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之行
|
|
|
年份:2016年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放生感悟
放生感悟
每次放生,都满怀感恩。感恩佛菩萨,也感恩这些被解救的众生,是它们在成就我们趣向菩提之路!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惜惜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绿水环绕。是的,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这样一个地方,当然不能浪费资源。所以,我们常常去放生。
参加放生,是在学佛后开始的。
那是看莲池大师的《戒杀放生文图说》,其中有篇“母鹿断肠”:一位爱打猎的人在山里射中一只小鹿,母鹿奋不顾身地冲到小鹿身边,为它舔着伤痕。但小鹿终因箭深伤重而死,母鹿惨痛悲鸣,也死在当场。当时,我被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想起自己以前因为无知,伤害过数不清的生命。
是呀!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孩子?当父母出门时,我们都会惦记着,盼望父母早日归来。当儿女远离时,父母更是朝思暮想。同样一个生命,仅仅因为身体形状不同,我们根本就不曾想过,它们也会有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也会在家里盼着亲人回家团圆!
莲池大师的话让我醍醐灌顶般清凉,顿觉往日都是在迷迷糊糊中度过。生命是多么宝贵!虽然这句话经常看到,也经常听到,但都是狭义的理解,以为只有人类生命才应当珍惜。如今才知道,不仅人类,凡有生命的都是一样!
以前到菜场并未有什么特别感觉,见到杀鸡宰鸭也觉得很正常,我所见的哪家不如此呢?第一次参加放生时,和几位居士一起到市场买鱼。看到或大或小的鱼在盆里拼命挣扎,我仿佛听到一声声无助哀求、呼救的声音!摊主一刀刀砍到鱼身上,血水流了一地。第一次感到,心里真不是滋味,想快些离开这个屠宰场!我们买好鱼,匆匆赶到漓江边放生。原来,放生还有仪轨呢!师兄说,放生仪轨很重要,包括忏悔、皈依、发愿等内容,更辅以佛号和咒语的加持。如果不行仪轨,只是救其生命。若按如法的仪规放生,不仅救了它的生命,更有它的慧命!
放生时,看着一条条鱼儿欢快地游入江中,真是欢喜极了!是呀,人类都向往自由,其他生命何尝不是?“众生原同一种性,只是业缘别形体”。在放生的一刹那,最能感悟到生命的可贵!
从此以后,我常去市场,慢慢和那个市场的卖鱼摊主都认识了。他们本性也都是好的,只因不懂得因果而造作这么多杀业。像卖鱼的,手天天泡在水里,完全变了形,看着都觉得恐怖,觉得可怜!想想自己没学佛之前,不也是这样吗?杀过多少生命也数不清楚呢。他们都知道我们是买来放生的,价格会算得便宜一些。而我每次都要求摊主能够随喜参加放生,哪怕放一条小鱼都好。借此机会给他们种下些善根,愿他们早日回心向善,早些改行!
常放生,可以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情景。记得有次是去木龙洞口的漓江边放生,那天有四百多条荷花鱼,放下之后,几百条荷花鱼居然围成一个大圆圈,很整齐地往右转了三圈才散去。
另一次是和几位师兄同去市场买鱼,居然买到一条七斤半的大斑鱼。这是我们放过的最大的鱼啦!大家都很兴奋,还纷纷和它合影!那天,天气特别寒冷,岸边除了我们,一个人都没有。我和一位师兄在岸边唱着佛号,已放走的大斑鱼突然从水中跳了起来,溅起很高的水花。然后,摇摇尾巴往深处游去了……它好像是在感念佛恩呢!
还有一次,是跟随出家师父到离桂林市十公里的尧山顶放蛇。那天共放了十八条大蛇,当师父念完仪轨后打开网兜,十多条蛇如箭般“嗖”地就往草丛里钻去啦!只有一条最大的,在每个人脚下慢慢滑过,像在感谢我们每个人!看到这一幕,你还不相信生命都是一样的吗?它们获得自由后,同样感到欢喜,知道感恩;它们被杀时,也同样都会害怕,都会痛苦啊!我们的手指被割破一个小口都会疼上几天,更何况它们要经受的是千刀万剐、开膛破肚啊!
一位常在桂林放生的法师曾对我开示说:放生也是在修法,但看各人的发心。如果是为求现世的健康长寿,或后世得到人天果报、不堕三恶道而放生的话,就成了人天善法;如果是为了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而放生,就是出世间的解脱道;如果是为拔济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放生,就是在修大乘的菩萨道。
每次放生,都满怀感恩之心。感恩佛菩萨,也感恩这些被解救的众生,是它们在成就我们趣向菩提之路!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戒杀和放生,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慈悲之心。愿所有人都能戒杀,进而加入放生行列。更愿所有人能早日素食,因为这是更彻底的放生。
让我们共同使这个娑婆世界转为人间净土吧!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救你一命,救我一命
救你一命,救我一命
加拿大Ann Coombs女士在十五年前罹患恶性皮肤癌并扩散到骨头,医生告诉她只剩三个月的生命。当时,她忙碌的生活(服装顾问兼电视节目主持人)因此突然中断。在等待死亡时,她偶然接触到佛法,并间接由朋友处得到一尼泊尔高僧梭巴仁波切所教的延命方法──放生。她积极实践,每天救一百条命,三个月后完全康复。七年前,我曾和她通过电话,确定了这些事实。当时她还告诉我,三个月前癌又复发在她左乳。她积极放生,并再次康复了。
现在她仍然健康,工作内容则与生病前不同。她经常到世界各地演讲,邀请她的企业是国际知名的Panasonic、America Express等大公司。她推测未来商业的改变、领导者角色的改变及慈悲心在企业界的运用,说到科技对人际关系、人的心识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当然也提到北美洲社会的浪费和对地球的迫害,以下是我们的对谈。
雷久南
企业界请你演讲的动机是什么?
我在教导大众媒体相关的专业经验和公信度。我的公司有一部门在协助公司解决问题、增加利润,已有五年的成果。我们一方面帮助企业界增加盈余,一方面教导他们慈悲心的运用。
你提起你的生活上有两个转折点?
第一是健康的转折点,也就是依梭巴仁波切的指点,放生而恢复健康。
不少人想知道你是如何去实行的,在美国能找到活的动物放生吗?
只要有心就有办法。我住在温哥华海边,可以由海鲜市场买到活的牡蛎、螃蟹等。我将它们放回海里,为它们的重生而祝福。我并没有特别的仪式,只是祈祷它们能存活,一方面救它们,一方面也救自己。每次在做的同时,会觉得自己体内有更新的生命力。第二个方法是去鱼饵店买蚯蚓放生,这很容易做到。我放了成千的蚯蚓,有一天我的家人打电话来,要求我不要再带蚯蚓回来,因为我家整个院子的草地都在动。那时,我已放了五千条以上的蚯蚓。我现在仍继续放生,只是没有放那么多而已。还有一个方法是去SPCA动物收容所,为猫、狗找到新家,这些动物平均只能在收容所活三天就被处死。最近,我救了只奄奄一息的小猫。我先将它送到兽医处,救活之后再为它找新家。我在小报上登广告,这些广告都很有创意。我还记得其中的一则是说∶“一个爱的社会,爱四脚而不仅是两脚,不要错过机会!”我是先把猫、狗带回家,再找新家。
上次你提起一天救一百条命?
是的,那包括蚯蚓,现在平均每天救一百条命。
你觉得身体康复的关键是什么?
慈爱的心没有恐惧。我非常积极的康复自己。现在我还有恐惧,但我将这恐惧的心化为积极的动力。
你觉得对你帮助最大的力量是什么?
梭巴仁波切对我的关怀和慈爱。虽然那时我还没见过他本人,但直到现在我还感受得到他的慈爱。遇到这些明智慈爱的人,使我的生命发生改变。同时,我积极寻求帮助我康复的人,包括清肠的、有机农耕的、教我静坐的,等等。直到现在,我都依赖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你觉得仅靠这些养生方法就够了,还是必须配合放生?
对我而言,必须同时做。放生是生命最深的一课,在放生的同时,我也放下了自己的烦恼。为他人着想的力量,能康复很多层面,虽然当事人仍在恐惧和危机中。
可否谈一下你生命第二个转折点?
第二个转折点是心灵的。在印度参加时轮金刚法会时,我进一步了解到佛法的真谛(究竟的真理),也深深体会到听闻佛法的好处。作为一位企业家演说者,我在佛法中最大的受益是无缘大慈(无条件的爱心)。
可否谈谈今后的工作、生活方向?
我会继续旅行,去世界各国,年底我被邀请至土耳其。我希望工作不断扩展,联合其他人的利益,让更多的人借“正业”互相利益。我的工作都是靠口传介绍,从不主动去寻求,这是参加时轮金刚法会之后的改变。正业是我们这一生的选择,要生存也必须有些趣味。
可以谈谈正业吗?譬如一个人如何追寻自己的正业?
正业一方面可以利益他人,一方面使人有足够的生存条件,如吃、穿、住、心安等。如此追求则需要勇气,因为需要冒险面对不可知的,也需有创造力、想像力,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寻求工作的方法正在急速改变,因此,我演讲的题目之一是《改变、勇气和创造》,这和正业有直接关系,介绍如何借用观想、静坐和行动找到正业。
在结束今天的谈话时,可否分享你对世界的祈愿?
愿大家能认识彼此相同之处。在环游世界时,我一再发现我们的相同之处。在奥克荷马市爆炸事件后,我正巧去那个城市。我无法形容当时所看到的景象,实在无法理解人怎么能如此互相残害。地球上没有任何事可以容许人对人的残害,恐惧和憎恨将带来自我毁灭。只有爱心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这是我的梦想和心愿。即使我这一生不会看到,但我知道,这是可能的。因为很多人都有这个梦想,我经常遇到他们。我们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美好世界。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将心比心谈放生
将心比心谈放生
圆因法师
一、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甚难,所遭受的责难批评也最多。这是因为末法众生业障深重,没有福报消解自己多劫以来所造之诸多恶业;更是因为末法众生昏庸愚昧,没有智慧分别真正的正邪是非。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于《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尝言:“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
往往魔障一来,批评、谩骂、指责的声音一起,不只普遍一般人对放生大加讨伐,甚至放生同俦也信心动摇,对放生一事有所怀疑!
二、毁谤质疑
最近常听人批评放生后的生物不少死在荒野上;且面临环境变迁,气温、水温的变化,高度、纬度的改变,湖水、潭水的清浊种种问题,放后也未必会活;更有人认为放生外来品种的异类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说放了虾被小鱼吃,放了小鱼被大鱼吃,也难逃一死,干脆不要放了!
很奇怪,现在的人对于自私营利之事,名利当前,丝毫不曾考虑周全,不畏因果报应,恣意行事,鲁莽冲动,全心投入,一点犹豫都没有。但对行善戒杀放生之事却总是推三阻四,千思万虑,用尽各种逻辑思考,考虑尽科学、生态、环境、温度、纬度、高度等各种知识,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仿佛所有论点都可以推翻放生似的!末法众生,颠倒是非,喜恶畏善,认假为真,避正就邪,莫此为甚!
三、放生第一
末法今日,未有一件事像放生这般,引起那么多的怀疑批评,引起那么多的指责谩骂。这是因为,放生功德无量无边,放生就是救命,直接又容易,人人可行,处处可做,最容易消除业障。但累劫以来的冤家债主、邪道魔众环伺左右,不愿我们那么轻易地消除罪业,因而百般阻挠,助长无明,使放生一事显得困难重重。所以,愈珍贵难得的法宝,在末法时期提倡起来障碍愈多。由此可见,放生是如何殊胜。正如《大智度论》所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其实,面对外界的谩骂批评,只要我们心存慈悲正念,一切横逆毁谤等于在消除我们的业障,成全我们的道业。且让我们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关于放生的诬蔑轻贱吧!只要随时反省自己放生时是否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即可。所有的毁谤批评都是菩萨度我,都是消我的业障!
四、将心比心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是对所有放生质问最简单、最明白的回答!将此心比他心,把自己设身处地当成今天被关入牢笼的鸟或当成今天被抓待烹的鱼虾,你会不会惊慌失措?会不会恐惧万分?希不希望他人救己一命、还你自由?
如果有人要救你,旁边却有人说:救也是白救,搞不好等一下又被抓,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放你,旁边却有人说:以前放过的不少都死在郊外,现在把你放了,可能也会死于荒野,劝人家不要放,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解救你,旁边却有人说:这些生下来就注定要给人吃的,杀你、吃你是天经地义,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帮助你,旁边却有人说:这已是受伤残废的,放了也难逃一死,你恨不恨他?
如果有人要搭救你,旁边却有人说:这是外来品种,放了会影响生态平衡,也可能适应不良,杀了算了,你恨不恨他?
或者有人不以为然地说:你只是幼弱婴孩,放了也没有求生存活的能力,杀来吃反而鲜嫩,你恨不恨他?
再有人说:你将不能适应外面的气候、温度,甚至不能适应空气、湖水的清浊,放了也是白放,也难逃一死,劝人家不要放你,你恨不恨他?
反过来说,这些人既不是水族,又不是飞禽,凭什么认为它们在一个崭新的环境中没有足够救生求活的能力?“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我们应发慈悲救命之心,拯救眼前受苦受难、饱受痛苦煎熬的众生。天地万物皆有灵性,皆知感恩图报,更有保全性命之求生本能!再者,放生自有放生的因果报应,毁谤放生自有毁谤放生的因果报应。
五、放生即救自己的父母子女
放生的诸位菩萨,应不预定时间、地点采买,不固定时间、地点放生,以免有“心”人士伺机捕猎兜售。对放生地点,应选择宽广隐密并适合放生物命生存的天然环境。在购买、搬运、皈依、放生的过程中,也应力求周到完善,将每个众生当作自己累劫以来的父母、子女一般呵护!
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绝大部分生命均能重获自由,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极少数生命或力竭或命运坎坷,在放生后不幸死亡,至少也死得其所。死于自然怀抱,犹千万倍幸于被宰、被割、被煎、被炸于鼎镬而入人口腹之中!
智慧无上的佛陀在《梵网经》中殷殷告诫我们:“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更明白地说,六道众生,皆我父母;放而生者,即救我父母。
累劫以来,每个众生都与我们互为父母、手足、儿女、亲眷。面对自己的父母亲眷被擒、被关、被宰被杀之际,还不竭心尽力、义无反顾地解救他们,真是禽兽不如啊!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大德曰生 • 放生的意义
放生的意义
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是救护那些被擒获关押、将被宰杀而命在垂危的众生之命。众生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救它们的命,它们的感激最深,功德也至大!
放生就是还债
我们累劫以来所造杀业早已无量无边,放生就是出钱、出力来救赎有情生命,以偿还我们曾经积欠的无数杀债。
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是救命在旦夕、随时将被宰杀的生命,是千钧一发、刻不容缓的行动,就如医院的急诊急救一般,一个刹那、一个行动便可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放生就是慈悲
慈悲心是学佛根本。放生是为解除众生的苦难,起慈悲心予以救助。在放生过程中,慈悲心可获得极大增长。常常放生,慈悲心也随之长养,与佛心更相契,道业更易成就。
放生就是平等
任何众生的佛性与佛菩萨无二无别,因而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在放生中,让我们觉悟到众生皆知贪生怕死,皆知趋吉避凶,皆有喜怒哀乐,与我完全相同。众生更具备真如佛性,一旦业尽情空,未来皆能成佛。所以,救一众生如同救一佛子,等于救一未来佛。
放生就是实践
与其空口说得万言,不如老实行得一字。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在放生行动中,真正培养慈悲,真正解救生命,真正为众生皈依、念佛、忏悔、回向,真正体会众生平等一如、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道理,真正做到自利、利他,这样的修行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放生就是积极
吃素与放生,是学佛人行持上两件重要的事。但吃素只是止恶,是消极地不再造杀业,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放生却是扬善,是积极地救助生命,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吃素而不放生,以往所欠杀债是有果报的;放生而不吃素,所赚功德又因吃肉杀生都赔光了。所以,吃素、放生是一体的两面,须相辅相成,同时并行,效果才会显著。
放生就是方便
我们当天放生,无数身陷牢笼的众生马上获得自由,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马上重获生机,无限功德马上可以获得。并且,不论一人多人、钱少钱多、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发慈悲心,什么人都可以放生。放生不像其他功德,无须等待机缘,自己可以主动进行;无须依赖别人,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千千万万人一生中做不到的功德,我们可以经由放生,在短时间内独自一人完成。若能以此广为提倡,功德更加不可思议。所以,放生功德异常殊胜,非一般有漏小善所能比!
我们今生的命运,是多生以来所造无数善恶因缘呈现的结果。造善因得乐果,造恶因得苦果。但未来命运却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透过积福行善,诚心忏悔,命运完全可以改变。而放生既直接又快速,不仅功德甚大,改变命运的力量也甚为显著。
放生就是解冤
每个众生在多生累劫以来,都曾与我们结过冤仇。冤仇既结,怀恨在心,必当伺机报复。而放生正可以解冤释结,化敌为友,避免彼此的冤冤相报!
放生就是消灾
灾难不幸之所以发生,都是源于我们以前所结冤业、所造杀业而来。放生解救众生的命,在免除众生死难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消除宿业,免除未来将偿受的不幸业报,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
放生就是治病
疾病绝症之所以发生,许多都是因为我们以前杀生感召的杀业而来。既造杀因当结杀果,既造杀业当受杀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偿还杀债,不再造作疾病根本之一的杀因,兼以重光慈悲仁爱之天性,病苦自然有望远离。
放生就是救亲
每个众生在无始的轮回中,都曾与我们互为父母、子女、手足、亲眷。只因彼此业缘不同,今朝我幸而为人,彼不幸而沦为畜生。放生是救拔我们累世以来的亲友眷属,使其重获生机,安享天年!
放生就是福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层浮屠。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救一众生,功德已无量无边,何况解救众多生命!放生是积极大的福,行极大的善。因此,积福行善,莫过放生!
放生能助生西
放生三施俱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举尽得。修行人以念佛为正行,以放生为助行;念佛为主,放生为从,如此修行,如顺风之帆、顺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多。以此无上殊胜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大业必得极大助缘。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佛教与和平
佛教与和平
佛教告诉我们,要根治世界的乱源,须从人们的心灵净化做起,从众生心中去实现人心的和平,从实践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义,才能完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星云法师
永久的和平是千古以来人人梦寐以求的美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和平的愿望,人人都有权利要求过安定、福乐、没有战争恐惧的生活,因而有环保、禁核、限武的呼吁。但这些并未有效、具体地达到和平目的,因为“和平”不仅意味着没有战争或战争停止,而是要求永久的幸福与安宁。内有不平不和之心为因,外有不和不平之事为缘,彼此互相影响,世界便永无宁日。故只重视禁核等外在措施,而不重视内心的净化,并非真正的和平。
佛法着重于内心净化,认清世界不平等的根本,源于人们内在的无明我执,及贪求权力、名誉的欲望。由于贪染心的占有,彼此就会引起冲突,从而招来不息的斗争。佛法告诉我们,要根治世界的乱相,须从人类的心灵净化做起,在众生心中实现人心的和平,从实践佛法无我、慈悲、尊重、包容的教义,完成真正世界的和平。所以,佛法是和平主义的内容与力量。
以无我观致力和平
《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是纷争的根源。华文的“我”,旁边是个“戈”,暗喻“我”是引起纠纷的最大因素;英文的“我”,则是个大写字母,可见“我”是多么自尊自大!人类往往因为执着于“我”的看法、“我”的财富、“我”的利益、“我”的名位,因“我”而自私,因“我”而执着,因“我”而爱染,因“我”而纷争,“我”之一念,令人永不安宁。《法华经·譬喻品》说:“我见太重之人,喻如饿鬼。”因此,欲求世界和平,必须无我。无我才能大公,大公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问太虚大师:“如何才能和平?”大师回道:“慈悲无我。”可见,想要求得和平,正本清源之道,首先是消除心中的我执。
佛陀开示比丘:衣服不慎撕破,内心会懊丧;树叶在身旁掉落,内心毫不介意。实因衣服有我执而起爱染,树叶与己无关,不起爱染也。
为唤起世人舍除执染的错误见解,佛陀说法时,即以“缘起无我”的正见,纠正众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谬见,进而以无我的实践利益众生,以无我的精神处事待人。因为无我,则无对待;因为无我,则无颠倒。因此,无我感召的和平,才是根本的和平。
以慈悲行实践和平
一切法若无慈悲,皆为魔法。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法句经》云:“众生皆畏死,无不惧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杀勿行杖。”吾人若能彼此易位,若能视众生如己,则实践慈悲不难。
中国南北朝时,佛图澄为救度被残害的无辜百姓,以慈悲化度视人命如草芥的石勒、石虎,普救天下苍生,即为脍炙人口的一例。
阿育王征服印度诸多小国,怨恨不止,以慈悲摄受,以“法”教化,民心才肯降服。所以,用慈悲和法的力量,才能真正化解凶暴。
佛教所提倡的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不但要以同体的慈悲解救众生,更要用无缘的慈悲为广大众生救苦救难;不仅要消极地不做恶事,更要积极地行善;不只要一时口号的慈悲,还要力行务实的慈悲;不唯以图利、求偿而行慈悲,更要无相、无偿而行慈悲。吾人若能有此共识,则见他人痛苦时,即能以悲心拔除其苦厄;当见不欢时,即能以悲心施予安乐。《涅槃经》云:“慈息贪欲,悲止嗔恚。”人人能以慈悲相待,则一切众生皆得福乐。果能如此,世界当和平安乐。
以尊重心谋求和平
人人都喜欢被人尊重,却容易忽略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佛法在恭敬中求”,是学道的基本要件。每个人生存的空间,都有其发挥一己之长的地方。中国古人一直主张:君子不为苛察,要敬人、爱人,记人之长,忘人之短;要扬人之善,勿讦人之恶。
五个手指互相尊重,才能团结成一个拳头,才有力量谋求和平。
战国时为人称颂的“将相和”,讲述了蔺相如尊重廉颇,并得到廉颇尊重回报的故事。此外,赵国文武大臣和平相处,使赵国避免强邻侵扰,化戾气为祥和,也是传颂千古的美谈。
佛教中,念佛、拜佛都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信徒尊重三宝,佛教才能和平有序。没有尊重,彼此猜忌,彼此轻视,怎能和平相处?所以,没有尊重的和平决不能持久。反之,欲图持久和平,必须建立尊重之心。佛门大众若能互重互敬,团结一致,祈愿世界和平,当非难事。
以平等心进取和平
平等与和平是一体两面的真理。佛教是爱好和平的宗教,因为佛教提倡众生平等的精神。佛陀在菩提树下初成道时,即宣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一众生与佛平等的宣言,实为亿万众生得救的明灯。
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佛陀常说:“我不摄受众,我亦是僧数。”佛陀常为有病比丘洗涤身体,替失明弟子穿针缝衣,向初学比丘忏摩,以平等心与僧团大众相处,从未以统治者自居。充分说明,平等必须人我共尊,不是用强制手段逼迫对方就范,而应顾及对方尊严。唯有人我共尊,才能达到彼此平等的境地。
平等更需要彼此立场互易。经典中一再提醒我们,应增长慈悲胸怀,见到他人苦难,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假如他是我,假如我是他,如此立场互易,才能自他平等地相处。
《杂阿含经》的四不可轻,也说明平等原则。佛陀主张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皆能为僧”、“四姓皆可出家”、“不轻后学”等,处处树立了佛法和乐、平实、平等的风范。
因此,欲求世界和平,必先呼吁世人建立平等心。不但大国小国要平等相处,各种族之间要平等相处。尤其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强尊重弱、以有尊重无、以上尊重下。唯有在平等观念之下,人人平等共尊,才能进取世界和平。
自由与和平是人类心灵生活的最高追求,尤其在这个是非颠倒、战争迭起的时代,人人自危,大家对和平更是渴望不已。
然而,综观今日举世纷纭,政治上的以强欺弱,经济上的贫富不均,宗教、种族的排挤,男女、地域的分歧,这些不能和平解决的问题,莫不是因为彼此不能平等共存所引起,所谓“不平则鸣”。为此,一九九六年国际佛光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特别以“平等共尊,和平共荣”作为大会主题,希望以佛法的“生佛平等”、“性相平等”、“自他平等”、“事理平等”、“空有平等”等真理,唤起世人的觉醒与共识。让大家真正了解,世间的混乱、动荡,处处充满危机,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所以,要未来实现和平,关键是做到下列六点:
第一、在嗔恨之处散播慈悲的种子。
第二、在仇视之处施予宽恕的谅解。
第三、在怀疑之处培养信心的力量。
第四、在黑暗之处点燃般若的火花。
第五、在失意之处提出明天的希望。
第六、在忧伤之处增予喜乐的安慰。
如此,才能获致和平,达到和平救世的目的。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和平之声 为和平而工作
为和平而工作
和平运动组织能不能用爱语说话,指出和平的道路呢?我想这取决于参加和平运动组织的人们自身是否安详。如果没有安详,我们就不可能为和平做任何事情……和平运动中充满了愤怒和憎恨,它不可能走上我们所期待的道路。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活得安详、争取和平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禅修对我们来说那么重要的原因,它可以使我们获取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一行禅师
在法国梅村,我们收到很多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菲律宾等地难民营的来信,每星期有几百封。读这些信是令人痛苦的,而我们又不得不去读,因为我们要和难民们保持联系。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但是苦难是如此深重,有时候我们很泄气。据说一半的船民死在大海,而能够到达东南亚一带海岸的只有一半。
船民中有很多年轻女孩子被海盗们强奸了。尽管联合国和很多国家努力帮助泰国政府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但海盗们还是继续给难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一天,我们收到一封信,信中说,在一只小船上,有个年轻女孩被一个泰国海盗强奸了,结果她跳海自杀了。女孩只有十二岁。
当你首次得知这类事情的时候,你自然会站到女孩子一边,恨透了那个海盗。可是当你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看法就会不同了。如果你站在女孩的一边,事情很好办,只要拿起一杆枪把海盗打死就行了。但我们不能这么做。在禅修中,我认识到,如果我出生在海盗所住的那个村庄,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那么现在我就是那个海盗。有很大的可能性,我会成为那个海盗。我不能这么轻易地谴责我自己。在禅修中,我想到暹罗海湾一带,每天有几百个婴儿降生,如果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政治家及其他人不采取行动来改善当地环境,那么25年后他们中会有一大批人成为海盗,这是肯定的。如果你或我今天出生在那些渔村,25年后我们就可能成为海盗。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对这类事件的存在都负有责任。
在一次长时间的禅坐之后,我写下了下面这首诗。诗中有三个人:那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海盗和我。我们彼此看看,是否能在彼此的身上辨认出自己的影子?这首诗的题目叫做《请用我的真名呼唤我》。因为我有很多名字,当我听到其中一个名字时,就不得不应一声:“哎”。
不要说 明天我会死去
因为直到今天 我一直在降生
请仔细地看吧 我每秒种都在诞生:
我是春天花枝上的蓓蕾
我是羽翅稚弱的小鸟
在新巢中学习歌唱
我是花心里的毛毛虫
我是石中的玉
为了痛哭和欢笑
为了恐惧和希望
我一直在降生
一切众生的生和死
是我心脏的律动
我是水面上的蜉蝣
我是春天里啄食蜉蝣的鸟
我是碧池里快乐的青蛙
我是以青蛙果腹的草蛇
悄无声息地发动了袭击
我是乌干达的孩子 瘦骨嶙峋
腿像竹竿一样细
我是军火商 把杀人的武器
卖给乌干达
我是那十二岁的女孩
一只小船上的难民
被海盗强暴后
我跳进了大海
我是那海盗
我的心还不懂理解和爱
我的快乐像温和的春天
它使花儿永远绽放
我的痛苦是汹涌的泪河
它注满了四大海洋
请用我的真名呼唤我吧
这样我就能马上听见
自己所有的哭泣和欢笑
这样我就能看到
我的快乐与痛苦不二
请用我的真名呼唤我吧
这样我就能醒过来
这样我心灵的悲悯之门
就会永远洞开…… ……
今天世界的形势仍然如此。人们完全偏向某一方或某种意识形态。为了理解一个苏联公民的痛苦和恐惧,我们必须与他(她)成为一体。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我们将会受到双方的怀疑。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完全站在此方或彼方,我们将失去为和平而工作的机会。调解就是理解双方,向一方描述另一方正在忍受的痛苦。只有这样做对和平才有很大的帮助。在普罗维登斯禅定中心的一次静修中,我请一个人描述他在河里游泳的感受;接着练习15分钟的呼吸,再描述一下他作为这条河的感觉。为了能够用河的语言和感受来表达自己,他就不得不成为那条河。在此之后,我又请了一位曾经到过苏联的女士,让她描述一下她作为一个美国人的感受;呼吸、禅修一会儿之后,再请她描述一下她作为一个苏联国民的感受,并说出她所有的恐惧和她对和平的希望。这位女士做得非常成功。这些都是与不二相关的禅修练习。越南的年轻佛教工作者努力去做这种禅修,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服务中牺牲了。我写了一首关于怎样不抵抗、无怨憎而死的诗,为我的年轻兄弟姐妹,这首诗的名字叫《忠告》:
答应我
在这丽日当空的时候,在今天
答应我
即使他们以山一样的憎恨和狂暴
把你击倒在地
记住,兄弟
人类不是我们的仇敌
尽管你的叹惋无言以喻
尽管你的愤怒无边无际
可是,兄弟
憎恨永不能使你直面
人心中的野兽
如果有一天
当你独自一人面对这头野兽
你要英勇无畏
眼神温良
用微笑绽成一朵花
而那些爱你的人
将目睹你穿越
一万个世界的生和死
又是独自一人向前走
我低垂了头
可是我 明白了慈悲的不朽
在这漫长崎岖的路上
将有日月闪耀
照亮我的征程
禅修是为了认识到痛苦的存在。佛陀第一次讲法就是关于痛苦和出离痛苦的方法。在南非,黑人民众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白人民众也在受苦。如果我们站到其中任何一方,我们都无法完成调解的任务,为他们带来和平。南非有人能与黑人、白人两种社团保持联系吗?如果这种人不多,那么形势就很糟糕了。必须有人能与双方保持联系,理解双方的痛苦,将双方的感受告诉对方。有人在为地球上两大阵营之间做理解、中介和调和的工作吗?你会成为那种深刻理解双方痛苦的人吗?你能传达和解的信息吗?你也许没有意识到你们的国家制造了很多常规武器,卖给第三世界国家,使那里的人民自相残杀。你很清楚,比起这些杀人武器来,这些国家的孩子和大人更需要食物。然而没有人有时间去组织一场全民讨论,来审视一下制造和出售杀人武器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太忙了。常规武器在近30年、40年、50年里已经杀死了很多人。如果我们只想着将来会爆炸的原子弹而不去注意现在正在爆炸的炮弹,我们就犯了某种错误。我相信里根总统说的话,即美国不得不继续制造和出售常规武器,因为如果你不做,别人也会做,这样美国就会失掉它的经济利益。这不是件值得一说的好事,这句话是有偏差的。这个声明只是借口,但确实有些因素在推动他和整个国家继续制造并出售常规武器。比方说,如果停下来,会有很多人失业。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废止军火工业,该提供什么工作以帮助那些工人呢?
没有多少美国人意识到这些武器每天在第三世界杀死很多人。议会没有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花时间去清晰地审视形势,所以无法改变政府的政策。作为国家公民,我们有很大的责任。我们认为政府在制订政策方面是自由的,但这一自由是建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也许你认为如果进入政府并掌握政权,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但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成为总统,将面对这一困难的事实。你大概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只是略好一点儿或略差一点儿而已。
因此我们必须看到真相,真正的形势。我们的日常生活、饮食方式都与世界政治形势相关。禅定就是为了深入地观察事物,弄清我们怎样才能改造环境。改造环境就是改造我们的心,改造我们的心也就是改造环境,因为环境就是心,心就是环境。觉悟是重要的。炮弹、非正义、武器和我们的存在本身,这些事物在本质是一样的。这就是入世佛教的真正意思。
……
在和平运动中有很多令人气愤、沮丧和误解的事情。和平运动组织能写出非常好的抗议信,却不能写出一封充满爱心的信。我们要学会给议会或美国总统写一封他们想读的信,而不是被弃之一旁的信。你说话的方式和你所使用的语言不应该把人们拒之门外,总统像我们大家一样也是人。
和平运动组织能不能用爱语说话,指出和平的道路呢?我想这取决于参加和平运动组织的人们自身是否安详。如果没有安详,我们就不可能为和平做任何事情。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微笑,就不可能帮助别人微笑。如果我们自己不安详,就不可能为和平运动作贡献。我希望,我们能为和平运动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和平运动中充满了愤怒和憎恨,它不可能走上我们所期待的道路。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活得安详、争取和平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禅修对我们来说那么重要的原因,它可以使我们获取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如果我们能为和平运动作贡献,是很好的,我们应该把自己观察事物的方式运用到和平运动中去,从而消除其中的攻击性和憎恨。和平工作首先意味着活得安详,禅修是为我们所有的人而修。我们彼此依赖。我们的孩子是否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取决于我们。
——节选于《活得安祥》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戒杀得安隐
戒杀得安隐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受刑罚,也要全命而归。但人类却经常忘记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为满足一时贪欲而宰杀畜生,乃至残害同类。黄山谷偈言:“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将杀生的过恶阐释得极为彻底。《法句经》中的“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更以平实易懂的方式,让大家明了杀生的残忍。
消极的戒杀——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大智度论》中对于戒除杀生有着具体说明:“……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系闭、鞭打等,是助杀法。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心知众生而杀是名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两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有信,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积极的戒杀——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杀生,广而言之,不仅止于刀杖加害。日常生活中,恶言厉色也能伤人于无形。所以,积极的戒杀还要进一步覆护众生,安养有情,例如给人欢喜、给人信心,乃至于为亲友排难解纷,劝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胸怀,用正确的观念待人处世。
戒杀的功德——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戒杀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暴戾,更能带给我们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及戒杀的功德,为使大家有所了解,兹归纳如下,并与杀生罪业相对照: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憎恶,眼见不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涂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封页:封底:西园寺广仁放生池
|
封底:西园寺广仁放生池
|
|
|
《人世间》总008:戒杀护生 • 封页:封三:舍家入圣道 愿度诸众生
|
封三:舍家入圣道 愿度诸众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