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说极乐世界的安乐叫做“去来进止,情无所寄”。这种安乐虽然令人安适悦意,但是它不会让人生起强烈的贪欲。它令心清明而不生贪着。 还有一位特别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相应的一尊佛菩萨——阿弥陀佛。 在《无量寿…
每一尊佛菩萨本身的功德力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尊佛、菩萨往昔在因地修行的过程当中所发的愿力是不同的,他们所修持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成道以后显现出来的果德也是不一样的。 前言 阿弥陀佛,尊敬的大…
收录于 合集 #护正知品 11个 第二个部分是谈护心的方便——正知正念。 前面学到了护心的重要性,了解了护心的重大意义以及护心的总原则,接下来就说到怎么来护心,通过什么方式来达成护心? 我们都想保护自己的…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9个 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品——《护正知》。 《护正知品》有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强调了护心的重要性。这个部分从三个层次来开显。 首先,如果我们想要守护好学处,就必须要守护好我们的内…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8个 虽然长久念诵,修各种苦行,但如果心是散乱的,佛说“彼无益”,不能够达成“所作成办”,只能是种下一个善根。 定是五种别境心所之一,“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心…
如果能够勤修三摩地,证到禅定,就能得到升于梵天的果报。可是“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外道精进修定都能够升到大梵天去,作为佛教徒,我们修持的都是非常微妙殊胜的善法,但是如果我们的内心很散漫,没有力量…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7个 这段话在《入行论》里面是被引用最多的,非常形象。世界上顽劣的有情多得如虚空一般,怎么能都制服他们呢?如果我们熄灭了内在的嗔心,就已经断除了一切的敌人。所以古德经常讲“菩萨…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7个 我们放生,要把它放到什么地方才能不被人杀害呢?但是当我们的心中完全舍离了杀盗等的恶念,就是戒波罗蜜多的圆满。 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戒的自性:“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谓…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5个 下面讲到,一切的过患是心所生的,同样,一切的善法功德,也必须依心而圆满,所谓“诸善由心生”。在第九到十七的偈颂里边,把六度都归纳为心的圆满。六度的圆满都是心的圆满: 如果说…
收录于合集 #护正知品 4个 我们上节课讲到了护心,这些偈颂看上去非常简单,大家也都觉得,谁不知道佛法的核心就是心呢?都讲“道家修身,佛家修心”,一般世间人都这样讲。但是对心的考察,事实上我们在实践…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