难治愈的,即使能够治愈,也很容易反弹、复发。用正念疗法对治抑郁,可以缓除抑郁症状,并减少它的复发率。而且,正念疗法对焦虑、强迫症、成瘾(包括对与烟、酒等麻醉品成瘾)、自杀倾向等等都具有很明显的疗效。

二、正念为何有治疗作用

接下来我们探讨为什么正念有心理治疗的作用,以及有哪些相关的心理机制和实证研究。

(一)正念的心理学定义

我们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时候,首先要给我们研究的对象下一个定义。那么,正念的定义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通常是这样定义正念的——正念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或者一种心理运作模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觉知,即注意当下发生的一切,不沉迷过去和未来。

“保持在当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持续的注意,能够保持正念的觉知;二是及时转换注意的焦点。比方说,想到过去的事情,要觉知到是现在在想昨天的事情,而不是沉迷于昨天的念头和事件中。

正念的第二个方面是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不管当下现起的是何种体验、念头,都必须是开放的、接纳的、不排斥也不执著的。即要放弃追求有别于当下体验的企图,如实面对每一个当下,允许当下每一个念头和体验以它本来真实的面目存在。

凡是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心理模式起促进作用的方法,都可称为“内观的技术”,也称“正念的技术”,英文是“mindful”,也有人把它翻译为“心智的觉知”。

禅修就是培养相续不断的正念的过程。虽然注意的焦点可能在不停地转换,但如果你能够时刻保持着正念,那么你就是在禅修。不管你体验到什么,舒服抑或痛苦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你在觉知。

(二)想象的力量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智力测验,看看正常如何思维的。

有一个螺丝钉,钉在木板里,我们想把螺丝钉取出来,但手头的工具只有一把牙刷和一个打火机,应该怎么办呢?

(一位营员:用打火机把牙刷的塑料柄烤软,按在螺丝钉的头上,塑料柄冷却之后就会变成螺丝刀的形状,可以用它把螺丝钉旋转下来。)

太棒了,你真聪明。

想这个问题时,眼前有没有螺丝刀、牙刷、打火机呢?没有。但是你的脑子里会出现这些意象,这是人类大脑高度进化的表现。我们能够想象我们眼前没有的事情,通过语言建构表象,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

由此看出,语言和表象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可以通过概念展开想象,从而创造出第二现实——心理现实。其实,我们的思维有很大的能量,我们每时每刻都活在自己建构的心理世界中,它不一定真实反映客观世界。

在研究中,通过脑功能成像图,可以看到心理活动时相应的大脑活动方式。

音乐家在弹琴时,掌管手指运动的大脑皮层会有反应。而如果音乐家只是想象自己在弹琴,大脑皮层也会出现和真正弹琴时同样的活动模式,只是范围稍微小一点。同样地,我们想象日常的运动,如洗衣服、刷牙等,大脑里的相关运动区也会像我们真正运动时一样被激活。当今很多体育界人士都在运用想象训练模式来提高技术,有时这样做甚至比真的训练更为有效。

在想象中运动和真实运动的神经回路也很相似。真正的运动是从初级运动皮层区发出来的,想象主要是从辅助运动区发出来的。两种运动区相隔很近,并且都与脑干交互后到达小脑。

日本的研究者发现,受到语言诱导想象痛觉时,大脑的活动方式和真的感受痛觉时是一样的。

想象声音也是这样,大脑激活的模式跟真的听见声音很相似。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脑区与情绪(尤其是恐惧、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密切相关,它在医学上被称为“杏仁核”。

研究表明,一个有抑郁症的人,其“杏仁核”的活动比正常人高很多,这个人看到有负性表情的面孔时,“杏仁核” 的反应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经过治疗,相关脑区反应就会逐渐降低。所以,神经的活动方式和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

一个人无论是在现实中产生情绪还是通过想象产生情绪,左右两侧的“杏仁核”都会明显活动。

情绪和痛觉也有很大关联。人们感到悲伤情绪出现时,生理上的痛觉随之加剧,所谓“悲痛”,真的是会因悲而痛。

从以上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言语概念——表象——情绪——痛苦, 这些在大脑中都是紧密关联的。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构建我们自己的心理世界。

(三)常态心理模式——认知熔合

通过想象创造心理现实,这是一种常态的心理活动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称之为“认知熔合”。认知熔合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表象建构(第二现实)自动进行。

比如,一个人听到一句什么言语,马上唤起一系列表象建构的活动,联想变得非常丰富。这些活动都是自动进行的。

2、默认把第二现实当作第一现实。

人们无法跳出自己大脑建构的世界,而是把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的第二现实(心理现实)当作第一现实(真正的现实),仿佛就活在想象的世界中一样。

3、在记忆中使用概念联结。

概念在大脑中的存储方式就是网络状的,概念之间能够很快串通起来,个概念的激活就会引发很多相关概念的激活。临床上的自由联想技术就是利用这一点。

4、通过预想未来和回想过去以达成当前的问题解决。

人们通常是通过回想过去和预想未来达成对当前问题的解决,就像之前我们想象如何把螺丝钉拧出来一样, 把我们过去经验中的螺丝钉、牙刷、打火机等表象调动出来。

5、在工作记忆中时刻保持什么是当前想要的和必须回避的。

人是高度进化的、目标驱动的生灵。行动的目标随时都会保存在工作记忆中,指导我们趋利避害。

(四)过度使用认知熔合模式的弱点

认知熔合这种心理模式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出来的。我们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思维功能强大,但是也表现出一些弱点:

1、想象功能强大,但常过度使用,常把想象当现实。

2、对言语(概念)极端依赖,刻板、抽象化。

3、善于处理思维的内容,而常忽视心理的操作方式。

4、难于进行心理模式的转换。

我们思维的载体就是语言,离开语言就无法思维。我们对语言高度依赖,然而语言概念的表达有很大局限性,它抽掉了细节,具体的、活生生的东西由于语言的局限性而变成抽象概念,相对而言是很刻板的。

一般来说,患有抑郁症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也就是自传体记忆)比较抽象。他们认为:“我的过去, 我的前半生都是很倒霉的...…”只有“倒霉”这个刻板、抽象的感觉,缺乏更为具体的东西。如果他能够回忆得比较详细一点, 可能会发现也有很多愉快的事情,但是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被“倒霉”这个概念覆盖掉了。

我们善于处理思想里的内容。然而,处理这些内容时,心理是怎样操作的呢?我们就不太清楚了。其实在这样的处理中,常常表现出忘念,但我们不去注意它。我们会思考,会通过想象考虑如何如何解决问题,并且把这个过程想象得栩栩如生,反而不知道自己的心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就像我们的眼睛,可以看清外界的东西,但看不见它自己。由于缺乏对自身的观察,我们经常出现心理定势,并且很难进行模式的转换,总是沿着思维惯性持续下去。

(五)人类的目标导向

人类的行动以目标导向为主。我们的行为模式并不像其他动物一样表现为 “刺激——反应”模式,而是表现为目标驱动反应,目的性非常强,这是人类最突出的行为特征。因为我们的大脑里有高度发达的“前额叶”,里面有很复杂的神经回路,有很多控制我们行动和注意的神经回路,比其他动物要发达得多。

前额叶的工作记忆就好比我们的总指挥,它是一个中央执行系统,可以把目前我们正在处理的些重要信息储存起来, 包括当前的目标和行动规则。这有点像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和内存。

正常人的基本心理运作方式由三个单元组成:当前的状态、想要达到的目标、消除两者状态之间差别的操作。或者是:当前的状态要避免的状态、保持或增大二者差别的操作。我们会把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进行比较,如果出现差距,我们的心理就会很自然地进行操作,在操作的同时往往就改变了当前的状态。改变以后再与目标比较一下,如果吻合,这个运作就完成了。如果没有完成,就会循环往复地运作,一直在这个模式里面打转。

这是大脑的功能:“比较——操作——比较——完成”模式。我们平时都是这样应对事情的。比如我们想去一 个地方,要吃点什么东西,打算修好一台电脑,都有很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运作。我们想要达到目标的能力非常强大,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甚至创造出很多奇迹,比如卫星上天,人类登月。

(六)造作模式的过度使用

但是,上述模式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尽管它在应对外部可操作的问题时是强有力的,在应对内部问题时却可能陷入死循环,尤其是陷入情绪问题的时候。

强迫症患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们对于自己经常出现的某些强迫思维或者某些强迫行为,经常有“我不想让这个念头出来”、“我不想洗手,为什么老想着要洗手”等念头。可是,越是去压抑那些想法和行为,它们反弹得越厉害。抑郁症的模式也与此相同。一个抑郁的人越是频繁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糟糕”,越是难以从抑郁中摆脱出来。

这样的模式可以称为“造作模式”。正常人有这些心理活动无可厚非,但是过度使用就容易引起心理疾患。

认知熔合,即把言语和表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时的表象在大脑里跟真的是一样的,我们把它当作现实。这种心理模式,佛教称之为“痴”:一味沉浸于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创造的第二现实里。然后,把操作模式与目标模式不停地进行比较,想要就是贪,不想要就是嗔。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习惯于这些贪、嗔、痴的造作。

(七)对治方法——正念

对治贪、嗔、痴的方法就是保持正念。

当我们觉知到自己沉迷在贪嗔痴的状态中时,就可以转换一下观察的角度。注意当下,任何念头只是念头,无论内心呈现出多么悲惨的表象或是呈现多么快乐安宁的表象,你都要知道它仅仅只是一个表象而已。这样,你就不会被念头的内容所吸引,不会越陷越深。

如果“比较——操作”模式出现了,就用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它。不用去预设或是责备什么,如实接纳当前的真实状态,不去和任何东西进行比较,也不用去改变什么,只需如实觉知。

“接纳和注意当下”是正念的模式,也就是可以成为无为的模式,它与造作模式区别很大。

造作模式每天都很努力地进行贪嗔痴的运作,它的特征是:回避当下的状态,对现状不满;把浮现出来的念头当作是真实的;总是关注过去和未来。

与之相反的就是正念模式:面对现实;知道念头只是念头,感觉只是感觉;活在当下,体验每时每刻发生的一切。

还有,造作模式是一种间接概念化的体验,时常把一些体验抽象成一个标签,往自己或别人身上贴,“这个是好人”、 “那个是坏人”、“我是怎样的”, 如此等等,用概念化的体验代替真实的体验。而正念模式的体验总是最直接的体验,在禅修中,体验到的很多东西很难用语言以及概念化的东西来进行描述,整个过程就是各种体验在活生生地变化,不断地生灭、生灭...…

造作模式早已变成我们生活中的自动反应了。且不说我们的祖先经过亿万年的漫长岁月塑造了这样的模式,就说我们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经过几十年的训练,这种运作模式也已经非常纯熟,所以我们经常能够不假思索地这样运作。而正念的修习需要逆着这种方向有意进行培养。

(八)觉知和接纳不可偏废

一些人天生正念水平高, 从小就能够敏锐地觉知到自己的身心状态,而有的人则比较迟钝。有人对这两种人进行过调查——大学生里,觉知力比较高的人,往往更容易抽烟酗酒。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觉知很敏锐,太敏锐了就容易产生痛苦,他不想这么敏锐,所以试图用一些麻醉品钝化这种觉知。

这里的问题在于,他们觉知了,却不能接纳。

所以,正念的修习不是单纯地让自己的觉察力变得非常敏锐,还必须学会接纳,二者不可偏颇,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在禅修中,不要执著于观察到很细致的东西,也不必强求达到什么境界。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都要保持接纳的心态。禅修可以改善身心状态,但我们并不是在孜孜以求地改善身心状态,而是无条件接纳当前发生的所有状态,就像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爱护一样,即使小孩子再调皮,父母也一样爱他。

禅修不在于改变心里的想法,也不在于刻意唤起什么内容,想到一件很好或者一件很坏的事情都没关系。重点在于了知念头运作的过程。

三、正念效果的实证研究

美国在正念方面做了许多实证研究。有一个由许多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研究会,时常与佛教僧团定期举行对话,并且开展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研究表明,通过对正念的训练,可以改变注意和执行功能,就是前面提到的工作记忆系统(与大脑前额叶有关),可以增加它的灵活性,同时也可降低自动化反应的倾向。还可以扩大工作记忆的容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念训练,大脑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对痛苦的耐受力会增加。具体来说,大脑中相关区域的皮层会增厚,这里皮层的厚度与痛苦的耐受程度成正比。

经过长期禅修训练的人,对悲伤事件的情绪反应程度会降低——这不仅是主观的感觉,而且是大脑神经活动中有客观指标反映出情绪反应确实是在下降,这种效果,可以从上文提到的“杏仁核”区域的反应中明显地呈现出来。

关于正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有很多问题可供探讨。临床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各方面对于“正念到底通过什么机制来发挥作用”很感兴趣,将正念作为临床干预的一种手段,并对它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准备进一步做更加严谨的深入研究。

提问交流

问:我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觉知,觉知和体验相同吗?

答:觉知有体验的成分,但不等同于体验。觉知是知道自己当下的状态和情绪(即体验),它与体验是同步进行的。无论心里现起的是什么念头,都不沉浸其中,也不进行干涉,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念头,这样的力量就是觉知。

觉知力增强,情绪反应会下降。当我们产生了某种情绪,如果我们能够在这种情绪还很微弱时就能觉知到,痛苦的程度就会由于觉知而减轻。有了足够的觉知力,我们就不至于大喜大悲大怒。而普通人平时往往没有觉知,等到情绪反应很强烈时才感觉到自己很痛苦。

问:如果没有对佛教的信念,只是单纯运用内观的技术,是否会有疗效?

答:正念很难与信仰完全剥离。对于来访的心理疾病患者,信念非常重要。即使他并未领会内观的深刻含义,但是只要具备了一定信念,他就会认真地打坐、经行,这些做法本身就会对他的身心有很大帮助。事实上,内观禅修本身就是宗教色彩非常淡的,不需要任何上帝创造或上帝主宰的预设。我们在修内观时,除了对于佛陀导师的信任,不需要更多的信仰。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或者病人,也能达成对治疗师的信任。因此信念本身对于内观疗法不是什么问题。

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是倾向于唯心论还是倾向于唯物论?

答:现代心理学受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大。在实用主义看来,纯粹的唯心或者唯物都只是概念上的假设,实际上我们的任何经验中,心和物是不可能互相剥离的。任何科学,能研究的永远是可感知的经验。科学的任务是探索经验和经验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凭借这种关系原则,我们能预测某种经验或行为,可以导致另一种或一些什么样的经验产生,也就是产生可感知、可观测的实际效用。如果这种关系原则足够稳定可靠,我们就称之为科学定律。我们关心的是经验和经验之间的关系是否稳定可靠,也就是说,实际效用如何,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至于科学定律是唯心还是唯物,是主观还是客观,那都是毫无意义的概念纠缠。心理学研究也是这样。目前心理学界通过仪器测量等研究手段,发现了正念治疗的一些可感知、可测量的结果。心理治疗界普遍认为正念很有实际价值,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做实证研究。

返回人世间》杂志第17期目录页    编辑者:王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