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s_home()){ //这里描述在前******* $description = "西园寺和研究所发布相关新闻法讯的官方平台"; $keywords = "西园寺,佛教,佛学院,法讯,心理咨询"; } elseif (is_category()){ $keywords = single_cat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category_description(); } elseif (is_tag()){ $keywords = single_tag_title('', false); $description = tag_description(); } $keywords = trim(strip_tags($keywords)); $description = trim(strip_tags($description)); ?>

位置: 首页 > 三风建设 > 戒幢春秋 > 中国佛教的特色 —— 儒佛交融 (一)

中国佛教的特色 —— 儒佛交融 (一)

发布日期: 2023-07-07 浏览量: 774 次浏览

各位信众菩萨,大家早上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非常高兴,又迎来了周末的共修法会。在这个暮春时节,我们又一次相遇在戒幢讲堂,非常殊胜。

这是学人第三次主持皈依共修。今天,想跟大家探讨这么一个话题:中国佛教的特色。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特色有很多,比如说大乘,比如说禅,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佛教中国化”的话题。佛教中国化,有很多值得探讨、讨论的话题,三教合流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三教合流这里又开出一个分支,是儒佛交融。

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体的大纲。我们讲的内容,第一个是先简单介绍一下“佛教传入”的背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跟本土文化总会有一些碰撞,所以接着介绍一下“儒佛相争”的现象。接下去,佛教自身要适应本土文化,它要自我内化,“佛教自化”。接下去,等到整个佛教文化跟本土文化已经完全适应的时候。佛教就要开启它下一步的工作,引导儒教,这一部分叫做“密化儒教”。到最后,达到“儒佛交融”。

如果去看整个中国佛教传入2000年的历史,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这么一条脉络,围绕这么一个主线,所以说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

我们先进入第一个大纲——佛教传入。

作为佛弟子,都非常的清楚明白,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的呢?正式传入,也就是说作为官方层面的传入,是东汉,汉明帝永平八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当然,这是官方层面的正式传入。如果说民间层面的,或者说不算太正式层面的,那么其实,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秦穆公、乃至于周穆王的时候。当然,这样算起来就有3000多年了。

但是,我们现在一般都不这么说了,因为要照顾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他们的认可。我们知道,现在是讲究考古的时代。1950年的时候,以那时的考古的水平,大家就立了这样一条线,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大概就是2000多年。

考古其实也是有变化的。我们说考古发掘,经常又会发掘出更加古早的证据,时间前进了50年,甚至前进了100年,但是,我们也没法一天到晚跟着他们来改时间,那就算了,反正就按照考古学当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了,保持一致,也不要跟大家格格不入。总体来说,就是东汉汉明帝永平八年,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为什么恰恰在那个时候传入了中国呢?这里有个背景。

我们知道,西汉的时候儒家很兴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当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什么大事情呢?就是王莽篡汉。王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大家知道,他是当时的大儒。结果,他逼当时的皇帝禅让,把皇帝的位置禅让给他,那么赤裸裸的篡权,这就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瞧不起他,说他是个伪君子。

在那个时候,儒家在民众中的信仰就有些崩塌了。民众之心无处安放。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一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所以那个时候,反而是老庄之学比较兴盛,玄学比较兴盛。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那个时代,比如《世说新语》所反映的,当然这是稍微晚一点了,那时候人们崇尚玄学,崇尚清谈。

那个时候,如何重拾民众的信心,是历史的引导者们必须慎重抉择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皇朝的治理者面前不得不解决的一个历史文化课题。很明显,当时需要有这么一种教法和文化,来重新维系和化导民众,使民众不致于流于疏野。这种文化必须是真实的,必须是讲因果的,必须是智慧的,必须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这就是佛教传入的背景,其进程大家都知道了,历史上称为“汉明求法”。

那时候的汉明帝,作为皇帝,他对佛教是非常虔诚的。他在皇宫里造了寺庙,他自己诵经,还带动楚王也诵经,带动了楚王整个家族全部都诵经。所以说,那时候佛教的传播是先从皇帝开始,然后到皇亲国戚,然后再到很多的世家,然后再到大臣。佛教就是这么从皇族开始,一点一点往下沉淀的。为什么呢?要信佛,是需要善根的。一般人信不起来。所以,这是佛教化世导俗的一个便利,先从皇帝这个级别开始,因为通常来说皇帝他的福报好啊。

那么佛教传进中国以后,跟本土文化就有冲突了。我们知道,儒家讲孝道,不允许剃除须发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毁伤了就成为不孝。如果剃发修行,不去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这又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一些冲突。

怎么回应这种现象呢?有一本著作,叫做《牟子理惑论》,里面就记载了对这些冲突的回应。比如对剃除须发的回应,书中说泰伯、仲雍断发文身,孔子赞之:可谓至德。这是在说什么呢?泰伯、仲雍,是周文王的大伯父、二伯父,他们反而做了断发纹身的事,泰伯是断发,仲雍是纹身。那相当于,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自绝于江湖,把王位完全抛弃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侄儿周文王姬昌,非常贤能。知道他们的老爸想把那个王位传给老三季历,再传给他的儿子周文王。所以,从让贤的角度,他们就做了断发纹身的举动,以示对王位的不争。对于这件事情,孔子不但没有批评,反而是交口称赞,“可谓至德”,这是最高的德行。

第二件冲突的事情,就是不许娶妻生子。《牟子理惑论》里面,又举了三件事情。就是许由、伯夷、叔齐。他们也没有娶妻生子,但孔子也称赞他们“求仁得仁”。

当然还有第三项,就是不拜君亲。儒家的风俗,是要拜皇帝、国王,拜父母亲。对于这个传统又怎么讲呢?《牟子理惑论》说,上古三皇无此衣冠礼法,但是后世也没有说上古三皇做的不对。

以上是佛家的一些回应。当然,双方还有一些分歧,比如像《神不灭论》,就是讲人有没有后世这个事情。儒家一般来说,对这件事情不讨论的。但我们佛家呢,讲究三世轮回。所以当时文化界的领袖,慧远大师,就专门著了一篇《神不灭论》来回应。还有一篇《沙门不敬王者论》,也是跟当时的文化界进行探讨的话题。

儒佛相争,是当时产生一些现象。通过这些文章,就劝服了当时的一个权臣,叫做桓玄。他本来是要对佛教进行整顿的,阅读了慧远大师写的这些文章书信,后来他就打消了这些念头。

我们再来看,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慧远大师,在《高僧传》里的内容是这样的:“年十三游学许洛,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他同时博学儒家的经典,对庄子老子也熟悉。“后闻安(道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而悟……” 慧远大师接触到佛教经典以后,他发现,儒教的经典,道教的经典,都很不错,但是佛教的经典一下就让他有所开悟。

同样,僧肇大师“以傭书为业”,就是给别人抄书,他自己家很贫穷。但是他的志向呢,“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常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就是感觉到,在安顿身心这里面,很多道理没讲清楚。“后见旧维摩经”,就是旧的维摩诘经,我们知道佛经的版本很多,当时看到的是旧版的维摩诘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就是说,佛经真正能把儒家经典里面有的、但是没有直接阐发出来的要义,道家经典里面有的、但也没有很直白阐发出来的要义,那种深密的要义,如何修行的要义,真正地呈现出来了,所以说“始知所归矣”。

刚才说的都是佛教内部的人物。那我们再举一个不是佛教内部的。我们来看唐太宗李世民怎么说。

唐太宗李世民,“遣使向京取《瑜伽论》”,就是《瑜伽师地论》,是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取来的。“论至”,就是翻译好了以后,“帝自详览。睹其词义宏远,非从来所闻。叹谓侍臣曰,‘朕观佛经譬犹瞻天望海,莫测高深。法师(这是指玄奘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朕比以军国务殷,不及委寻佛教”。什么意思?他说我这段时间呢,就是军务繁忙,他作为一个皇帝,一天到晚要忙着很多事情,实在没有时间去看佛经。“而今观之”,我现在稍微有点空,粗粗阅读了一下,“宗源杳旷,靡知涯际……九流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方就是对比,汀滢之池去跟那个渤海去比。大家知道,道教老子姓李,唐太宗李世民他是以老子道家作为第一位的。他认为是自己的这个李,是李聃的李。他看了佛经以后,才知道佛法的广大渊深。

这就是佛教跟儒教相争以后,当时一些人士的看法。

那么,儒教经典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也来学习一下。比如说,《尚书》里面有一句话,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称为中华十六字心传,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惟危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地藏经》里面的一句话,我觉得正好可以解释。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是不是啊?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善念很少。举心动念,都是嗔念,都是贪念,都是痴念,所以叫人心惟危。

那道心呢,“道心惟微”,你想去寻求那个道心,又非常的玄妙,隐藏起来了,非常的微妙,怎么办呢?怎么去追寻呢?它说叫做“惟精惟一”。需要把我们的心用在一个点上,然后要走正道,走中道,走中道叫做”允执厥中”。这是《尚书》里面的话。

《大学》里面的话呢,也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谓“大学”,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大学。那时候的小学称之为训诂,学习每一个字到底是什么含义,叫训诂之学。大学呢,叫做大人之学,就是学习怎么成为一个君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开发你自身本具的光明的觉性。当然,这有点偏向于佛教的解释了。如果换成儒家的说法,就是培养我们光明的心性。这是第一步,叫明明德。第二步,你自己光明的一面开发出来以后,再去照亮别人、启发别人的这个本觉心性,就叫做“在亲民”。第三步,“在止于至善”,如果按照佛教的话来说,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成就佛果,广度众生。

所以你看,这些经典其实都有解释的余地。所以到后来,佛教跟儒教合流的时候,明朝晚期的那些大法师,比如说像蕅益大师,像憨山大师,他们就以佛理来解释世俗。比如说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些,就可以用止观来解释。

我们再来看《中庸》。《中庸》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你看,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儒家也有儒家的道,不是只有道家才有,佛家也有佛家的道,三家都讲这个道。儒家的这个道,是指什么呢?它说“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跟《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一样,“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无为法是道体,无为法的道体能够离开有为法吗?那不可能离开的。所以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一个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你要非常的慎重,非常的警惕。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你要保持一颗恐惧的心。恐惧什么?举头三尺有神灵。所以叫做“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接下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为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性,到底性格是怎么样的,心性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君子是小人,平时都是隐藏着不太看得出来,什么时候会显发出来?在你一个人的时候,独处的时候,这时候他的真实本性会显露无遗,所以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所以“故君子慎其独也”,因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个人心性中那些隐密细微的黑暗一面,就会滋长,做一些懈怠放逸之事,无礼之事,无耻之事,乃至非法之事。

以上介绍了儒家的一些经典。所以,讲修行,并不是只有佛家才叫修行,只有道家才有修行。儒家经典所说的,我们能做到了,那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讲座:戒海法师

未完待续
...

录音整理 | 照滟    初校 | 慈莎

二校 | 果熹    图片| 赵德明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扫码关注 西园戒幢律寺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