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相应 第一 清净品 第一 清净 一~二 舍卫城因缘……于此处,世尊说示曰: 三 “诸比丘!有五根。以何为五耶?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诸比丘!此为五根。” 注1 杂阿含二六、二(大正藏二、一八二a) 第二 …
大本经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
婆蹉衢多三明经 北传没有此经。 本经是释尊对婆蹉姓之普行者(外道出家行者)说佛教之三明,胜过婆罗门之三明(三吠陀。)其三明者,即忆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域之大林重阁讲堂…
二、持戒波罗蜜多 颂曰: “戒相过失及功德,持戒体性及支别, 各各分别之性相,增长功德及清净, 持戒果报等七义,解说尸罗波罗蜜。” 不持戒之过失 如果只有布施而无持戒,则不能获得清净之人天身。《入中论》云:…
以上讲修菩提心马车竟。 兹讲。 从依师起至发心,即是正修,应依次第善为修习,令心变动。下士要义为轻现世重后世,此即防止行人发心动机,仅为现世名利等不净之因。若发心动机为利有情,则下士法即成上士法。又下…
广论卷八 上 士 道 入大乘门 敬礼至尊成就大悲诸善士足 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道,能得解脱离生死。又此解脱无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断过及…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上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下 返回菩提道次第专题目录页请点击…
梵动经第二十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遊摩竭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间。诣竹林。止宿在王堂上。时。有梵志名曰善念。善念弟子名梵摩达。师徒常共随佛后行。而善念梵志以无数方便毀謗佛.法及比丘僧。其…
叁拾贰 抉择法无我科中摄要教授 五十一、依师教授说:“当抉择者,为有为法无自性,及无为法无自性,用以抉择此二之法有二:一,移前说之理(以一异之理观察补特伽罗无自性),而为破除,二,以前未说之理,二不缘起…
一夜贤者经 北传汉译无此经。 一夜贤者,乃今日一日之现在不懈怠而真正精进之贤者的意义。于此有一夜贤者偈,这相当有名,以下至一三四经,皆与此偈有关。本经以说此偈,继而解说分别之。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