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恒强 汉文系律藏中的声闻律仪包括波罗提木叉与犍度两大部分。波罗提木叉即是我们所熟知的具足戒等声闻七众戒,又意译为别解脱戒。犍度则是僧团日常生活与内部管理的相关规则,是僧团如法学修的制度…
释恒强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何而来?当我们瞻仰刚刚去世的亲人朋友,可曾想到他将去向何方?当我们面对熙熙攘攘的红男绿女,又曾想到是什么成就了他们的生命之流?自从人类…
释恒强 赤德松赞共有五个儿子,大儿子藏玛信佛出家,二儿子和三儿子早死,四儿子是朗达玛,五儿子是热巴巾,即赤祖德赞。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在藏文史籍中常被合称为“三大法王”,在他们的大…
释恒强 所谓印度佛教史中的法难,即是指外在的世俗力量对佛教寺院、教徒、宗教活动等赖以正常存在的组织形式进行规模性的破坏,造成了佛教不能持续发展甚至生存的障碍。在印度佛教史中,原始佛教、部派佛教…
释恒强 自杀已成为我国具有普遍性与严重性的社会问题,目前教内外的一些学者、法师也开始从佛教的角度关注、审视并有意识地预防社会自杀行为。佛教关于自杀的态度在律藏中有明确的说法,所以他们在谈到佛教…
释恒强 主题词:佛教自杀观 净化人心 和谐社会 自杀预防 内容摘要: 自杀已成为我国具有普遍性与严重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佛教将自杀定为偷罗遮罪,反对无益的社会自杀行为。佛教的教义…
释恒强 佛教与其它世界宗教一样,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关爱每一个有情生命。没有出生的胎儿也一样,应当得到与常人同等的人格尊严与关爱。佛教是慈悲的、宽容的,充满血腥的堕胎,在佛教的戒律中被列为…
释恒强 古人说:“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土佛教一直以来,就与名山胜景联系在一起,人们往往把绿荫环绕、清净庄严的寺院当作人间一方净土。佛教自古以来就有亲近自然、注重生态的优良传统,如…
恒 强 佛像既说是诸佛的雕塑画像,又说是佛教的雕塑画像,包括佛、菩萨、罗汉、祖师、护法神乃至白衣等。现在一般来说,有寺院就会有佛像,有佛像就会有人礼拜。每逢初一、十五,寺院中香烟袅袅,善男信女…
释恒强 我们学佛修行,如果身病苦起,该怎样如法修持呢? 大家知道,生老病死是有情众生无法逃避的四大烦恼,学佛人也不能规避生老病死的缠扰。为成办道业,福德资粮是不可少的,没有身心的苦痛有利…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