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抉择趣解脱之道 拾壹 思惟集谛流转之次第 (中摄烦恼之相,集业之相等,此间以修为主,重在认识烦恼之相,余从略) 二十二、生烦恼之相:《集论》说:“若法生起不宁静,令心愚昧相续,即为烦恼。令心无善堪能…
世记经第三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窟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众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此天地何由而败。何由而成。众生所居国土云何。 尔时。世尊于闲静…
枳吒山邑经 北传 中阿一九五。阿湿贝经(大正藏一、七四九页。) 本经是对居枳吒山邑之阿湿贝及弗那婆修二比丘行非时食,世尊为之说法,其趣旨, 第一,佛不说任何受皆一概受之,说应吟味一一之受而取舍之, 第二…
207愚闇品*法句经第十三 *二十有一章(217~237) [0563b18] *愚闇品者。将以开208曚故陈其209态欲使210窥明。 (217) (Dh.60.) 不寐夜长 疲惓道长 211愚生死长 莫知正法 (218) (Dh.61.) 痴意常冥 逝如流川…
浮弥经 北传汉译一七三、浮弥经(大正藏一,七〇九页。) 本经乃尊者浮弥受王子奢耶阇那的质问,自己所作之回答,于世尊之处乞求批评,世尊更从其回答的事,以譬喻广演详说之。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迦兰…
大六处经 北传汉译杂阿含一三、三〇五(大正藏二,八七页。) 本经乃说不如实知六内处、六外处、六识、六触、六受等故,受着其等,而生身心之苦恼;如实知此等,不爱着故,不生身心之苦恼。如是由如实知而八正道生…
利得与供养相应 第一 诫品 第一 可怖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尔时,世尊言诸比丘……世尊如是言曰: 三 “诸比丘!利得、供养、名誉,其可怖、激烈、粗暴,为到达无上安稳之障碍。 四 诸比…
广论卷十五 [科]戌二 明此处之所缘 二明此处所缘者,已说如是多种所缘,今当缘何而修止耶?答:如前经说,无有限定,须各别缘,以补特伽罗有差别故。尤其上品贪行者等修奢摩他时,所缘各别决定。若不尔者,纵或…
第四章 成佛之方法 第四、方便即其口授 这是讨论“方便乃彼之言教”一句之意义。 问曰:“如果我们都是具有佛种性的人,从无始以来也曾经多次获得人身宝,并且也屡次的遇见过善知识,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成佛呢?” 答曰…
小缘经第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清信园林鹿母讲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有二婆罗门以坚固信往诣佛所。出家为道。一名婆悉吒。二名婆罗墮。尔时。世尊于静室出。在讲堂上彷徉经行。时。婆悉吒见佛…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
Copyright © 2018-2024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苏(2022)050006
你想要搜索什么: