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弘法活动 > 斋戒共修 > 十善业道 | 耕耘福田,善用其心(6)

十善业道 | 耕耘福田,善用其心(6)

发布日期: 2022-02-28 浏览量: 1,616 次浏览

每个人都害怕痛苦,不希望自己的生命遭受苦难。佛陀说掌握一种方法,就可以永断一切恶道、一切苦难。就是昼夜常常地保持正念、觉察和思维我们的身心是不是安住在善法中。

十善业是佛陀所开显的生命关怀之道,带给世界幸福安乐。当我们理解到宇宙间自身的规律所在,我们需要去尊重它、去顺应它,去把握规律,来让我们获得吉祥、安乐的生命。

(续前)
佛教里面对于业果的思维要避免微细的断见。就是会把世俗谛的现象和作用也否定了。

这里也有一个公案,说到有一传统家族,人们都非常重视修身修心,有这样的一位年轻人,祖祖辈辈都是佛教徒,家里四代修善放生,做种种善事。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他就去问他的师父:“既然佛教说一切如梦幻泡影、缘起性空,我可不可以不做善、不做恶,“无心是道”,我就安住一切无心,不就是最好最究竟的吗?我干嘛非要那么累,一会儿要去修这修那,操心劳累?我不思善,不思恶,一切无心不是很好吗?”

他的师父听了之后大喝一声,说:“你看看柱子,他们也是不思善、不思恶,一切无心。它能帮得了几个人,能做得了几件事?”年轻人顿时毛骨悚然,豁然开悟,突然明白了“无心”原来不是那个意思。

“无心”,是我们遵循缘起的规律造作一切善法,但是不对我们的善法产生有自性的执着,这才是佛法的真谛。不要连现象和作用都否定了。

所以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我们不需要去否定它们的差别,也不要去否定我们每个人心心念念中努力修善的意义。它们是业果不虚的,点点滴滴都会产生作用,你不造作就没有,造作了就一定会有。所以,要断除这种微细的断见,才符合佛教业果的中道缘起观,才能够产生出健康的行为,否则的话都会带来副作用。

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佛弟子,在我们修习善法的过程中也会有种种烦恼生起。当这些烦恼生起来的时候,要意识到我们是不是执着于微细的常见,或者执着于微细的断见,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把握住中道的规律。所以这是非常深的,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去体会,这不是一个理论。

具备了正见,佛陀就继续为我们开示该怎么修善。他用一句话精炼地概括: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所以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耕耘福田。我们了解了善法的规律,了解了中道的正见,接下来就是耕耘福田。

什么是“福田”?“福田”总体上说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福田。他们就像大地,当我们用慈悲和智慧,用欢喜尊重的心态从身、语、意三个方面来利益众生、供养众生,那么就能够源源不断地生出各种各样的福德。我们前面说八种福报都是可以产生出来的。

有一次佛陀去乞食,来到一位种地婆罗门的家里。这位婆罗门种了几百亩土地,忙到满头大汗,佛陀在田边等待。吃饭的时间到了,种地婆罗门走了过来,他说:我耕田,我种地,我播撒种子,我收获粮食,所以我有饭吃。你不耕田,也不种地,你不播撒种子,不收获粮食,为什么你要让我给你食物?他觉得这不合理。

佛陀就微笑的告诉他:“谁说我们没有耕耘?一切众生就是田地,我们播撒的是智慧的种子,用精进做犁,用正念做方向,然后不断地地修习安忍、精进、禅定、智慧,最后得到的是幸福安乐、充满智慧的生命品质。你所耕耘的东西只能滋养我们的色身,但是我所播种和收获的法的粮食,可以滋养和提升心灵,所以说我们有耕种。”

种地婆罗门听了,顿时领悟到佛陀所说的道理,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是的,你耕种的东西比我更微妙,这是我所达不到的。我要向你学习,请接受我的供养。”

这是《阿含经》里的一段公案。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在耕耘,并不是说耕田种地的人才是耕耘。

教师在耕耘,在学生们的心灵里播种了种种知识、智慧人生的理念和技能;家庭主妇也在耕耘,孩子就是最好的福田,抚养他慢慢的成长,在他色身长大的同时,他的心灵也慢慢成熟,获得人生的道理;如法的单位也是福田,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在自己岗位上付出,能够成就一个体系、一个单位的运作。

就像我们今天皈依共修的法会,所有的义工们,每个人都是在耕耘福田,我们才有前面这些美妙的演出,在座的诸位才能够有那样的一种感动,有那样的一种法喜,所有这些都是业果的道理。

修行其实是非常平实的一件事,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语意所有的行为里,佛陀叮嘱我们:耕耘福田,善用其心。

一切众生都是福田,在这里有三种特别殊胜的福田。第一个是敬田,就是三宝和圣者,因为他们具有殊胜的功德。第二种是恩田,父母和师长对我们有抚养和教育的恩德。第三种是悲田,苦难中的众生尤其渴望得到帮助,是我们格外要去留心的。形式就是身、语、意,内容有物质的、情感的和智慧的,就是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让别人远离物质的匮乏,让他们远离心灵的烦恼。到最究竟的,是让他能够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开发出智慧,懂得如何去修习,如何开创美好的未来。这三种是我们可以为众生耕耘的福田。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每个人都害怕痛苦,不希望自己的生命遭受苦难。佛陀说掌握一种方法,就可以永断一切恶道、一切苦难。就是昼夜常常地保持正念、觉察和思维我们的身心是不是安住在善法中。我们是不是在过着一种有智慧的生活?我们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是不是符合大道的规律?如果能把握住这一法则,佛陀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一定能够永断一切恶、一切苦。所以在这里“常念、思维、观察”这六个字就是用功的方式。

当然,具体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念”就是正念,有“不忘失”的意思。“思维”是八正道里的“正思维”,佛教认为只有符合三种思维方式的才是正思维,才能带来幸福,产生有益的影响,其他的不正思维会带来痛苦。那么“观察”就是提起觉照。在未来有机会时,会细细地讲这些。

最后他说:
言善法者,为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修善法。什么是善法?善法是一切人天善趣的果报和出世间的圣者所依据的根本,就是说,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安乐,都是由善法来形成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在身体方面、语言方面和意念行为方面做到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和不邪见。

我们特别要注意,不要认为佛教的不杀生是一种道德的说教。我们看南传《法句经·刀杖品》:

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畏死,以已推及人,不杀不教杀。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爱命,以已推及人,不杀不教杀。

为什么佛教反对杀生,不是因为道德的原因,不是因为“我要做个好人”的原因,而是因为每一个生命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害怕被杀害,这是根本的原因。我们不愿意伤害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别人也不愿意自己的生命遭到杀伤。所以佛陀才制定了不杀生是一种善业,因为它符合了一切众生根本的生命的愿望和要求,符合这样一个道理。

为什么杀人犯会受惩罚?如果一个人喜欢杀人,其他人马上就会远离他,不会来往,因为杀生不符合这样的规律,杀生是我们所害怕的,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生命。你不是出于一种道德的原因去远离一位杀人犯,有的时候是因为害怕,是为了保护自己、追求幸福。

偷盗也是这样,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财物受到侵犯,所以盗窃、抢劫、诈骗被列为公害,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邪淫也是这样,我们自己的妻子、家人、孩子,害怕受到坏人的侵犯,因此我们知道别人也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出于慈悲的原因,出于尊重业力法则的原因,我们去遵守法则,就不会受到法则的冲击。否则侵犯别人的利益,就会对自己形成一种反冲力量。

佛教的十种善业,不是一种道德的说教,而是一种生命的关怀,理解到宇宙间自身的规律所在,我们需要去尊重它、去顺应它,去把握规律,来让我们获得吉祥、安乐的生命。

所以十善业是佛陀所开显的生命关怀之道,带给世界幸福安乐。每一种我们都要去学习,正确地把握,这样就能够获得正见。正见能够指导我们的行为,这些都需要学习。希望我们大家能带着感兴趣的心、想了解的心、开放的心去体会。

录音整理 | 陶苇 陶英    校对 | 妙深    排版 | 智凰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